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

时间:2022-07-25 10:12:22

论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

【摘 要】随着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的养护和维修成为了关键的一步。本文主要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泥路面较为适宜载重量大、速度快、密度大的车辆行驶,而且具有稳定性高、耐久性长、维护费用少等特点。下文将对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进行论述。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1)强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稳定性方面,在以前使用中沥青路面经常出现老化的现象,使用时间较短,混凝土路面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无论是水稳性还是热稳性都比较稳定,而且混凝土的强度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降低,是会越来越高的。

(3)耐久性好:耐久性方面混凝土路面不像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很短,因为在稳定性和强度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抗磨耗能力很强,所以使用期限会很长,一般情况下,能使用二十到四十年,而且在混凝土路面上,包括履带式车辆这种重型的车辆都可以进行运输。

(4)有利于夜间行车。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高,对夜间行车十分有利。

2.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基本要求

水泥路面养护,必须做好预防性,经常性养护,通过经常的巡视观察,及早发现缺陷、查清原因,不失时机的采取措施,以保持路面状况的完好。水泥路面在使用中,必须对其使用质量进行定期的调查评价,有计划地进行修理和改善,选用良好的养护材料。水泥应具有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等性能,以采用硅酸盐道路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接缝材料应选用粘结力强、回弹性能好、不渗水、抗嵌入能力强、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用、且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的材料。

3.路面的养护维修

水泥路面的养护维修应保证原路面的结构标准,不降低原结构强度,有计划地对路面进行恢复补强,改善翻修,提高其技术状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保养、补修、加铺面层和翻修。

3.1水泥路面的保养

水泥路面必须经常清除泥土、石块、砂砾等杂物,特别是平交道口以及与其它不同种类路面连接的地方更应加强清扫保养。严禁在路面上进行拌合砂浆或混凝土等作业,以免给路面造成污染,影响路面的排水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不利。水泥路面的接缝是保养工作的重点。混凝土板在接缝处受到动荷载作用和板本身伸缩的影响大,最易损坏。同时,雨水也容易从接缝处渗入基层,影响基层的稳定性。而接缝处的不平整,还影响行车的舒适。所以,接缝处是水泥路面的薄弱点,因而是日常保养工作的重点。在保养中,应及时排队嵌入缝内的杂物,填充或更换填缝材料,以保持伸缩缝的功能。为防止雨水下渗,水泥路面的填缝料应在雨季到来前更新完毕。

3.2水泥路面的修补

水泥路面的出现在裂缝、坑槽、错台、破碎等病害应及时进行补修,常用的补修方法如下:

(1)路面裂缝的补修。裂缝的处治取决于它们的严重程度及板加筋与否。常用的方法:水泥路面产生的纵向或横向裂缝,可把裂缝切成V开槽,清除灰土及油迹,在槽壁上涂粘结剂,然后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补修;水泥路面的板角部分容易发生裂缝。在裂缝早期可用乳剂和嵌缝料补充,晚期(角隅部分折裂)应凿成方形槽(钢筋混凝土板,要注意保留钢筋),清除后涂环氧粘结剂,重新浇筑同等强度的混凝土或嵌入同尺寸的预制混凝土块,接缝处用填缝料嵌缝。若角隅部分的基础薄弱,应先处理基础后补修面层;因强度不足出现网状裂网时,可用环氧粘合剂或乳剂等填充,如裂缝集中而密集,宜翻修处理;宽裂缝(1.5m以上)可采用条带形修补法;首先顺裂缝方向切割一方形槽,在槽内沿缝两侧向内10cm每隔30cm钻一直径为16cm、深为6cm的巴钉孔,并在两孔间打一个1cm深的巴钉槽(巴钉取¢12钢筋制作,长 20cm,弯钩长5cm),孔槽内灌满快凝高分子聚合物砂浆,安装巴钉,再在巴钉上顺缝向布设二根间距为15cm的钢筋,然后在修补区薄涂一层界面增强浆(ZV型早强界面剂等)浇筑快硬混凝土,洒水养护;对严重宽裂缝接缝或断裂最彻底的办法是部分更换。具体做法:将断裂或破碎部分凿除,并在凹槽边缘板厚中央钻孔,孔深10cm,直径3~4cm,水平间30~40cm,每个洞应先将其周围湿润,插入一根直径为18~20cm、长约20cm的钢筋,然后用快凝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等其结后槽中浇筑与原来相同的混凝土振捣实;对于支路和街坊路也可用沥青混合料补修。

