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古道,我们来了!

时间:2022-07-26 11:49:23

岁值九九,一个天气阴沉的周日下午,翠流的一片丘陵地区,百余人正沿着一条坎坷崎岖的石路前行。队伍拉得很长,一些孩子冲在前面,其次是男性,女性及另一些孩子们则在后面。这是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原来,这是绍兴县南部几个镇交界处的一条常被驴友们光顾的由石头砌成的翻山徒步线――上青古道。今天,来自柯桥、绍兴的几百人在平水镇一处志愿者林场植完树后,来到这里,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徒步队伍分为两批,一批从绍甘线附近出发,另一批则从王坛、稽东的方向出发。我们六人――我一家三口、舅妈、表妹和她的同学杨雅如,把车放在第一批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进发了。

我以跑步速度左拐又插,很快冲到队伍前面。这时,我旁边几个人都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学生,我问他们:“前面还有人吗?”回答是:“没有了!”就这样,我们成了百余人的前哨。古道渐渐如山,左右两边的景色也愈发青翠,不知名的杂树歪歪斜斜与青翠挺拔的翠竹相映成趣。面对美景,我不禁扯开嗓子“欧――”地叫起来,回声在山谷间荡漾,还引来下面人“哎――”的回应。就在我与后面的人“对山歌”时,三男一女经常在一个“领头羊”叔叔的带领下开始狂奔,我也不甘落后,便也快步追上。就这样,跑一阵停一阵,一开始后面的两个叔叔还能偶尔看到我们,后来就淡出我们的视线之外,只是在拐弯时才见到他们在我们的脚下努力向上走。于是我又亮起了歌喉,还不忘说:“后面的美女、帅哥,快点跟上啊!”喊完后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脚下那阿姨没好气地说:“你还有力气喊啊?”我则隐隐约约听到妹妹她们呼唤我的声音,时近时远。又爬了好一会儿,一座山间寺庙出现在我们的十几米上空。一位爬过这个古道的男孩子说:“到了那座寺庙,就离山顶不远了。”我抬头一望,果然,山顶就在几十米的上方了。于是,我们加快速度,经过几次奔跑,几次休息,总算来到了寺庙前。

正当我观察这个有点破旧,但是又像是新刷了油漆的寺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我面前――原来是老爸,他也追上来了。我向他挥挥手,他也笑着向我挥挥手。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暑假,老爸公司到大连青岛旅游,爬崂山时,也是我和老爸冲在最前面。老爸为了减轻我的负担,还拿走了我的食品包,我更是轻装上阵,继续向前。不久,我看到了两条山脊的中间露出了亮光――那一定是古道的最顶端!这时竟然还传来一阵狗吠,先前那个男孩对我说:“山顶还住着人家呢,现在我们已经听到他家的狗叫声了!”我不禁更加快了步伐。我紧随一直领先的一个男生,第二个冲到山顶!后面三人紧随而至,过了20秒后,老爸以第六的成绩出现了,不过他是大人里的第一呢。攀至山顶,望着山那边青翠的,深不见底的竹林,我情不自禁地大吼起来:“啊!啊!……”

此情此景,不正是《兰亭序》中描写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就差“清流激喘,映带左右”了。我们在山顶歇了一会儿,一直冲在最前面的那个男生已经翻山向山下走去了。我也想跟下去,但是老爸说道:“我们的车停在那边,如果翻倒山下,到时候怎么取车呢?”这时,大部队已经开始陆续登上了山顶。妈妈她们的电话来了,哈哈,那些“娘子军”还在半山腰呢!老爸接完电话后说:“她们可能上不来了,而且肚子饿了,看来我们得去接应她们了。”于是我们开始原路返回,过了一会儿,终于看到几个弯下面的妹妹,我大叫:“你们还有一点路就到了,还要加油吗?”舅妈和杨雅如当即同意,妈妈和妹妹经过思想斗争也勉强同意,于是在我们的“加油”声中,她们四人歪歪斜斜,喘着粗气上来了。同时还有一位拿着手台的人,可能是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老爸上前讲了我们的情况,他马上对着手台请示了一下,然后竟然答应我们可以搭他们的车,他们把我们“摆渡”过去,这可正是好消息啊!于是我马上拉开大步,向前冲去。

我很快再次翻越山顶,冲进了那片竹林。这边的路很平缓,几乎没有台阶。两边几十米高的竹子密密麻麻,葱葱郁郁,令人心旷神怡。突然,我发现前面一枝竹子,不知是长歪了还是什么情况,枝干竟然正好横过路面,高度真好够我抓得住!我跳起来,抓住这只“天然单杠”,像只猴子似的荡了好几下。又走了一会儿,视野骤然开阔,原来前面又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地,真的是田地吗?就这样,山林风光和田园风景相映成辉,真是一副别致的美景!我一路小跑,一会儿便甩掉好些人,还不时遇到从对面爬山过来的人。左边一会儿出现一块梯田,一会儿有冒出一条小溪,十分给人美的享受。

终于,古道消失在了我的脚下。我走在前来迎接的水泥路上,回想起刚才那些一块一块石头搭起的古道。我的信中感慨万千:这条翻山古道的开辟,该是多么艰难啊!想想看,那会儿什么机械设施都没有,要靠这刀斧披荆斩棘开路,还得把铺路的石头肩挑背扛地送上上来,并且借助简单的工具铺进土里,那难度不亚于今天修一条高速公路啊。后来听说,王坛、嵊州一带自古以来物产丰富,可惜无法外运,所以修建了这条道路。虽然肩挑背扛,耗费了很多体力,但是路程却是很近――后来我们乘车以60码的速度行驶,都足足开了半个小时,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见一斑,可以说连现代高科技都愧之不如啊!

这次上青古道,我看了很多,也懂了很多……

(浙江绍兴市行知小学五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 金红霞)

上一篇:计算机在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同伴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