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6 08:50:11

加涅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设计

摘要:罗伯特・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因其教学理论而闻名。其教学理论的基本要义是设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阶层、掌握教学历程。他的教学理论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三者的交互关系而构建的。一般公认加涅的教学理论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加涅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南亚概述》一节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目标厘定及教师教和学生学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加涅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

罗伯特・加涅(Robert Mills Gagne 1916.08.21-2002.04.28),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上,并因其教学理论而闻名。教学理论是指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从而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以下三点是其教学理论的基本要义:①设定教学目标;②分析学习阶层:③掌握教学历程。他的教学理论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三者的交互关系而构建的。因此一般公认加涅的教学理论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运用加涅学习理论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以加涅学习理论的基本要义为指导,即在教学目标及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三者交互关系构建基础上,作者对高二地理《南亚概述》(以下简称《南亚》)一节进行了设计,具体做法如下:

1.1厘定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之前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条件所预定的目标,希望经过教学活动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及身心等各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5方面:发展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获得语文知识、学到运动技能、培养良好态度。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属于情感领域。加涅的三种教学目标分类与新课改理念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异曲同工之效。如表1: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设计的要求,结合加涅学习理论,笔者对《南亚》一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南亚范围,能将南亚主要国家、临海、河流和主要城市正确填入填充图中。

②了解南亚是人类文明中心之一,印度教及佛教发源地。

③掌握南亚地形区概况,在图上填绘南亚主要地形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孟买气温与降水图及南亚季风图进行分析,简述南亚季风性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季风性气候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欣赏南亚自然及人文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与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2策划教学过程,调节教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互动历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学习,都产生在教学历程之中。传统教学的缺点是教学后才检查学生成绩,此种做法只能评定学生成绩高低,对教学改进无大助益。针对此加涅根据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与内部过程相应的、对内部工程起促进作用的九个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InstmctionalEvents)。这九个教学事件依次呈现,构成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九个阶段的建议是:提示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注意使之理解所学教材的意义;城活原有的知识,确认学生已经学到相当程度;呈现刺激材料,提供联系机会使学生将所学得的知识输入长期记忆;以问答方式检查学生能否将记忆中的知识检索使用;设计新的问题情境考验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引发学习行为;根据教学目标综合检查;以回馈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并予以鼓励,借以对其学习产生强化作用,促进记忆与迁移。以本节南亚季风讲解为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设计。如表2:

1.3分析学习阶段,指导学法。加涅从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中推论出八个重要而有序的阶段,他称之为学习过程。这八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准备、操作和迁移。加涅认为,将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相联系对有效的教学设计来说,有深远的意义。“准备”包括注意、预期目标和提取原有知识。对应的教学事件是指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和提示回忆原有知识;“操作”包括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和强化。对应的教学事件是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和提供反馈;“学习迁移”包括提取知识和技能并把它运用到新的不同场合。对应的教学事件就应该是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在《南亚》一节中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

1.3.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播放印度电影《阿育王》音乐,同时投影本节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课堂。在学生明确本节讲述内容后,提示学生回忆前面讲述区域地理的方法即空间定位、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等,告知学生本节同样以此方法来研究南亚概况。

1.3.2在实际教学阶段,采用自主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孟买气温及降水量图,从而探究南亚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及气候成因。学生结合已有的季风性气候知识储备,相互之间合作探究后,能在讲台上较为完整的讲解出南亚季风性气候成因,并能与东亚的温带季风进行对比。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相互合作,自我展示,加深理解,实际效果很好。

1.3.3南亚教学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自己也编出了许多顺口溜,并且发现了南亚地理特征中的“三多”,学生自己发现的东西,格外感兴趣,记忆深刻。

完成阶段性的学习后,引出作业和提供反馈,出一些层次不同的相关练习题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需要,实时引进高考题,进行拔高。

1.3.4在学生完成南亚季风知识的学习后,投影南亚水旱灾害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季风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即提取知识和技能并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新课改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地理为生活”。

2、运用加涅学习理论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启示。

2.1教学氛围要愉悦化,促进学生思考。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教师的地理教学设计,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地理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地理信息加工的主体、地理知识意义的主动学习者。只有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才能实现以上教学过程,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2.2教学手段信息化,创设地理情境。教师应依据地理学科的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一些自然及人文地理资料、地理图片、地理模型等制成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地理学习创设尽可能多的真实情境。

2.3教学过程问题化,促进学生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抛出一个个大小、深度不同的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问题的呈现,与教学事件相联系,依据加涅从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即准备、操作和迁移。层层深入叠加,刺激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4教学评价及时化,激励学生学习。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及时进行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在本节实际教学中,当两个学生在讲台上以版图的形式讲解南亚季风性气候成因、特点,对比南亚季风与东亚季风后,整个教室掌声雷动,学生们为同伴喝彩,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5教学小结规律化,利于学生记忆。南亚主干知识教学完成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南亚自然地理特征,即“三多”:三种主要类型国家:临海国、内陆国、岛国: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三条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种主要地形区:北部高山、中部平原、南部高原等等。由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律性知识,利于学生记忆。

上一篇:努力创造适合小学生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