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愿望实现了

时间:2022-07-26 07:32:16

那天放学,我走过商店的橱窗前,看见了一条蓝色丝巾,真让我心动。上面清楚地标着价格:30元。30元对于我这个农村中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足够我买一年的学习用品。可是,我很想买下它,想在四月初九――我的生日那天,送给终日劳苦的我亲爱的后妈。

可我不敢向爸爸要钱,因为我是老大,下面有个弟弟,偶尔要零花钱的时候,爸爸总是说:“你是老大,该懂事了,怎好意思要这要那?”我知道家里苦,爸爸很早就想出门打工挣钱供我们上学,可由于后妈是个跛子,他离不开身呀!因此平时爸爸如能给我一块钱,那便是非常的阔气了,而我偶尔能花上五毛钱也总感觉是极大的奢侈了。

上哪儿弄钱呢?丝巾会不会很快就被卖掉呢?

我对店主说:“我想请您为我预留那条蓝丝巾,可以吗?” “尽量吧,不过你可别停太久了!” 店主微笑着说。

我充满希望地走出了店门。从此我心里就藏起了这个愿望:我要凑够30元,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走着,走着,我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收破烂废品喽!”顿时我心里有了主意。

此后每天我都留意街巷、马路边有没有破烂废品。还真行,一天天的捡,一次次地卖,我积攒了不少钱,可是我数了数,一共才有12元5角,离30元还早得很呢。什么时候能攒够呢?眼看我的生日快要到了。

一转眼,五一节到了,学校放了三天假,我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实现我心中的愿望。

这三天,我除了帮妈妈做家务事以外,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的那个小愿望。

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我背起书包准备去上学,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收破烂废品喽,有破烂废品拿来卖!”我赶紧把藏在门后装满废塑料盆、破书旧本子的化肥袋子拎了出来,又卖给了收破烂废品的人,得到了14元5角钱。不错,我有27元钱了,可是离总数还差3元怎么办?而且明天就是我的生日。

下午放学后,我没有立即回家,来到了往日捡废品走过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偏巧,那天街道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问了人,才知道县里的什么领导要来农贸市场参观。该死,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我到哪儿捡废品呢?泪珠儿在眼眶里直打转,耷拉着脑袋不情愿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到了村后,一件令我兴奋的事情发生了。菜农们用几台大抽水机灌溉大棚里的蔬菜,往日清清的小河里,此刻几乎干涸了。仅有一点水的小河底,有好多小鱼儿相濡以沫。

呵呵,好机会来了,我赶紧回家拿来工具,不顾女孩的娇羞,挽起裤腿,赤脚下河捉鱼,整整捉了半水桶小鱼。拎到三叔家,跟他说明了情况,请求他买下,他很高兴地给了我3元钱。这下够了,我拿着30元零钱,飞也似地跑向了集镇那家卖丝巾的商店。

店主正要关门,见我急匆匆地赶来,连忙抱歉地告诉我:“孩子,你来晚了,蓝丝巾让我上午卖给一个农民了。”这下我真的哭了,大声地哭了!

不知什么时候,爸爸站在了身后,我止住哭声问爸爸:“你怎么来了?难道你知道我的……”爸爸并没有回答我,而是急切地对店主说:“很对不起,我给女儿买的这条丝巾是蓝色的,回去后,孩子她妈说女儿大了,应该买一个鲜艳的,最好是红色的,我想换一条,行吗?”说着,爸爸就从一个洗得发白的旧挎包里拿出了一条蓝丝巾。“对!就是这条!”我禁不住脱口而出。

店主很高兴地接过爸爸手中的蓝丝巾,递给了我,然后迅速地从橱窗里又拿出一条红色的丝巾递给了爸爸。我付了钱,不等爸爸,飞快地跑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我把蓝丝巾送给了后妈。与爸爸再婚多年来,后妈从未收到过这么珍贵的礼物,平时连一件像样的衣裤都没有添加过,身上穿的都是亲朋赠送的半旧衣裤。看着这件可爱的礼物,后妈欣慰地笑了,一把将我揽入怀中……

(指导教师夏飞)

主题点评

通常情况下,再婚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变化了的一切,十分排斥与后妈或后爸交流。不可否认,毕竟亲生父母的离异,肯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这种伤害的结果又很容易转嫁到新爸爸或新妈妈身上,尤其是在新父母对其不太好的情况下,而很多时候这种不太好都源自孩子的情感因素。本文中的主人公――“我”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接纳了生活现实,同时以大爱之心,善待身有残疾的后母。“我”为了在自己的生日那天能亲手送给后妈一件礼物,还不想给贫困的家里造成负担,悄悄地在学习之余靠捡废品攒钱。表现出“我”的一片真挚孝心。另一方面,爸爸、后妈也很疼爱女儿,为女儿准备了生日礼物。文章告诉我们只要能付出真情,再婚家庭同样能建立起友爱的关系,和谐融洽地相处。文章主题紧跟时代和谐的节拍,很有积极意义。

选材点评

为表现主题。小作者紧紧围绕着“礼物――蓝丝巾”这一线索选材。从开始“我”看到蓝丝巾,到“我”为了实现买下蓝丝巾愿望,利用空闲时间捡废品换钱,到最后“我”和爸爸都买丝巾的巧遇。故事情节设置,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尤其是后边“爸爸”给“我”买丝巾的情节,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恰到好处。另外文章选材还体现了详略得当的原则,比如文中详细描写了“我”为准备买礼物攒钱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一个贫家孩子为表达爱心所作出的努力!有利于思想情感的升华,凸显主题。

语言点评

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娓娓道来,如叙家常,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叙述事件曲折生动,很有感染力。比如:“我”攒钱的部分,作者并不是只写通过捡废品就把30元钱攒齐了,而是又增加了“捞鱼”的小插曲;“我”买丝巾时,又增加了父亲来退丝巾的情节,这些描写使行文生动曲折,真实感人,更具可读性。

写作建议

本文在选材、构思、文字表达以及情节设置上都展现了作者不错的作文功底。当然这些也得益于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了解和深入体验,更倾注了作者真挚厚重的感情在里边。换句话说,好文章不是凭什么聪明头脑“编”出来的。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思想底蕴加上娴熟的表达技巧,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

布局点评

本篇记叙文以“礼物”为线索,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来组织材料,架构成文。

开头部分,写“我”在商店看到一条对“我”来说价钱不菲的蓝丝巾,“我”很想在生日那天买下来送给后妈,作为我成长懂事的见证。考虑到家庭的清贫状况,“我”决定靠捡废品来准备买丝巾的钱。

中间部分,写“我”辛苦攒钱的经过。每天放学不能马上回家,大街小巷的找废品。最后一个女孩,甚至连下河抓鱼卖钱的事情都做了,才算是把钱凑够。

结尾部分,写“我”去买丝巾,碰到父亲也买丝巾,“我”收到了生日礼物,后妈也收到了“我”苦心准备的珍贵礼物。这样设置巧合,更好地表现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融洽氛围。

上一篇:苦难是一种财富 下一篇:思想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