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时间:2022-07-26 08:46:36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初识经典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1362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足以同另一部赫赫有名的史家巨著《史记》相媲美,司马光也因此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深入品评

《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采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所选史料内容着重在国家兴亡、政策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也搜集了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等总数不下三百种的史料。司马光除将这些史料收入正文之外,同时对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由于他严谨的态度,大大增强了史著的可靠性、真实性,这种著史方式,也为后世史家沿用。

《资治通鉴》这样一部煌煌巨著,为翻检方便,在修史的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编年体记事简明扼要,但受时间的限制,不易反映全貌。而司马光注意吸收纪传体的优点,为交待前因后果,大量采用连载、主载、附叙、追叙、补叙等写法,带有以事件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性质,这样的写法使编年体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资治通鉴》的语言风格更是浑然一体,毫无雕琢的痕迹,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司马光,尤长于叙事,娓娓道来,文字优美而质朴,格调古雅浑厚而又简洁晓畅,真可谓别具匠心。有许多场面和人物描写,已成文学史上的名篇,而大型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叙述,更是引人入胜,超越了所有其他史书的记载,成为历史散文的上乘之作。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实际上,《资治通鉴》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了政治上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正如为之作注的胡三省所说:“《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近千年的历史证明:《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给大众以无尽的教益。

名篇选读

荆轲刺秦

燕太子丹怨王①,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②。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③。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然④,恐不能须也⑤。”顷之,将军樊於期得罪⑥,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⑦。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⑧。”太子不听。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⑨,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⑩。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k,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l,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翦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m,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n,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其胸o,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p。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q。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之r,以试人,血濡缕s,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注释】

①太子丹:燕王喜的太子,曾被送到秦国当人质,因为受到冷遇,逃回燕国。荆轲行刺秦王失败后,秦国发兵攻燕,太子丹率部退保辽东,被燕王喜斩首,奉献秦国。

②鞠武:燕国太子丹的老师,曾跟随太子丹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

③媾(òu):求和。

④(hūn)然:神智不清。

⑤须:等待。

⑥樊於期:秦国将领,由于反对秦王获罪逃亡入燕。

⑦蹊(xī):小路,路。

⑧资:帮助。

⑨荆轲:战国末期卫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为“庆卿”,后到燕国,被当地人称为荆卿。由燕国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进献。秦王大喜,在咸阳宫隆重召见。献图时,图穷匕首现,刺秦王不中,被杀。

⑩合从:即“合纵”,泛指联合。

上一篇:Information-Inspired Smart Community 下一篇:无水胶印技术的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