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荣基金石情“艺”

时间:2022-07-26 03:24:55

卢荣基金石情“艺”

中国印章文化,渊远流长、传世久远

它的美,伴随着文字的诞生

它的延续,与华夏文化息息相关

国人的金石情谊,因而生生不息

香港艹鲎刻家卢荣基先生

承传着同样的情感

其娴熟精湛的篆刻艺术

以优美的线条、婀娜的构造

展现印章独有的魅力

从而成就他心中恒久的梦想

循 艺

卢荣基先生创立的悠然堂坐落在香港荃湾大河道上,这是他一手打造的艺术园地,是他创作及与书画界好友雅聚的场所,也是一处传播篆刻文化、推广国粹艺术的平台。

“篆刻、书法、国画,三者都平衡发展,我自己觉得印章是最好。”可见,金石方面,卢荣基先生最是擅长。若要追溯渊源,可在其幼年时一探究竟:“我父亲是雕刻方面的专家,尤擅刻竹,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颇有名气。我与弟弟继承他的传统和技术,对篆刻也十分喜爱,我特别喜欢中国印章。而且,当时父亲常常邀请文人雅士到家里雅聚,久而久之,我们兄弟俩也得到了熏陶。”童年时光的耳濡目染,激发了卢荣基先生兄弟俩热爱传统艺术的兴趣,K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促使他们为爱好勤奋学习、认真钻研、独立创作,在名师指导下,终使兄弟二人今日各活跃於香港与澳门的艺术界。

卢荣基先生最初学习的是国画,老师是在绘画界享有盛名且亦善诗书的岭南派国画大师司徒奇。教学中,他发现这个勤恳的学生在画作上写下毛笔字,二者浑然一体,意境更美,便建议卢荣基先生可以钻研篆刻,发挥自身所长,还热心地写信引荐,让其给好友艺坛名宿陈荆鸿及篆刻名家陈语山先生当弟子,学习书法及金石篆刻研究,从而步入专注金石艺术的道路。

遵循着内心所好,有幸得到恩师的教导,这个十多岁的少年,从此逐渐深入篆刻艺术的世界中。每当握起一枚新的印石,他都以严谨的目光加以审视,力求雕刻出完美的作品。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他开始专心致志地创作:五指执石、用力均匀地磨平印章,每磨几圈,要换个角度,尽量把雕刻的一面磨平坦;随後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丫旨巴骋坏拿栏校设计出可以与石材配合得恰到好处的印稿,待创作时选取合适的字体和章法、配以刀法,耐心地在印章上一笔一划雕刻出来;最後,印稿上石,检查成品有无问题K对此进行修改等等,一方印章就此诞生。

这个过程,通常需耗去数个小时,而卢荣基先生的心绪与精神,期间也在不断平静、集中、升华,取得了越来越高的艺术修为。进而再督促自身工艺水平的改善与提升,达到技艺双馨的境界。一步一步,成为现在香港出类拔萃的篆刻名家,将父亲及恩师的荣耀、以及金石艺术之精髓一同延续至今。

“学习篆刻至今我已经雕刻出成千上万的作品,从中能感受到,可以把我想把表达的内容投放到u作印章之中,同期也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要是作品能引起他人的同感,自己也能感到满足。”卢荣基先生认为,印章艺术应表现出篆刻家的精神与追求,因此他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懈,而是以学无止境的精神,在钻研国粹艺术的道路上再接再厉。未来,他希望能到各地[历,增广见识,馈之创作,让传统的篆刻艺术,於新的时代显现新的特点。

工 艺

有人认为,结合书法(主要是篆书、隶书)和镌刻(包括凿、铸)来u作印章的篆刻艺术,由中华文字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演化而来,迄今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卢荣基先生通过常年的相关研究後,认为篆刻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甲骨文出现之前,古人用绳结来记事,这种虽然看似很简单的方式,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例如不同的绳结会表示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距离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而且有的已经具有了审美的元素,整体看上去很有美感。所以可以把绳结视为印章的前奏。”不过,卢荣基先生也谈到,因为篆刻艺术的主体是汉字,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是文字直接出现的开端,因而拉开了印章发展的序幕。随後,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的发展逐渐形成复杂、周全的体系,更衍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篆刻方面,便由甲骨文发展至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等等,线条与丫忠惨蚴贝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也ハ殖鍪不胜数的金石名人,自汉朝开始出现,唐代、明代、宋代、清代皆有艹鋈瞬牛艹隹逃∧苁秩缯悦项\、王冕、文鹏、程邃、丁敬、邓石如等,到了今日,篆刻艺术在保留过去的传统上,仍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趋势,如现代常用於电讯媒介的正楷,也可被刻到印章之上,K适用於各类商务之中。

无疑,时代的发展是多变而迅速的。不过,卢荣基先生希望的是,篆刻家们要坚持艺术家应有的基础,绝对不可依赖高科技,印章原有的文化沉淀与工艺,是篆刻的根源所在,是此项民族艺术的灵魂精髓。

“篆刻的难度比较大,起稿、设计、雕刻等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心。作品的好坏、创意与艺术家本身的才华、水平、功力息息相关。要是灵感乍现,起稿、完成作品,通常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假如思想一片空白,构思未如己意,宁可放下,稍後灵感ハ质保再起草图及创作,否则作品的质量将得不到保证,更无法让观众看到印章线条稳实、婀娜多姿的美态,因为艺术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

卢荣基先生在朱文印中气象圆转,线条中见其沈实,线条姿媚绝优、秀劲,丫纸簿康宕美妙,令人叫绝。白文中用冲刀及平口刀法,下刀如刽子手手法,刀快如麻,斩钉截铁,印中可以看到线条,厚实沉着,秀劲朴拙,不轻浮,不薄弱,风格秀逸高雅,迸发出汉印神髓。

卢荣基先生在印学上基础深厚,从“甲骨学”、“小学”、“说文解字”、“六书”入手来研究中国文字,了解中国几千年文化,就必须以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金石篆刻、竹简、书籍记载下来的资料为根据,以免印文错误百出,误导他人。

可见,印章的工艺是十分考究的,卢荣基先生也是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才深谙其中的窍门。他醉心於篆刻,付诸不断的努力,来追求此项艺术的臻善境界,篆刻因此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因此拥有他所付出的一份力量。

“书画和印章都是能虮硐治颐侵泄文化的独特形式,我希望通过这种艺术,让世界的人们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希望我能把人们生活的元素放在作品中,传达出一种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情愫。”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卢荣基先生的追求是难得可贵的,既有与生活相关的“情”,也有讲究意境的“艺”,两者相辅相成,组成了艺术的真谛,美学的内涵,因而更加丰富。

上一篇:河南孕妇在医院被家暴致死之后 下一篇:好婚姻就是从“我”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