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紫丁香在“感恩”中芬芳迷人

时间:2022-07-26 08:27:54

让紫丁香在“感恩”中芬芳迷人

【摘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和不幸,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感恩,善待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懂得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关键词】学生;感恩心理;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一、情景再现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诵这饱含深情的《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的无限感谢之情。”当我带领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排练一个朗诵节目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刺响耳膜“好肉麻!”我下意识地注视着这个孩子,他赶紧把头深深地埋进了队伍中。我十分生气地说:“你刚才在说什么?谁肉麻?”“老师,我……不是说你,我是说诗歌里的小朋友。”我更加生气地追问:“你再给我说清楚!”那孩子反而变得理直气壮,说:“我觉得老师上课改作业,和我们学生学习一样,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要感谢,这不是肉麻嘛!”我愕然了。我万万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如此的以自我为中心,如此的不堪想象。那一株盛开在老师窗前的美丽紫丁香,在学生的眼里不可思议地变成了多余、肉麻和做作。

二、现象溯源

人的一生,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朋友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学生的感恩意识如此淡薄,他们拥有感恩心理为何变成了奢侈,学生学会感恩为何成为了奢望,这样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分析其原因有四方面:

其一,叛逆反抗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少年学生”。法律的明文规定,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有效约束,它在制约父母与教师的责任与道德。这样就无须学生再来报恩。再说,父母既然生了我们,就有责任将我们养大,这既是法律责任,也是道德责任。老师呢,教书育人是天职,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地批改学生作业,是老师们的应该做的事,国家会发工资的,这样的劳动付出,何须千恩万谢。

其二,施恩图报的心理。有的孩子认为,付出一定得有回报。现代社会讲究效益,没有回报的是绝对不做,没有好处的忙绝对不帮。平时为学校、为同学做了好事,付出了体力、精神、时间或物质的代价,希望得到学校的奖励,同学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事。帮助老师完成的任务,也要“报恩”给酬劳;帮助同学理解疑难习题,也要斤斤计较要回报。

其三,攀比失落的心理。很多学生总是在权衡自己父母和别的同学父母的爱。人家父母给买四驱赛车,人家父母给吃肯德基,人家父母给买耐克、阿迪达斯……在其他同龄人的比较下,自己父母的爱变得微不足道,变得可有可无,自己父母的付出变得多余和累赘,自己父母的教诲和叮嘱变成了嗦与无聊,从而造成心理更加的失落、烦躁。

其四,长大报恩的心理。有的孩子已认识到,父母的确是恩重如山,老师也恩深似海。现在没有能力,以后长大了,有出息了,再好好报答。把对父母的感谢报答作为未来不可预见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回馈只字不提。这是报恩的误区。其实很多孩子的这种心理是一种推卸,是一种不负责。

三、有效尝试

感恩是什么?《现代汉语辞典》上的定义是“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激”。推而广之,感恩是对外界施予自己的恩惠和自己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感谢。通俗的解释为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说一个人只有知本、固本、不忘本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完整的人格。中队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笔者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温暖集体氛围,尝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知、情、意、行”等四方面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一)知――亲近教材,唤醒感恩之心

前苏联有位教育家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要想在孩子冷漠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浪花,必须着力让他们了解“恩”,体会“恩”,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认识到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知,是行的基础,指导、规范着行。没有知,情、意、行容易陷入盲目性。感恩的基点在于学会尊重,认识到别人付出的价值所在。教育学生能够做到眼中能看到别人的帮助,心里收藏别人的付出。认识恩情的学生才能懂得感谢,懂得报答。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充分挖掘,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知恩。

在小学教科书中,编者从多角度来表达作为父母的伟大、教师的无私,让学生从中得到莫大的教育。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画杨桃》,则是通过从不同角度画杨桃而得出,看人做事都应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的道理。从体会道理的过程中又深深体会到老师和父亲的用心良苦。通过这些文本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父母、师长的关爱,体会到对父母、师长这种无私奉献应该学会尊重,懂得感谢。如在执教《妈妈的账单》一课,我让学生算算自己的亲情账。学生将自己的学杂费、生活费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乃至大学毕业的投资。这一算震撼了许多同学,他们纷纷感慨:老师啊,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爸爸妈妈竟然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啊!

