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这个词儿

时间:2022-07-25 10:54:02

①高速路上,一块铁片从天而降,穿透挡风窗打中长途客车司机吴斌腹部。吴斌肝脏破裂,忍痛操作,把车停稳,挽救了车上24位乘客的生命,自己不治身亡。他被誉为“最美司机”。这是发生于6月初的事。

②一所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失控而撞向一群学生,疏导学生过马路的老师张丽莉奋力将几位学生推向一旁,自己被碾至轮下,双腿截肢,生命垂危。她被赞为“最美老师”。这是发生在5月初的事。

③此前获“最美”之赞的,还有为地震中失去母亲的婴儿喂奶的“最美民警”,承接高空坠落儿童的“最美妈妈”,嘴对嘴呼吸挽救溺水者生命的“最美护士”,等等,不胜枚举。这“最美”之誉,最初都是网民加诸英雄身上的,后迅速得以传扬,人们纷纷认可,觉得只有“最美”一词,方可形容义士之美。

④一段时期,美丑颠倒,美被异化了。忸怩作态搔首弄姿的、穿得越来越少的、出乖露丑不知羞耻的……这类玩意儿,走红网络和舞台,竟然被称为“美”而被生活中的青少年所盲目拥趸和效法。一首题为《最美》的歌,也沉醉于“你发脾气时翘起的嘴”,说这乃是“我眼中”的“最美”……

⑤这里有一个对“美的本质”的认识问题。人们耳熟能详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个著名论断:“美是生活。”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车氏进一步指出:“凡是我们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就是美。”所以,也许“忸怩作态搔首弄姿”种种,在某类人看来确实有点儿肢体的“美”,但它不是生活——生活不应是那样的。而“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即“美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拿女孩子来说,农家少女“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体格强壮”“长得结实”,是美;贵族少女长着“纤细的手足”,“连疾病也成了一件有趣的、几可羡慕的事”,则是“虚骄的、病态的、颓废的”,是丑。这“应当如此”,便是人们内心的追求,贵族和贫民各有不同。美,是依照大多数人的“理解”而“应当如此的生活”,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忸怩作态搔首弄姿”种种,所以那不是“应当”,也即非美。

⑥ “面色红润、体格强壮”,散发出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多美啊——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的第三层阐释:“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美的生活,自然生机勃发。而所谓“凡是”,即并非单指“面色、体格”种种。《诗经·风》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里的“仪”,显然不仅指仪态。仪态是内心的反映,诚于中而形于外——仪,更指心智。而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最能“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且令我们重温了孔子教导的“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以义为做人根本这话。做人的根本,即人们的行事准则,也即生活的本来面目——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那就是美。

⑦咱们也许看到过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一面,颇觉世风浇漓,令人沮丧。然而咱们更应该放眼长望,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美的一面。生活中其实不缺少“最美”,这是人性使然,普世真理。如今网民十分恰当地把“最美”称誉加诸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普通人身上,而这样的人生活中所在多有,处处可见其美,多么令人鼓舞。人们推崇“最美”,心有所动,会觉得“最美”之人所为,定能发扬光大,咱们每个人其实都能做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201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两段叙事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在第④段中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拥趸”的含义。

4. 请结合文章第⑤段作简要赏析。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 周文雨)

上一篇:皱纹 第9期 下一篇:《梦想家彼得》——光怪陆离的成长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