(2)路面坑槽的补修方法。深度大于及等于30mm的坑槽,需先作局部凿除,再补修面层;深度小于30mm的浅坑,可用环氧粘结剂粘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补修表面;对于支路和街坊路可用沥青混合料补修。

(3)路面板错台处理方法。在完整板块之间的错台处理,可用细粒式水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修补。板块高差超过10mm时,接顺的坡度不得大于1%。当错台高度5mm时使用灌浆施工法,按灌注材料分为沥青灌注法和细石混凝土灌注法。其主要程序:用凿岩机在路面板上凿孔用空压机清孔以200~400kpa的压力将沥青(或300~500kpa 压力将细石混凝土)注入孔内木楔塞孔养生3d(细石混凝土注法)或除楔修孔(沥青灌注法)。灌浆作业应先从沉陷量大的地方的灌浆孔开始,逐步由大到小,由近到远,直到路面板达到预定的高度为止。用灌注施工法,还可以处治水泥路面唧泥现象。拱起的处理方法。板端拱起但路面板完好时,可用切割机具缓慢地将被拱起端两侧的各 2~3条横缝切宽、切深、释放其应力;直接切开拱起端,将板块恢复原位,然后清理和封填接缝。若板端发生破损或断裂时,应按修补破损或断裂的方法处治。

(4)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特别严重的须凿除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为路面基层)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洒布粘层沥青。在隔离层(粘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级配中粒式(AC-20)和细粒式(AC-10),原混凝土路面横坡较小时,通过中粒式调整为不小于1.5%。桥面部分可仅加铺细粒式上面层。面层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拌合、摊铺等与常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相同。要注意的是碾压时压实机器选择要考虑面层厚度,防止过振引起沥青混合料二次细粒化。

4.路面病害预防的建议

(1)严格按质量要求选料,准确按配比单配料水泥尽量选用抗弯强度大、水化热低、收缩量小的硅酸盐路用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安定性差、游离氧化钙(CaO)超标及强度不足的水泥禁止使用。施工中应尽量采用同厂家、同品种、同标号、同批次的水泥,以减少干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称量要精确,骨料(砂、碎石)含泥量要在标准规范内,含泥量超标的,将其认真冲洗至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各种材料的配比,要称量准确,尽量不要使用目测的或人工推小车的办法计量,要采用电子称,准确配料。同时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小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此外,也可使用抗收缩的早强剂等。

(2)提高路基的密实度,为了确保路基的密实度以及提高路基的强度,应结合施工方碾压机械设备,填筑路基时选用“分层填筑”和“薄层多压”方法,每层厚度小于30cm,以减少路基的塑性变形及渗透系数,控制填土层的沉降量在最小范围内。此外,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均匀,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填筑。

(3)严格现场混凝土的振捣重新严格混凝土振捣的过程和要求, 加大对混凝土面层的振实力度,提高其密实度:1)对待振捣的混凝土面板,每车道路面要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混凝土面板横断面振捣密实,要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不能欠振或漏振;2)振捣棒在每一处持续振捣的时间,要以混凝土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c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振捣时要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3)振捣棒插入深度要离基层3~5cm,振捣棒应轻插慢放,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混凝土中推行和拖动振捣棒振捣。振捣时要辅以人工补料,要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钢筋网、传力杆和拉杆的移位、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补正。

(4)适当掌握切缝时机, 合适的切割时机是解决断板问题的重要手段切缝选择的时间一般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常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MPa~12MPa时为最佳切缝时间。切缝深度一般为混凝土板厚的1/3~1/4,剩余断面部分能吸收由于高温产生的内应力。当施工路段较长,工作量大时,可采用多辆切缝机作业,以保证切缝的及时。

5.结语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市政道路路面,虽然具有使用周期长、养护工作量小、耐久性好的特点,但一旦破坏起来,其破损就会迅速发展,且修补较其他路面困难。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维修基本上是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而且有些工艺手工作业难以做到。为此,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养护维修机械化,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护与修补的质量。

上一篇:解析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下一篇: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施工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