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burger·青花瓷

时间:2022-07-25 08:35:52

Hamburger·青花瓷

今年平遥影展“大众DV特别展映”单元的题目是“HAMBURGERq青花瓷”,这是我们在“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下对年轻作者作品的一种概括性的感觉。

许多年前,DV就因其“廉价”的特性而被无数怀揣影像之梦的青年人拿来充当胶片的慰济品。走过了Hi8、MiniDV直到现在的HDV,影像作品今天所呈现的架势显然正应了吴文光当年在皇亭子某次研讨会上所说“DV必将泛滥,而好作品也必将从中出现”的言论。如今,一批批非官方、非主流、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影像在国际影展上频频获奖也足以证明:无论是“铅笔、毛笔或是圆珠笔,要写出好文章,还要看是谁在用那根笔。” 在这个影像繁盛的时代, 随着影像艺术的迅速升温,全国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影视专业,以使更多年轻作者得到专业方面的训练。

无论以往哪个年代,也看不到像今天如此丰富的影像作品,越来越多的个人作品有机会被拿出来放映,而各地举办的大到影展,小到观片会的活动无一不影响着当地的影像潮流。一部部张扬自我的作品展现出来,把前辈们看得瞠目结舌――今天的作者用作品告知天下:在这个年代,影像不再仅仅属于一个群体,而是个体自我表达的一种新兴手段。在传统的厚重面具下,影像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不再仅仅是权力、职业,它更多的代表了兴趣、爱好,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早就提出过要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原则来定义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而在今天这个信息过度泛滥的年代,谁也无法回避周围太过快速变化的环境,无法拒绝每天面对的大量资讯垃圾。于是,常听人议论,时下年轻人的生活被美式快餐文化严重浸染,每天沉溺于快速消费品,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物质泡沫当中,无视民族传统文化和前人创造的经典艺术作品。所以,他们制作出的影像尽管好看、惹眼,但统统被定义为浅薄的文化泡沫和快速艺术消费品――这正如当年“第五代”或“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刚刚出现时的场面一样。可老先生们在快餐时代大呼传统文化的没落,青年人要有“责任感”的同时,早不把“代”当回事的作者们拒绝将自己圈定在一个小方框里。每个时代都会谈及传统与当代的融合,这是一个相当庞杂的命题,在影像方面尤是。抛去纯粹的艺术理论不谈,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同时代势必会有不同的作品。无论是拍电影,做当代艺术,或是纯粹娱乐自我,对于今天的创作者来说,作品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在一次当代艺术展中,我看到一张画上精雕细琢了个硕大的汉堡,而质地却是青花瓷。在我看来,汉堡的形态结合青花的质地,形成一种古怪的美。即使这真是一个浮躁的年代,站在快餐文化弥漫的中国,影像的继承者们依然涂抹不掉骨子里的蓝色花纹。

上一篇:再回首,看经典Premiere CS3 下一篇:当DV遇上TV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