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紧扣《考试说明》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7-26 07:58:44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紧扣《考试说明》的几点想法

高三第一轮复习重点在于梳理知识,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复习时做到“布点、连线、成图”,“小步走,勤回头”,着重加强“三基”训练,抓两头、促中间;科学复习,不盲目搞题海战术,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

为切实有效地做好数学第一轮复习,针对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一套复习计划,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夯实“三基”,培养能力

1.重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并结合近年来全国高考及部分省命题的方向和规律变化趋势,深化对高考命题的认识,研究《考试说明》中对考试的性质、要求、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复习备考的依据,做到复习不超纲。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内容要了解,哪些要理解和掌握,哪些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在每一章开始复习时,我们都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图,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特别是2011年高考命题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同时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重平面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已从简单翻译转到内在联系和自然融合的情况。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高层次上的抽象的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在每一阶段测试中,备课组的各位老师都能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注意检测学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对能力的考查,要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

2.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我们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如面对代数中的“三个二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3.精选题、练得法、引得当、讲到位。

我校女生多,针对高中阶段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等特点,我们确立了以夯实三基为根本,强化训练为手段,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每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引申创新、讲解到位。

(1)精选题

我们在选题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锤炼“三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

(2)练得法

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适当注意速度训练,在动态中训练“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

(3)引得当

贴近、源于课本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又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如变换课本中练习题的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等,达到深化“三基”、培养能力的目的。要引得当,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典型题的作用,同时深化推广或变式变形,以及引申创新。

(4)讲到位

要讲到位,复习中就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注意暴露学生思维中的陷阱与误区,让学生真正知道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系统复习,讲究科学

1.复习、梳理、建构知识系统。

传统的数学总复习是将各章划分为若干课时,一个课时一个中心议题。这种做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它将完整的知识结构切碎了,且受制于各个课时长度不均的制约。我们以章为一个单元,先在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串讲梳理,建构以本章为主线的知识网络系统,然后让学生进行客观性小题练习,再讲、练、议主观性题目。从全章考虑进行统筹安排,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可取得最好的复习效益。

2.复习课的讲授更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1)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等主导作用。

(2)趣浓情深,提高解题教学的艺术性。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使具有相当的难度,也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那迭起的悬念、“山重水复”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就可能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进而产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创设情境,不断激发热情。

(3)不依靠题海取胜。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从近年的高考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中汲取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新题概念,适应创新解法。对于传统的好题,注意陈题新解,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提高讲评效率。坚持当天考,当天改,次日评,讲究信息反馈的“短、平、快”;注重分类指导,个别订正,强调因材施教,落实到位。

鉴于高三复习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更鉴于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形式、能力状况存在绝对的差异,我校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在总体把握上,还缺乏有效的复习指导,还需要请教各位同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2011高考说明.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 下一篇:新课程新高考下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