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原则

时间:2022-07-26 08:10:39

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原则

摘要:在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隐私泄露的情况,所以让更多的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然而,就我国当前的立法而言,其对隐私方面的规定还相对较少,以至于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自然也就难以保护公民隐私。对此,强化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方有利于维护个人的日常生活安宁,增强公民的安全感。本文具体分析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建设,以便为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隐私权;民法保护;建议策略

所谓隐私权,顾名思义,即一种归自然人个人所有且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毫无关联的权利,包括个人信息、私人活动以及私人对其私人领域的支配权等。深入论述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法对公民民事权利的保障主要分为预防与救助两种,其中,预防主要表现在立法方面,而救济则主要以司法为主,一个国家,若其法律健全,那么其立法与司法则必然在同样的权利保护体系中共同存在。

一、民事立法保护

在2010年的两会中,王利明教授提出了关于制定人格权法的议案,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其中,在这个议案中,隐私权的范围主要涉及到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等内容,也就是公民的住宅不能够收到侵扰,公民的生活安宁和日常生活中的通讯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样虽然能够让隐私权的保护在立法中找到相关的依据,从根本上避免隐私权被侵犯之后而无法可循的现象。然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些法律内容却远远不够。因此,还需要更加具体的规定隐私权的民法内容、范围、特征以及侵权责任等内容,完善隐私权民法立法保护规定,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

二、民事司法保护

在公民隐私权民事司法的保护过程中,应该侧重于构建隐私安全的审判制度。其中,不仅应该保护案件当事人的隐私,而且还需要保护与案件不相关人的隐私。因此,在隐私权侵犯的审判过程中,必须设置一系列明确的规则制度,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保护各方当事人的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民事司法保护原则

对于隐私权的民事司法保护,应该坚持下列几个原则:一是不公开审判隐私案件的原则。当前,在我国所施行的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指出了针对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应采取不公开审判的方式;二是对当事人的处分权加以限制,所谓的限制当事人处分权,即原本当事人应当享有是否主动公开隐私的权利,但基于处分权限制原则,考虑到其中的特殊情况,即当事人所公开之隐私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人身攻击或是揭露他人隐私,这便可对当事人所享受的隐分权加以限制。三是合法收集隐私证据原则。即针对案件的审理过程,相关调查人员仅能搜集与案件相关的资料或证据,至于其他与当事人隐私有涉及的问题,当事人则有权拒绝回答,此外,相关调查人员更不能够采用非法的手段获取案件的证据,否者这些证据资料将不能够作为案件审判的根据。

(二)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在隐私权的民事司法保护过程中,不仅只是规定公民的人格权,还需要明确规定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内容和范围,增强隐私权法律的可操作性。只有让各种隐私案例真正有法可依,才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公民的切身利益。然而,如果所规定的隐私权的民事内容和范围不明确,又很容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从而乘虚而入。因此,在完善隐私权法律的过程中则需要从根本上完善,切忌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民隐私权的司法内容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隐私权司法的不足之处,以便能够更好的弥补现代社会发展和法律规定之间的缺口,以便公民的隐私权能够真正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确定侵犯隐私权的各种程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通过明确规定公民隐私权受到侵犯的程度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够让公民在隐私权中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在民法和刑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隐私权在受到法律侵犯之后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例如,在我国的《民法》中明确规定了多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而与公民隐私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有四种,即消除影响、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2]。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了不能够非法查处他人的身体或者是住宅,否者将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因此,通过明确规定隐私权受侵犯程度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能够从根本上预防一定的犯罪活动,并将其作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法律规制为主导,并采用行业自律的模式进行辅助规范。同时,还需要公民自身不断增强道德素质和权利意识,以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民事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费佳敏.试论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6(1):156-157.

[2]成依然.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03):124-125.

作者:杨清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劳动法和劳动者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民法渊源之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