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以劳动的名义

时间:2022-07-25 10:54:58

礼赞,以劳动的名义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摇动,若是你,闻过了花香浓,别问我,花儿是为谁红,女人如花花似梦”。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靠近那些田头地同的、高山峡谷里的、平川河谷间的甚至是患者病榻前的那些花儿,欣赏她们的风姿,品味她们的芬芳,读懂她们的付出与收获,幸福与遗憾,泪水与耕耘,然后感叹幸好有她们在我们的生命里静静地绽放着,幸好有她们相伴的每一个春夏与秋冬。

病房里的康乃馨

来自农村的王远琼是昆华医院的一名保洁员,每天清晨六点钟,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王远琼忙碌的身影已出现在神经外科。保洁员的工作琐碎而烦杂,可这些工作经过王远琼10年的认真实践及不断改进后,一切都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下变得井井有条。在做完室内外病区环境、卫生间等处卫生保洁工作,提供了干净爽洁的科室环境后,她早早就将一瓶瓶热气腾腾的热水送至每个病人的床头,解决每个病人早晨的用水之需。伴着病人的晨起,王远琼像亲人般提供细致的个别服务,将自己管理的病房床头柜抹干净、把病人换下的床单被套清点好送至洗衣房,很多病人看着王远琼忙碌的身影,由衷地说:“没有想到,昆华医院的服务可以赶上宾馆酒店了。”这一切都源自王远琼的一个信念:“病人其实就是我的亲人,我为他们服务好其实就是在帮助我的亲人”。神经外科病人多,病情重。特别是由于危重、昏迷、瘫痪、气管切开、精神异常和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多,探视陪伴多,每天的卫生工作量大,工作十年的王远琼从不懈怠,每天做到随脏随扫,兢兢业业,不怕脏、不怕累,做好卫生工作,达到全天保洁。每当有“120”急救车送来的“三无人员”病人,王远琼关心体贴病人及以强烈的爱心,为他们洗脸、擦背、倒大小便,为全体保洁人员树立了标杆。

2000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被环保科领导提拔起来做一号楼的保洁员班长,肩上的责任陡然加重,王远琼在做完自己工作的同时,开始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各种服务工作标准悉心传授给其他保洁员,并监督其他保洁员件件落实。特别是每当有新的保洁员上岗时,她都手把手地亲自教,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做示范,直到新同志完全掌握工作要领。由于她的耐心与细致。温和而严格。许多同志都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姐。经过多年的传帮带及严格管理,一号楼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王远琼为代表的保洁服务标准化团队,保洁员们都以王远琼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诠释着昆华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受到了无数病人的赞誉。

在医院,保洁服务工作不仅仅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还承担了医生护士助手的作用。王远琼在完成保洁任务的同时,每天及时将病人需要检验的样品送至检验科,将需要灭菌的物品器械送至供应室。难能可贵的是她同时为管理区域的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一干就是十年,推病人到各科室转诊是家常便饭,只要有空,病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她都尽量满足,病人们都亲切地称她“免费的陪护和导医”,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和谐医院及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设作出了贡献。很多次,她都说:“我只是做好我的工作,我只想做好一个医院中最默默无闻的人。”

2008年,云南省总工会表彰的“十佳农民工”中,王远琼光荣地榜上有名,并获得了一万元的奖金。她的工作、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贺小昆出生于九省通衢的武汉。这个从小喝着长江水长大、爱在江堤上看江水奔流的女孩,从孩提时就历练了几分含蓄而不张扬的性格,有着与其他女孩不―般的韧性和执着。

父亲从事宣传工作,在其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她从小热爱文学艺术、热爱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母亲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在那个物质贫乏的70年代,家里经常因为有母亲的小发明,生活充满了欣喜与快乐,也培养了贺小昆学习研究的兴趣。从幼时拆卸玩具用品,到儿时研究植物生命特征。到少年时探究宇宙奥秘,都带给她无限乐趣。由于父亲上班很远,无法照顾孩子,母亲需要经常带着她加班。她至今还深深记得母亲40多岁时为了练好英语学习到深夜的情景。母亲的敬业奉献和求学奋进也深深地影响着她。

