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钱越穷”的民间收藏家

时间:2022-07-25 07:44:44

“越有钱越穷”的民间收藏家

秦秋元确实有钱,而且什么样的钱都有,金的、银的、铜的、铁的、铅的、镍的、纸的、贝壳的等等,一共2万多枚;还有木雕、陶器、日常生活用品等其他各种文物3000多件。有人估算,如果把这些文物再卖给其他的收藏家,少说也能卖出两三百万。

老秦确实又很穷。走进老秦家,各朝各代、各式各样的文物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空间,他没有多少家具,没有冰箱,一台21英寸的彩电还是前不久买的,这对一个全家人都在效益相当不错的国有中型企业工作的家庭来说,委实也算“贫困”了。

老秦家的钱哪去了呢?老秦说:“全用来买那些别人看来不顶用的古代钱币、烂铜烂铁、旧瓷旧瓦、废木废纸去了。”

小文物藏着大道理

老秦今年68岁,矮墩墩的身材,虽然是退了休的老工人,但依然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说话乐呵呵的,要不是头发稀疏,仍不失当年飞行员的风采。老秦1976年复员,先被分配在湖南省东安县工业局工作,后调到湘南器材厂,担任过质量管理科科长。他总是穿着一身旧的中山装或军装,走到哪儿身上都带一只军用水壶。谈起古钱币和文物老秦总是满腹经纶:“其实小小文物藏着大道理哩。它能反应一个朝代的兴衰。”他拿起一枚长满绿锈的小小铜钱,说,“看看这枚铜钱,铜质差成分不足,做工粗糙,这是‘靖康通宝’,北宋末钦宗在位时的铜钱,亡国之君,铜钱也显出个样子来。”老秦说,由于铜质差,难以保存,“靖康通宝”留世不多,成了珍品。接着老秦又选出一枚亮闪闪的铜钱,说:“你看这枚钱什么样?这叫‘罗汉钱’,康熙大帝70大寿发行的新币,据说把一金罗汉推到化铜炉里所以钱内含金,金光闪闪。”老秦转过身,从一堆陶器中捡出一个锥形的东西,说是“陶权”即秤砣,他解释说:“这说明我国古代早就使用了杠杆秤。”他扫视桌上一排排的古钱币和屋内的一件件文物,像是一位将军检阅他的士兵。

爱国心激发收藏情

19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有人把祖国宝贵的文物古董往外国倒腾,心里很不是滋味。“文物保护也应‘藏富于民’,提倡民间收藏。有财力的都来同走私贩子争夺文物,国家损失就会减少。”他这样一想,便动起了收藏文物的心思。恰好这时,他手头上有几枚祖辈留下来的古币,再加上老家卖房子分得的1500元钱,老秦便凭着这点本钱干起了业余收藏历史文物的事业。

先是潜心研读《古钱大辞典》和《中国货币史》等,4000多种古钱谱烂熟于心,打下了鉴赏古钱的根底,然后又涉猎古木雕、陶器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他虽然没有成为大学问家、大鉴赏家,在收藏过程中也上过当、吃过亏,但他毕竟心里有谱的时候多。于是,挑货郎担的主动找上门来,把他们走村串户收购来的小玩艺转让老秦选购,而且往往能够得个好价钱;于是老秦广泛收藏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业余“信息员”主动为老秦服务。“某某地方发现了几样古文物,老秦,快去看看!”对这样的人,老秦也酌情给予奖励,“信息费嘛!”老秦慷慨地说。

有一次,正是半夜,有一位“信息员”突然来敲门,告诉老秦城郊挖出一批古钱,老秦二话没说,拿起手电筒就走。田野里黑灯瞎火,老秦不时摔跤,摔得满身泥污也全然不顾,疲惫不堪地赶到出土地点,看到一堆铜钱时,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每每都这样形容自己。

27年来,老秦因公或自费到过许多省市,每到一地,他不顾旅途疲劳,办完事情,首先到废品回收公司去“买宝”,然后再到当地博物馆去“看宝”,最后又到交通不便的乡下去“寻宝”。他水壶不离身,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块饼干。他可以花上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上千元买一件文物,却舍不得花几角几块买瓶饮料。

耳濡目染。在老秦的影响下,他当小学教师的妻子、中专毕业的儿子都迷上了收集文物,而且全力支持老秦的事业。他们一家人都说:“尽管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我们的生活很充实。”

第一家民间“历史文物展览馆”

老秦收藏民间历史文物的事迹传开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古钱币研究》等报刊都瞄上了他;他的名声渐远,成了著名“民间收藏家”。

面对自己和一家人用27年心血收藏起来的2万多枚古钱币和3000多件其他历史文物,老秦常常想:该将它们派上什么用场呢?

开始时,他把自己的“宝物”全部拿出来在湘南器材厂办起了展览,一连几天,厂里厂外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人起初是来看“稀奇”的,但看着看着便看出了感情。一些老人看到民国时期发行的纸币,回忆起解放前一捆票子买不到一升米的苦日子,鼻子酸酸的;一些妇女看到“三寸金莲”便想起女人过去的苦楚和今日的甜蜜;一些年轻人看到科举时代的试卷,便感到封建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那样的迥然不同,陡然生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老秦从这次展览中得到启发,便常想:要是能够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办一个博物馆或者展览馆,把自己收藏的文物分门别类进行展出,那影响不是更宽、教育效果不是更好吗?

在东安县委宣传部、东安县文化局、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的支持和帮助下,老秦的美梦终于圆了。去年春天,湖南永州市第一家民间“历史文物展览馆”在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舜皇岩管理处挂牌开馆,老秦笑逐颜开,内心充满了喜悦。

走进老秦经营的“东安县历史文物展览馆”,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历代的钱币,还能看到大量的民间文物。这些文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这里有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牙刷、最完整的花轿、最早的炭斗、最小的秤、最早的考试卷等等。

如今老秦和他的老伴一边精心管理着这座展览馆,热心地接待每一位参观者,一边又在筹划着新的项目。

前不久,记者随老秦考察了邓三凤的故居。邓三凤是北宋时的礼部尚书,其故居在东安县大庙口镇,现在虽然有些破烂不堪,但当老秦看到那新旧不一、粗细不一、一根根一扇扇雕刻着不同图案的廊柱、窗户时,惊喜不已。他说,邓尚书的故居虽然看起来有些破败,但这是他目前看到的保存最完好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套建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千年的历史和木工工艺的变迁。虽然囊中羞涩,但他却说,哪怕是贷款,他也想买下一套旧房,可惜的是,现在房主无意卖房,老秦只得依依不舍地摸摸门窗,说以后再议。

老秦还有一个计划:他现在已经收藏了900多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质料不同的菩萨,一旦收藏超过1000尊,他将组织一次浩浩荡荡的“千尊菩萨下岭南”的活动。

老秦虽然拥有了那么多值钱的文物,但仍然过着朴素的日子。他要收藏的文物还有很多,他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责编:辛娅)

上一篇:“上门姑爷”为父尽孝酿下血案 下一篇:好猫雪儿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