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富有特色统筹城乡发展分析

时间:2022-07-26 04:19:23

促进富有特色统筹城乡发展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新市区的必由之路。作为省会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的重要区域,必须增强统筹意识,创新统筹理念,加大统筹力度,提高统筹层次,努力探索“十二五”期间富有本县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把“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点。在工业化方面,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打造百亿企业、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全力壮大以奔驰汽车、东南汽车等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海源机械、联合动力等为龙头的机电产业集群,着力提升百事可乐等为龙头的文化创意、食品饮料、鞋帽服装纺织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以鼎元光电LED、友顺20.5厘米IC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城镇化方面,全力抓好等省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综合体,发挥其连接城市、辐射乡村的独特作用。推进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对城镇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7个镇实施镇改街和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形成“三城、中心镇、新村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优势产业和橄榄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福丰农牧等44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加快世创油茶、岁昌生态农业等项目开发,推进观光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经营,建设都市型农业。

把“三集中”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一是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对“三园二区”内选址的工业项目,所有手续由园区管委会全程无偿代办,免收地段差和基础设施配套费,在规定时间建成投产的,所产生税收的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技术改造,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二是农业用地向能人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经营大户为骨干,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优质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有序规范流转,形成土地流转长效机制,促进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形成一批种植专业村和种植大户。

三是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对环的乡镇街道,按照小区发展、人员集聚的要求,全部实行公寓房安置。推行相邻乡镇拆迁群众集中安置的多元化安置模式,更好地集聚人气,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以“三提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重点。

一是提升城乡基础建设水平。结合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县、乡、村交通干道的升级改造,完成4个乡通县公路改造和“建制村通达工程”。加快建设四五期、等一批重点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抗灾水平。新建西50万伏变电站等一批重点变电站,增强城乡统筹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二是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落实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制度,巩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强县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城乡文体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等一批城乡卫生医疗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卫生医疗水平。

三是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严把环境保护关,抓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把“三创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点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重点在平原山区协作、财政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综合帮扶、干部激励等六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城乡协调发展。

二是创新金融机制。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农户抵、质押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

三是创新财政机制。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增加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城乡的范围。调整和完善乡镇街道财政体制,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做法,为乡镇街道、村居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上一篇:增加城镇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的计划 下一篇:扩大乡村危房改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