贺小昆大学毕业后进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工作,在这里遇到了对她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老师――黄荣光教授。黄教授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机动车催化剂技术研发的第一代科技人员,1996年重新组建催化剂项目组时贺小昆被召入,从2个人、1间空试验室开始工作。黄教授将全部知识和经验手把手传授给这个年轻人。项目组申报获得“九五”科技攻关和“中国―福特国际合作”两个重大国家级项目是难忘的工作起点。当时计算机不普及,黄教授白天要书写大量手稿材料,由于专业性强、字迹不清、计算机房打字员无法辨认,贺小昆就每天晚上带手稿回去重新抄写,第二天再送去打印。正是在抄写过程中,她认真研究体会前辈的理论、逻辑思维、研究论证方法,为日后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专家领导的信任支持下,27岁的贺小昆被任命为这两个重大项目的副组长。她珍惜这份信任。也深感自身的不足。于是,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奔走忙碌在图书馆、实验室、中试生产线之间,晚上加班或阅读专业书籍已成为常事。在与福特公司申报国际专利阶段,由于中美两地时差,美方经常在半夜三更打来电话核对数据。为便于工作,她就把电话、计算器、纸笔都放在枕边,只要电话响起就立刻爬起来进入工作状态,连福特的同事都十分钦佩她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经过数不清的昼夜交织的奋战,项目终于申报成功。这也成为贵研第一项国际专利。

虽然项目组开发出了新产品技术,但缺乏整车配套技术和经验。为此,她经常出差到各地汽车厂、检测认证中心开展各类试验,无数次地在地沟里钻研车辆底盘和产品结构,反复测试产品排放性能,获得上千个排放数据。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验收,建成国内第一条年产量14万升催化剂中试生产线。向市场提供了我国自有技术的国催化剂产品,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

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她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取得多项专利技术,被授予全国稀土标准化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担任多个国家级行业协会成员,是贵研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最年轻的专家,她的研发团队是中国机动车催化剂领域的技术领跑者。去年底,贺小昆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授予的“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荣誉。

父亲曾书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送给她。肉中蕴涵的真谛就是她人生态度的最好写照。

在生产一线更多的是力气活,李朝芝作为女同志又是一名班长,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李朝芝在云南

“景谷林业”下属的林板生产部工作,一直在中纤板流水线任班长,生产过程中一张70型15毫米的中密度纤维板毛板重40多公斤,而每天自检至少要抬100多张进行试砂,特别是生产70型18毫米板时,每张板重达50公斤,每天上下要抬100多次,但她抬板试砂的次数从未少过,也未说过苦和累。

进入2005年以后,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资金紧缺,原料、电力供应不足、运输票证紧缺等的一系列问题,特别2008年,以上的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演变得更加尖锐,情况也越来越恶劣。在此种情况下,她作为一名生产线的管理人员更是能体会到目前公司的困难。在生产中她为了生产线的质量、物耗、成本等管理认真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她说:“公司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我们更应该顾全大局、知难而上,利用好每根原料,不能浪费一滴胶、一粒纤维,做好每项成本控制工作。”她并提出缩短铺装机的加工余量。她的建议得到了生产线的认同和采纳,并采取了果断措施,把原来的毛板宽度为1255mm缩短到现在的1240mm,把原来的毛板长度2495mm,缩短到现在的2480mm来进行控制,通过改进,现在每张板比原来宽处缩短15mm、长处缩短15mm。接15mm的产品计算,按正常生产30000m3/年,每年生产672000张毛板,每张经过缩短加工余量后,672000张板子就可节约12242张/年,而现在使用的长度为2480mm后每天就可以节约出40张板,一个月按25天计算就节约1020张,全年可节约12242张,如果按销售价计算54元/张,全年就可以实现销售收入661068元,该建议通过生产线按此对铺装工段进行严格控制、监督生产后取得了成功。

