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弹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时间:2022-07-26 03:20:24

霰弹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霰弹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体会,为临床进一步更好地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5例腹部霰弹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

结果:45例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3例,腹腔脓肿1例,输尿管狭窄1例,经积极治疗全部顺利愈合出院。

结论:霰弹伤对人体组织损伤较重,在手术中要明确诊断病情,注重探查,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霰弹伤救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9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器伤尤其是民用猎枪伤日渐增多,需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霰弹伤作为和平时期常见的火器伤一般多为近距离射伤(射击距离3m内),其特点是损伤严重,具有毁损性,伤道入口单一,体内呈散射状多个弹丸并伴有多种异物,并伴有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的损伤,临床治疗较困难[1,2]。我院自2003年5月~2012年5月收治45例腹部霰弹损伤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5月~2012年5月收治腹部霰弹损伤患者45例,包括男43例,女2例,年龄17~52岁。1例为猎枪走火所致,其余均为近距离枪击腹部伤。弹丸多数为铁珠或钢珠,少数为铁砂,散布范围12~25cm,伤道入口深度2~8cm。射伤后至就诊时间1小时内12例,8小时内19例,16小时内11例,24小时内3例。有腹膜刺激征1,8例,伴休克2例。其中腹腔穿刺18例,抽出血性或粪性液体10例。均行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10例,均见散在金属异物影。

1.2治疗情况。对2例休克者先对其行抗休克治疗。所有患者均注射1500单位破伤风抗毒素,静脉补液治疗并加入适量抗生素。所有患者均需剖腹探查,对患者做好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并静脉滴注抗生素。术中发现多处小肠穿孔38例,一处小肠穿孔4例,结肠穿孔4例,胃穿孔2例,脾破裂2例,肝破裂1例,肾破裂1例,输尿管损伤1例,子宫损伤1例,胰腺损伤1例(首次手术探查遗漏)。对复合伤中腹内脏器轻度挫伤及血肿均未统计。对小肠穿孔密集的肠段行部分切除后端端吻合术9例;脾切除2例,缝合修补1例;胃、肝均行原位缝合;结肠单纯修补4例,修补加小肠浆肌袢覆盖2例。输尿管修补支架管引流1例,腹腔彻底冲洗。腹壁弹道清创包扎。术后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加广谱抗生素治疗。

2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3例,腹腔脓肿1例,输尿管狭窄1例,经积极治疗全部顺利愈合出院。

3讨论

本组45例腹部霰弹伤病例均需手术治疗。霰弹伤对机体的损伤严重,合并症较多,因此手术前应对患者做出伤势的明确诊断,并加强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早手术。但是少数病例因弹丸体积小,分布散在,腹内损伤脏器破口小(除血管损伤外),早期症状轻微,临床诊断较为棘手,易出现漏诊、误诊。此外,对创口不在腹部(如骶尾部、臀部、会)的霰弹伤需高度怀疑腹腔是否存在内脏器伤,反复对比腹部体征,放宽剖腹探查指征。本组有2例行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因腹膜刺激征加重而转手术治疗。术前腹部X线片检查金属异物位置有助于进一步估计损伤脏器。腹部霰弹伤虽以多脏器伤或同一脏器多处伤多见,但因体积小,伤情轻,手术应以修补为主。本组仅行小肠部分切除术9例和脾切除术2例。手术中应彻底冲洗腹腔,放置有效引流物,并另戳孔从腹壁引出。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切口选择:因难以确定脏器伤的具体部位,腹部火器伤行剖腹探查时应以正中及旁正中切口为佳。火器伤往往为多个器官损伤,不同于撞伤或刀伤,自伤口扩延以探查切口易将细菌携入腹腔,造成外源性感染,也是违背探查原则的。②有序探查:手术应遵循“简单、快速、有效、先止血后修补”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腹部探查的首要步骤应以止血为主,将血凝块聚积处作为探点,对有活动出血的脏器或血管优先予以修补或切除,然后按小肠、结肠、胃及实质脏器和腹膜后脏器逐一探查。③重点探查:因腹部霰弹伤穿透性强,弹丸体积小,穿孔较小,且纤维素样渗出物覆盖空腔脏器易被覆盖不易被发现,因此,我们对肠段重点采用肠钳夹闭下段,从上挤压肠管,检查有无漏气漏液现象,并检查系膜缘肠壁穿孔是否被系膜或血肿覆盖,若发现一侧有穿孔应立即检查对侧是否出现穿透伤[3]。对腹膜后尤其是小网膜囊处是否存在积液、血肿、黄染应仔细探查。本组1例病例在关腹前再次检查时发现小网膜囊处小血肿,进一步探查发现胰腺有损伤,予以清创引流。④合理处置:霰弹伤直接损伤较小,因此手术时不论空腔脏器或实质脏器多以修补为主。小肠肠管裂口

通过对45例霰弹伤患者的积极救治,总结腹部霰弹伤特点:①霰弹伤穿透性强,弹丸体积小,数目较多,可致多部位损伤。②小肠穿孔者居多,本组术中发现多处小肠穿孔38例,一处小肠穿孔4例,且伤势以多处穿孔或多脏器复合伤多见。③霰弹伤早期临床症状症状轻微,本组患者入院时仅2例患者休克,这可能与穿孔少,腹腔出血少以及及时就诊有关。④和平时期霰弹伤与战时火器伤不同,战时环境恶劣,伤员体力消耗大,缺乏营养,医疗救治条件差,故伤后多伴有全身症状,伤口感染率较高。而霰弹伤弹丸体积小,速度慢,以直接原发弹道损伤为主,伤后医疗条件较好,愈后相对较好。

霰弹伤对人的伤害常常为故意近距离性伤害,对机体组织损伤严重,可造成多部位的损伤。因此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需明确诊断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预后良好。另外,社会需控制霰弹猎枪和子弹的生产销售,加强对私人拥有霰弹猎枪的管理以预防和减少霰弹猎枪伤。

参考文献

[1]胡孝蔽,李大廉,郑世伟,陈仁亮,黄志远.44例近距离霞弹伤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报告[J].创伤外科杂志,1999,1(3):177~178

[2]焦峰,王发恒,李向阳,赵一奇,周大勇,丁友宏.腹部霰弹伤的救治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04,6(6):429-430

[3]朱家胜,芮景,武建,等.62例腹部枪弹伤救治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2):117~118

上一篇:机械通气与肠内营养的探讨 下一篇:三联疗法与利多卡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