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的差异教学

时间:2022-07-26 02:33:50

初探小学语文的差异教学

摘要:“差异”就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觉选择、自我要求、自主发展。这才是差异教学的根本,也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为有效、最为完美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97-0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时期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细细分析这句话,“个体差异”无疑是这句话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在我们日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全面关注这一要点,努力构建差异型的课堂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分析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异教学呢?现代教育原理这样认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在充分考虑智力水平、家庭背景、教养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对不同条件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对课堂时空的诸多资源进行有效、平等、适合的配置,确保每名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不难看出,差异教学的中心就是日常所说的尊重个性、考虑个体,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个体的充分发展.实现“补差培优”的双丰收。

二、实施差异教学的原则

1、灵活性。差异教学的立足点不仅仅是书本,差异性课堂的开展包括了赋予每名学生不同的时间、要求每名学生有不同的标准等等。差异性的课堂是教学时间、教学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体。

2、生成性。差异教学不仅仅依赖于课前的教案设计,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临时安排新的内容。语文内容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把差异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

3、目的性。差异教学的对象是每一位学生,但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所以,它的主线同样指向所讲授内容的本身,或适当补差,或有效拔尖,但都不能违背课堂教学这个根本。

4、共生性。差异课堂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教与学循环中的任何一个特定时刻,对学生而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掌握什么是有用的关键信息,什么是没用的;对教师而言,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更有趣生动的内容,让学生去积极探索。

三、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1、目标层次化。让每名学生心中有底。差异教学的

目的是让每名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因此就必须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当然是差异I『生的目标,但目标的制定也要有共性目标,如每一课的生字词、背诵的课文等等。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个性,把单一变为多元,给每类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比如,对《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的学习,教师提出学习要求的共性是流利背诵和感情朗读,个性的内容要求是“能说出每一小节的描写对象,并能找到写了哪些物象”等等。层次分明,又能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跳一跳就摘到果子”。

2、活动全员化。让每名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差异性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乐于参加,另一部分学生不愿参与。要想真正地实现差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创设学生都乐于参加的平台,人人享受学习的快乐。比如,对《孔子游春》一文的学习,一方面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充分体验孔子话的内涵;另一方面举行“孔子,我有话对您说”活动,要求学生读完这篇课文后,向孔子作一番表白,每人写一张纸条交给老师,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3、方式人文化,让每名学生感受温暖。不可否认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或表现为想努力却无能为力,或表现为置身于课堂之外。为此,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使语言节奏放慢,适当增加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共同进步。比如《二泉映月》一课,在讲到阿炳演奏《二泉映月》曲目时的一段描写,尽管教师也播放了音乐,但学生就是不能领会。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听音乐时再次讲述一下曲目的背景、阿炳的身世和他的期望,还可让经典的节奏反复播放,学生便会

4、评价激励化。让每名学生感受成功。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时也应该有所不同,才能感受到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成功,切不可一味地为激励而虚伪地说“好”“我赞同”之类。对于优等生,应该相机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看到更大的挑战;而对于后进生,如果他们说错了.则应该在充分肯定其勇气和智慧的同时,多一份勉励。

“差异”就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觉选择、自我要求、自主发展。这才是差异教学的根本,也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为有效、最为完美的体现。

上一篇:基于EVIEWS软件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一篇:关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