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的传播特点

时间:2022-07-26 05:57:08

QQ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主要以“玩”和“聊天”为产品定位的网上传播工具。虽然其最初目标用户定位于学生群体,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纷纷进入这一领域,他们在QQ中展现自己,享受生命,利用QQ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服务,QQ已经和正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是一种值得研究的传播现象。通过近两年的观察,笔者发现,QQ传播有着与传统传播截然不同的传播特点。

生动的“多媒体”传播

人们可以通过QQ进行文字或语音聊天、视频互视、传送文件、装点QQ空间、远程协助,可以一起听歌、看电影、玩游戏、互拍照片,可以说它是书信、电话、电视机、电影放映机、放音机、摄像机等的功能的综合运用,能“将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音像等)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①因而是一种生动的多媒体传播。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驳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诺依曼强调人的社会天性,认为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就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是一种新的意见,或者是一种业已存在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②诺依曼的理论在传统大众传播中有着一定的适应性,但在网络空间却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QQ传播就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种反驳。QQ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平等传播。由于话语脱离了视觉的同现,使得以QQ为媒介的交流强调了个性而非身份地位。日常面对面的对话中不可割离的相互关系、权力基础、组群从属关系及其他社会成员关系在以QQ为媒介的交流中都不再重要。我们所习惯的评判人的社会范畴――如性别、宗教、职业、肤色等,在QQ中统统都显得无关紧要。同时匿名性是QQ传播主体在传播中的一大特点。匿名性的实质就是发表意见的人能摆脱外界的干扰,摆脱他人目光带来的心理压力而达到言说的自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互联网的特征使以往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得到空前的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可无所不言,畅所欲言,形成了言论的‘自由市场’。”在QQ传播中传受双方作为意见的表达者往往是真实而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甚至还特意标新立异。他们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人人张扬着个性,在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交流,体现出与沉默的螺旋理论截然不同的传播特点。

呈现失范现象的语言特点

QQ传播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的母体,是网络技术环境下语言发展的新形态。它的另类表达冲击和颠覆着既有的语言规范,并正在进入现实社会和日常应用之中。具体说来,其失范现象有如下表现――

口语化方言化。在QQ传播中,人们为了表达的方便,也为了体现聊天的随意,更多地使用口语和方言。笔者发现湖南人聊天就常使用“我不次(理)你”,“恰饭克打(吃饭去了)”,“冒得味呢(没趣)”等道地的湖南方言。

背离传统语法规范。在QQ传播中有大量违反传统语言规范的现象存在,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搭配失当。如汉语副词“很”一般不用来修饰名词,但在QQ传播中,这种修饰方法很常见,如“我很男人哦”。二是语序失当。如,“我走先”、“我今天看书在图书馆”。三是词性使用失当。如:“你晚饭没有”?“晚饭”是名词,在这里做动词使用。

中英文混杂现象。在英语里,动词加后缀“ing”往往表示一个动作正在进行,在QQ传播中有的网民把它与中文混杂使用,使表达更方便简单。如:“单位改制,天天要加班,郁闷ing”(郁闷着呢);“现在是午饭时间,我在吃饭ing”(正在吃饭)。

配文表情图形充当语法功能。在QQ传播中配文表情图形直接进入表达,代替传统的纯文字,充当句法功能。如有幅图中,大兵笑着指着人说“稀下的”,就形象地传达了人物谈话时的感觉、表情,充当了传统的描述性句法功能,使谈话场景更接近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场景。

随意使用同音替代、缩写、图形组合。如用“886”表示“拜拜了”,“9494”表示“就是就是”,“GG”代表“哥哥”;“LP”代表“老婆”;用“?”表示疑惑不懂;用“=”表示等一等。③

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有一些传统词语在QQ传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太平公主(超级平胸);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蛋白质(等于笨蛋++神经质”)等。

草根文化狂欢的平台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它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可以说草根具备两个特点:一、顽强,应该是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草根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原生文化,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能引起众多老百姓自己共鸣的真实的声音,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QQ被广泛使用以来,它就成了草根文化狂欢的平台。

书写草根的喜怒哀乐,彰显获得话语权的欢欣。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精英地位高高在上,很难接触,草根只有听话的份儿,没有说话的权利。草根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能传达精英的声音。但是QQ使草根获得了话语权。草根不仅能够在Q-Zone中尽情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能够在与人聊天时肆意挥洒自己的激情和梦想,表达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彰显自己获得话语权的欢欣。

