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尿路感染的护理

时间:2022-07-25 09:26:25

妇产科尿路感染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措施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护理方法依据妇产科的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插管前耐心地向患者讲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操作前严格地洗手与消毒,合理地选择导尿管的剂与消毒剂;操作时要全神贯注,固定导尿管的左手一直保持无菌状态,不能接触皮肤;对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的老年人预防性使用尿路感染相关菌群的敏感抗菌药物;于导尿管外涂抹抗菌物质;插管结束后要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嘱患者定时饮水,每日饮水量要>2.5L;妥善地固定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及时地倾倒尿液,根据需要按时更换引流袋;适度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每天对尿道口及外进行清洗消毒;掌握导尿的指征,尽量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采取个体化的方法,注意训练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1.2统计分析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所有数据均采取χ2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χ2=5.80,P<0.05),见表2。2.2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2.3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24%,对照组为79.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0.05)。

3讨论

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管的常见并发症,约占医院感染的40.00%,位居首位。由于女性尿道比男性的短,易引发上行感染,加之老年女性的抵抗力下降,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以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故老年妇产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尿道口临近,易受分泌物或粪便污染,周围常有少量的细菌,在插管时导管末端易被污染,有研究表明,导管末端污染是导致细菌进入膀胱的主要原因[2]。拔出的导管重新插入或尿道口周围消毒不彻底也易致尿路感染。若插管后护理不当,导尿管的下段衔接处脱落可污染导管的内腔,尿道组织损伤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部位,在插管时遇到阻力而强行插管;导尿管过粗、气囊导管深度不够、充盈气囊位于尿道中时,均易造成尿道组织损伤。患者的局部或全身健康欠佳也可提高留置导尿管后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尿道做过放化疗或有肿瘤存在可能导致尿路感染[3]。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破坏尿道正常生理环境以及膀胱的机械防御功能,降低了尿道对于细菌的抵抗能力,导尿管留置在体内的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部分革兰阴性菌可在导尿管的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使细菌在生物膜上繁殖,这是造成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根据以上导致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笔者认为在临床护理上要做到:(1)着重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护理。老年妇女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应激决定了患者心态复杂,患者入院后对医护人员的言行十分敏感,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所以做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要明确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是妇产科的常见操作,耐心地讲解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目的与必要性。在插管前告知患者插管后可能出现腹部有饱胀感,让患者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些老年患者的听力存在一定问题,沟通时有困难,护理人员应尽量耐心讲解,让老人了解上述信息。(2)重视无菌观念。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导尿管不能接触皮肤,保证插入尿道的导尿管绝对无菌。每天按时清理与消毒尿道口及,对抵抗力低下的老年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尿路感染相关菌群的敏感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前要仔细阅读患者病史,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合理地选择导尿管的剂和消毒剂也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进行导尿操作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导尿包,一次性导尿包具有不易过期、不易污染、存放方便、操作物品集中和包布孔巾不易透水等优点。(3)掌握导尿指征。树立插管就等于感染的观念,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插管,在条件允许下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有些学者认为,即使有些情况必须留置导尿管(如老年人尿失禁),也应该在不需要的时候立即解除插管[5];除非频繁地更换导尿管或者插管在严密的控制下才可留置导尿管。综上所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降低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曹珠凤 冯志仙 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调查分析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肝病临床试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