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科研倦怠现象及应对措施探析

时间:2022-07-26 12:12:36

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科研倦怠现象及应对措施探析

摘 要: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投入不断增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承担者,科研工作不容忽视。本文以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科研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科研倦怠;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群体,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又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定会造成高校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下面以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对专任教师的科研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应对措施。

一、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8年,现有教职员工31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人。专任教师按职称分类: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65人,初级职称46人,未定职称者35人。按年龄分类:50~60岁32人,40~49岁45人,30~39岁70人,29岁以下25人。在科研方面,自2008年学院改办高职,到2013年共6年时间内,我校立项的各级各类省级课题只有20余项,公开只有200余篇。通过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座谈等交流方式广泛收集各项数据表明,部分教师对科研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感。因此,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丰富学院的发展内涵,消除这种倦怠感,很有必要。

二、科研倦怠的含义

概括地讲,可以将“科研倦怠”理解为:由于科研工作者不能有效应对各种科研压力,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状态,进而对科研工作所表现出厌倦、逃避或敷衍的身心状态。

一般来说,科研倦怠的情况比较容易在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中老年教师群体中产生。但是,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立项、经费申请与使用等方面的困难或限制,以及自身科研能力等原因,目前青年教师的科研绩效与科研积极性也在不断下滑,且逐渐成为科研倦怠的高发人群。

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科研现状分析

笔者经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座谈交流等多种多样的调查形式广泛搜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科研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科研意识不足,科研效率偏低

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总结,不能及时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在进行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时找不到研究方向与目标;有些教师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态度,缺乏对科研价值与意义的认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也不 强;甚至有些教师觉得如果过多地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会得不偿失,认为科研工作只不过是为了评职称等需要而被动从事的一种工作行为,只有当学校对科研任务有要求或者教师本人需要晋升高一级职称时,他们才会突击性地撰写论文。

2.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于饱满,科研精力不足

我校的办学方向为服务军工行业与产业,很多专业近几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教师通过转岗的形式调整了研究方向,以应对挑战;再加上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大,精力有限,在教学与科研面前,很多人将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对待科研工作有所松懈。

3.对教师的科研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是有从事科研的热情,但是由于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在进行课题申报时找不到有价值的课题,或者是找到了课题,但是申报书填写得不好而不能获得立项,这常常会使这类教师有很强的挫败感,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放弃科研的想法。

4.科研管理与激励体系不完善

我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早前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与奖励措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师的科研成绩与教学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挂钩不紧密。

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应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培养良好的科研意识

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要从教师的个体角度出发,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科研工作,引导教师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于青年教师要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识水平和科研水平,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学科的前沿知识主动追踪了解。在科研项目立项与国内外各类培训中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不断激发出青年教师的科研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

科研管理部门定期举办科研培训讲座,对教师在课题选题,申报,项目建设过程,结题等工作进行全程指导,提高课题建设的水平。聘请校外知名的科研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座,聘请校内科研先进个人进行经验交流,以增强教师从事科研的信心。对于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使教师可以进行借鉴学习。

3.组建科研队伍,发挥团队优势

充分发挥科研骨干力量的优势,组建不同类别的科研团队,发挥老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的科研能力与优势,利用“传、帮、带”等方式指导团队内成员在进行课题申报时合理选题,并进行全程指导,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

4.加强管理,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管理部门应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之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加大科研投入,满足科学研究所需的各软硬件条件,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定期评选出科研选进单位和科研先进个人,积极地激发大家的参与积极性,使科研与教学获得基本同等的经济效益。加大科研在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将科研成果真正体现出来,使教师的科研工作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

五、结语

经过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两年多的努力,在近两年内,我校立项的各级各类省级课题29项,公开300余篇。与省内的其他高职院校相比,这些成果显得很薄弱,但是与自身相比,已经有了一定进步。相信经过后续努力,我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科研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调动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叶玉霞.基于态度理论的高职教师科研倦怠探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2,(36).

[2]沐卫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状况分析与研究――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赵有军,叶 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理性审视[J].成人教育,2013,(1).

[4]王来宾.倦怠行为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1,(12).

上一篇:下颌打开度受限智障儿童矫治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