展现草根理想的自我。生活的重担,命运的艰辛,往往使草根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自觉,追求与梦想和现实相隔是那么的遥远。但是在QQ里,草根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草根会在QQ秀里按照自己的意愿装扮自己,会在Q-Zone里按照自己的心情展览自己,会在游戏的拼杀中塑造自己……在QQ里,草根可以展现一个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的自我。

享受属于草根自己的生命的快乐。在QQ中,人们借助图片聊天消磨闲暇时间,在虚拟的世界里娱乐自己和他人,进而进入现实社会享受他们能享受到的生命的快乐。云南大学社会学家马居里认为,多元和丰富是一个文明的和谐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图景,在这个人们思维活跃的转型时期,QQ给草根提供了一个狂欢的平台,草根在这里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快乐。

后现代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指怀疑、拷问、批判现代性,并力图超越现代性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标榜非中心化、多元化、碎片化的思想文化主张。④QQ传播作为一种在现代社会应用日益广泛的传播方式,体现和传播着后现代文化。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已经联网的电脑,就可以自由地进入网络,与天南海北的人聊天。这使人们认识到每台机器都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任何东西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这种思绪反映到社会文化领域便使人们不再迷信权威,不再相信经典,于是出现思想多元,价值多元,众声喧哗,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具体而言,这种后现代思想在QQ传播里表现如下――

自由解构语言规则和编码规范。正如周卫红在《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中所分析的那样,QQ里的人际交流,是极富个性色彩和随意性的语言编码行为。在QQ里人们自由地解构着语言规则和编码规范,体验着藐视、突破和颠覆既有语言权威带来的快意,从而使网络语言呈现出自由、大胆、反叛、创新的独特面貌,深刻体现了后现代“去中心”、“去权威”的文化精神。

自由解构神圣解构经典。在后现代的文化视野中,庄严、理想、神圣的事物成了游戏,任何经典的、神圣的东西都可以被戏弄和篡改。人们的政治热情和宏大理想被一种游戏化的、娱乐化的文化体验和诉求所淹没。在QQ里,人们瓦解经典,蔑视神圣。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恶搞。比较经典的是有人重新设置刘胡兰勇敢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的场景:敌人说,“不是共产党员的请后退一步”,刷的一下,大家全退了,刘胡兰左右瞧瞧,只有她一个人动作慢没来得及退,于是敌人一声断喝:“抓走!”她就被当成共产党员推走了。还有人把历史的英雄、过去的经典与现实的世俗对接,娱乐自己和大众。

甚至有人在QQ里把国内外国家领导的照片制成搞笑的图片,如萨达姆的就被人制作成一个手拿砖头的恶狠狠的模样,还配上文字:“再嚣张我就一砖头拍死你!”

体现平面化碎片化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的变动超过了人们的预想,人们感到这个世界无法把握。于是人们不再费尽心思地进行思考,而转向只关心和注意那些“当下”立即可以达到的、并直接得到验证而生效的感性活动。这样人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趋向简单化、平面化、表层化,无确定性、无深度性成了后现代人共同的思维特征。正是因为如此,后现代人更愿意接受形象的东西,而不愿费尽心思地去思考抽象的东西,于是QQ中缩略语、短句子、符号脸谱等简单直观的东西大行其道。如:“MM”代表“妹妹”“美眉”;“:)”表示开心地笑;使用图文并茂的表情符号表情达意(见图)等。⑤

现代西方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阶梯顺序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较为低级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之后,作为高级需要的“自我实现”便成为许多人竞相追逐的目标。QQ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追求“自我实现”的平台。QQ传播不仅体现着丰富的后现代文化内容,还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最直观最富于活力的传播平台。

综上所述,QQ传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有着独特、复杂的传播结构,是一种生动的“多媒体”传播,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驳,有着呈现失范现象的语言特点,是草根文化狂欢的平台,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因此,它成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宠儿。

注释:

①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

②陈力丹:《沉默的螺旋理论简说》,《当代传播》,1994(4)。

③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修辞学习》,2006(2)。

④⑤周卫红:《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晋阳学刊》,2006(5)。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突出重围 第17期 下一篇:抒情镜头在纪实拍摄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