公司没有把农民工另眼相看,同样给了她在自己岗位上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而她在接受奖励和荣誉的时候她是主动让给别人。有一次,在岗位能手评选中,当她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黑板上,就立即去找生产线领导说:“我们是管理人员,应该把荣誉让给其他组员,不能把功劳和荣誉归于我。”由于成绩突出,2003年她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景谷县政府表彰为“巾帼标兵”;2007年当选为景谷县人大代表,2008年被普洱市授予“十佳农民工”荣誉称号,同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2008年度云南省“十佳农民工”荣誉称号。

李朝芝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在景谷林业这个全体员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上,一如既往地学习和工作,用一双农民工的巧手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编织自己绚丽的青春。

2000年,于黎由硕士生导师推荐,抱着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从素有“北方明珠”的辽宁大连来到春城昆明,到昆明动物研究所作为客座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报到的那―天。推开发锈的宿舍门的一刹那,她看到在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盏昏暗的白炽灯,三个吱吱响的铁板床,简陋的环境让她不敢相信这就是她在将来2年里要住的地方。由于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根底浅,再加上一个人独在异乡,她时常感到无所适从,身心疲惫,有如万念俱灰一般。然而,导师严谨的科研作风。其他老师嘘寒问暧的关心和师兄师姐耐心调教及乐观的心态,使她很快地熟悉并接受了身边的环境,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慢慢地忘却了离家的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课题中。她勤奋努力,虚心好问,别人休息时她反复地做实验,甚至连着几天熬通宵赶课题。很快。她便掌握了DNA提取、PCR扩增、回收、测序等一整套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慢慢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终于当她第一篇文章被接受的那一天,她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才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喜欢科研。对科研的浓厚兴趣鼓励她考取了动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并在学习期间,发表了4篇文章,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最高奖励“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这激发了她一定要做出更大成绩的决心。2005年毕业后,由导师推荐以学术带头人引进人才进入云南大学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她的能干加苦干使她在科研工作中崭露头角,继而成为一名学术标兵,在科研上独挡一面。她立足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和动物资源优势,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适应性进化研究,通过重要的科学问题与特色资源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究特色,迈入了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的前沿。

直至今天,她仍然非常怀念刚到昆明来学习的那段时光,非常感谢两位导师的培养。她的博士生导师是院士,她常说:“当时的生活条件虽然比现在差远了,但那两年的学习生涯对我影响至深,我永远也忘不了。没有导师对我的肯定,就没有现在的于黎;没有我对科研的坚持,就没有现在的成果。”她认为因为有了那段时间的磨练和经历,才有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进入云南大学仅1年,她的研究课题进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和国际上同领域专家的关注。工作不到两年,年仅30岁的她便破格晋升为教授。常常听到有人以“云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来称呼她,于黎总是连连摇头“不敢当”。熟悉于黎的人都知道,虽然她年轻,却取得了显赫的成果。在其成功的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汗水。博士毕业以后,于黎本可以回到大连,在母校教书,与家人在一起,这可能是最理想的归宿。面对纯粹搞科研这样艰苦又压力很大的工作,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都选择去教书或到公司。但是,她坚持下来,她觉得潜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要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很多朋友都对于黎的选择很不理解,觉得搞科研又苦又累,沉闷无趣,而且这是男人的行当,女性很难在这个行当做出成绩。她却经常说:科研这个工作很苦,但值得我终生为之奋斗,兴趣在,做起来就不苦了。实验室的同事常常说她不仅吃饭快,做事也非常快,效率非常高,从不拖拉。学院的领导称她为“耀眼的新星”。每当学生向她请教实验技术或软件使用时,她都是让他们自己先摸索,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对遇到的问题给以讲解,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学生们理解深刻,记忆弥久,因此深受学生爱戴。她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奖,包括“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李汝琪优秀动物遗传学论文奖”和“云南省科协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云锡奖)一等奖”等。由于她突出的科研成绩,2008年,入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鸣谢:云南省总工会宣教部、云南省总工会女职工部、云南省教卫科工会)

上一篇:忽而夏末 第4期 下一篇:歌唱矿山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