(二)情――巧用活动,激发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情,是实现行动的潜在动力;没有情,那么知就很难发展到鲜明的态度;没有情,漠然置之、无动于衷,行与意变缺乏巨大的力量。心理学家表示:“现在的学生的自我倾向相对较浓,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个性强,不懂得付出,人际关系冷漠,缺少政治热情、集体主义精神,讲究吃、穿、玩,自我意识与社会融合程度低,对他人的付出态度淡漠,回报他人的意识也很淡薄,感谢他人的言语和行动匮乏。”在绝大多数的家庭中,家长总是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把所有困难留给自己。家长认为这是爱,孩子会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时间一长,他们便习以为常,对家长的一切付出表现得淡漠。通过体验活动给了孩子一方感动亲情的舞台,孩子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中了解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体恤到了父母的关爱来之不易,懂得对于别人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是需心存感谢,心有所动。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学生参加一个“护蛋行动”,要求每个同学在早上上学时带一只鸡蛋回来,全天随身携带,蛋不离身,尽力保护这只蛋,不要把它碰破。通过这次“护蛋行动”,让学生开始体会到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孩子们只是用一天的时间来保护一只小小的鸡蛋,就已经费尽心机也没有保护好,而自己的妈妈从十月怀胎到养育自己长大,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用心保护孩子,不只是身体上的保护,还有学习上的引导和人格上的培养,这要花费多少心血啊!正如一位学生在活动后的体会中写道:经过这次“护蛋行动”的体验,我对“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会,父母是平凡的,然而,他们用一生的点点滴滴汇成的却是我生命中奔腾不息的大河:她们如一粒粒土般垒积而成的,是一座威严挺拔的高山。谢谢您,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父母每天的付出似乎计算不清,但是却能深刻体会到。在寒假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换位行动――今天我当家。让学生要代替父母买一次菜,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老师首先发给了我们十元的活动经费后,就沿着宽而干净的人行道来到了这次活动的地点――大市场。孩子们一进大市场只见黑压压一片!又脏又臭的市场让孩子们不时地皱起眉头,看看这个,挑挑那个,原来买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在买菜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每日的艰辛与不易。

(三)意――家校互动,坚持感恩之志

没有意,知易动摇、情难控制、行也不能坚持到底。意,是衡量学生在实现行为规范的要求、完善自己的行为时,是否做出了决定的,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标志。我们都会说:“坚持就是胜利”,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绝非多数。小学生尚未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对待人,只是凭借爱好和几分热度或一曝十寒。感恩教育贵在坚持,怎样使之常怀感恩之心的良好行为。在班级里以感恩计划促感恩活动成为常规。在班级里制订切实可行的感恩“学期计划”张贴在公告栏里,在指导学生制订个人感恩“月计划”。并发动家长配合感恩活动,促感恩行动成习惯。一小部分孩子在感恩行动中成了典型的“行动矮子”。小丽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平日里,因为家长的宠爱,比较娇气任性,对于自己的感恩计划不能坚持到底。于是,我找她谈心。我告诉他,根据科学统计,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也就是当你重复21天做同样感恩之举的时候,这感恩之举就变成你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经过沟通,小丽很乐意达成了“21天协议”:1.坚持每天给父母挤牙膏、放洗脸水;2.每天坚持主动给父母盛饭;3.每天坚持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在“21天协议”的实施过程中,有家长的鼓励和提醒,有老师的期望和引导。一天,收到了小丽妈妈的短信:老师,今天是小丽坚持“21天协议”的第25天。我和她爸爸依然享受这女儿的感恩之举。我们没有告诉小丽期限已过,真不知道这孩子接下来会不会改变主意。我将妈妈的顾虑告诉给小丽后,小丽笑得很灿烂说:“老师,我早就知道了,不过我还会坚持下去的。”

(四)行――落实行动,绽放感恩之花

感恩是一种心理美德。心理学认为要想心理健康,要培养积极的心理,经常表达积极的情感。表达感恩,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感恩是一种美好、慷慨、优雅的人类行为与感情。感恩导致幸福、宁静、人际关系的满意感、同情、自豪、希望,甚至身体健康。不止如此,感恩还使我们具有责任感与义务感。感恩的前提是受恩即当回报,这种回报的情感会使一个人忘记个人的利益、不计施恩的成本,让学生感觉到了回报之必须,爱与关怀的责任性和义务性。行,是知、情、意地完美体现和归宿。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成行动,从小事做起,让感恩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是学生时时知感恩,处处有感恩,事事会感恩,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班级里将每年的5月定为“感恩月”,要求学生在感恩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写《感恩心语》,并推荐优秀感恩日记发表在班级博客《感恩之泉》专栏里。让孩子们每天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孝心事,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每天将孝心事记在孝心卡上,班级推荐出班级“孝敬小明星”,并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家长,以感恩小报形式看出班级的“感恩新闻”,是每个学生深受感染,并将把回报父母的行动,作为学生一个经常性,习惯性的行为。

只有在懂得尊重,懂得感谢,懂得报恩的孩子面前,老师窗前的那株紫丁香才会越开越艳,越开越美!

上一篇:浅谈农村中学的作文改革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思想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