有足够诚意,财富才会打开门

时间:2022-07-26 12:26:35

有足够诚意,财富才会打开门

名片张果喜

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42位。1980年,当大多数中国人还在以万元作为先富起来的标准时,根据外经贸部对外宣布的统计数字,他早就被西方媒体公认为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10年前,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由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张果喜的名字命名,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企业家获此殊荣。

机智、大度、豪爽、果敢。善洞察、善判断、善决策、善调控、分寸有度,不乏传奇。有激情而不乏理性,好游戏而不失规则。从来是: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步步踏实。这就是张果喜。

该出手时就出手

张果喜出生在“穷山恶水”、《送瘟神》中所指的江西余江。21岁时,他所在的镇办农具修造社负债累累,年轻的张果喜带领21个兄弟姐妹白手起家,在不到400平方米的简易茅棚里,用卖私房换来的1400元钱创办了余江工艺雕刻厂,生产木雕工艺品。

创业初期的艰苦,张果喜至今记忆犹新:“开始我们搭茅棚,隔壁是人家的猪圈,猪尿流到我们的办公室,每天都得清理。那时,我又是厂长,又是采购员,又是检验员……因为没有钱么。买木材都是自己出去找。有一次,我们到金溪山里采运一棵大樟木,当时正下着大雨,拖拉机又陷入泥塘。我带着工人冒雨干了一天一夜,硬是靠手推肩扛,把两吨多重的樟木弄上了拖拉机。饿了就吃一个5分钱的大饼,渴了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山里的老表见了都心疼地说:“山里买树的见得多了,却没有见过像你们这样要树不要命的!”

没有技术,张果喜就带着工人到拥有1000多年雕刻历史的浙江东阳拜师学艺,一位老师傅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亲自到余江帮助他们培训了第一批雕刻员工。

张果喜接的第一单大生意是找上门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订的。在这家公司,张果喜看到一只雕花樟木箱标价300元,竟比余江产的平板樟木箱价高10倍,当时就决定“这个钱我们也要赚!”在往返几百公里,连夜赶制样品并在18个小时内将6件样品全部送到之后,他们终于赢得了该公司的信任,也赢得了一份加工50套出口雕花樟木套箱的合同。那时,张果喜独创的“云龙套箱”轰动了当年的广交会,意外地打开了大量出口东南亚市场的局面。

雕刻厂开始向日本出口佛龛等佛教用品。张果喜笑着说:“我的朋友说我多年来坚持做与佛有缘的善事,所以佛祖也保佑我的企业蒸蒸日上。”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佛龛市场也随之变得异常萧条,很多生产、经销厂商关门倒闭,对此,张果喜凭着占有日本市场20年的经验,认为这种萧条只是暂时的,他逆市而行,在原有一个完成品厂的基础上,加大投入4000万元,新上了两个完成品厂。两年后,日本经济复苏,他的预计得以实现,所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张果喜的佛龛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以销定产,从零开始,一步步稳稳地走来,凭诚信和实力,从以前的佛龛产品占有日本市场份额到如今,已垄断了日本市场。

跨行经营,成功不设限

张果喜成立了以余江工艺雕刻厂为主体的企业集团。过去,张果喜更多地重视外贸,现在他不仅继续大赚外国人的钱,而且更重视国内市场。

张果喜清醒地看到,光搞木雕,发展是有限度的。“木雕是我们起家的母体,我们要把它巩固成这个行业的老大。但是这个行业比较窄,不像微型电机,一年2000多亿美元。木雕业的宗教产品,仅仅是销往日本市场,其他国家也进一些木雕产品,但很有限,因为它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1993年我提出要第二次创业,要拓展,要寻求新的发展。我的企业现在有块,涉及的领域很多很广,以实业为主。有化工合成材料、数码电机、酒店旅游、影视文化等等。如何走好?至今,我办的每一个企业都成功,没有一个失败,这就叫审时度势。还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财力。盲目上,肯定失败,上一个项目就要反复筛选,而且自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对前景估计要八九不离十,评估以后,再开始确定。情报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实施力。这是我20多年总结的办企业的5个要素。”

张果喜很忙,打通他的电话,很可能这一会儿在上海,过一会儿他就在海南了。他在海内外有20多家企业,所以每年有一大半时间在国内和国外飞来飞去,或参加各种商务活动,这都成了他收集信息的最佳时机。一旦听到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他就会想像分析,这消息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要判断这项目可不可上,再决策,这时候已八九不离十;之后就是实施,人力物力财力一起上。上每个项目他都要反复论证,将失败率降为最小。

十年来,张果喜已跨多行业生产,且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张说,像他的木雕产品,行业时间跨度长,用日本人的话说,就是:只要有日本人存在就有市场。虽然行业窄,但它能长久存在。还有他新上的高科技项目,聚乙烯发泡材料,市场就越来越大,因为产品都需要包装。现在又把它加工成小汽车装饰产品,前景可观,这是发展中的行业。张果喜是自信的。他说人一定要有自信,失去了“精神”这两个字,再好的行业、再好的企业,都做不过人家。做企业已成为他的一种爱好,这一爱好也被他赋予了更深沉的内容。那就是看准自己的长处短处,选准项目,做深做透。

比方说木雕,原来是零部件半成品出口到日本,让日本人去组装赚一道钱;日本批发商批给零售商赚一道钱,零售商再赚一道钱。现在张果喜的工厂已经从零部件做到半成品,从半成品做到成品。下一步,他要做到生产销售一条龙,直接到日本去设店批发。

当然,成功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海南投资热时,集团原投资2亿元兴建果喜大酒店,工程进行到一半就碰上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他考虑再三,果断停下了工程。近年来,海南旅游复苏,果喜集团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酒店建成了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四星级酒店,从2000年开张以来,每天都客满。再说聚乙烯发泡厂,张果喜的主观愿望很好,他从韩国引进6条生产线,把厂设在余江,但是,“因为是比重小体积大的泡货(发泡材料),运输成本太高,利润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加之机制不灵活,每年亏损”,亏损一年半后,他当机立断,化整为零,把它分为4个厂,东莞一个,上海一个,深圳一个,厦门一个,当年见效。之后延伸加工,生产小汽车装饰材料,出口美国,一年产生1000多万美元。

创富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赚钱要有足够的诚意,这诚意不止是说你有多想赚钱,而是你为赚钱都做了些什么,包括思考、行动等。

在与外商交往中,树立信誉最为重要,这也是他对经商的一个诚意。

信誉首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确保质量过关,张果喜设在日本的公司常年聘用了9名日籍职员,并将其中两名请到余江来管理两个分厂。对于质量问题,再小的事张果喜都当作大事来抓。一次,一个工人雕了一条龙,左须比右须长了半厘米,他想打个“马虎眼”,不料被厂长查出来了。当晚,张果喜召开职工大会,宣布扣除这个工人当月奖会。

信誉还体现在严守交货日期上。有一次,张果喜和日商奥村和夫在江西宾馆洽谈生意。奥村突然拿出6件尺寸不一的“佛龛”部件设计图案,问张果喜能否在第二天下午5时他离开之前,把试制样品交给他带回日本。当时离奥村启程回国仅10多个小时,而余江雕刻工厂尚在100公里以外。张果喜二话不说,立即驱车回厂,和职工一起通宵赶制;第二天中午,他顾不得吃午饭,又驱车赶到南昌,终于提前半个小时把试制样品交到奥村和夫手上。不久,一张巨额订货单从日本寄到了余江。

――正是这些细节与对经商的十足诚意,成就了一个商人的财富传奇!

上一篇:在美国学花钱 下一篇:你也会喜欢老蕉这样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