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与馆员职业规划

时间:2022-07-25 07:13:36

业务外包与馆员职业规划

1.业务外包的定义

业务外包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管理的一种新理论,它整合利用高校图书馆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高校图书馆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业务外包利用社会优质的智力和物力,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也让馆员从繁重的馆藏管理和一般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确立,有助于从理论上确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提高图书馆在文献和信息服务领域的竞争力,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实践中,紧紧把握核心业务,实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

2.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2.1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这一定位明确规定了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定位,它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数据资源的建设等方面逐渐走在学校的前列,客观上决定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中心的地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图书馆作为数字化校园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不论在知识资源建设、网络建设、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还是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乃至整个高等学校的发展建设上,都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当以全方位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服务来定位。

2.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最重要阶段。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学校教育学生要尽量多地掌握知识和科学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和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而轻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致使知识教育与精神培养脱节,导致一些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无所适从,出现道德修养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重物质轻精神、文化修养低下、缺乏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问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病。高校图书馆应该把部门非核心业务包给专业公司,从而让馆员在搞好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让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知识和精神的殿堂,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人文资源,浓郁文化氛围。优美的阅读环境,完善而且人性化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和向导作用。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推荐优秀的书刊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提高人文素质,或通过开设人文教育讲座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康人格的人才。

3.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种类与形式

3.1采访编目外包

图书馆确定选书的范围并制定纲目,委托书商根据纲目发配图书,书商先把相关数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采访部门,供查新和建立数据库所用,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验收。图书从分编到加工的整套工作和回溯业务整体外包给书商,图书装防盗磁条、盖馆藏图章、贴条形码和书标等附加服务也全部都交给书商,图书到馆后,可以直接上架,提供给读者使用。我校图书馆在没有实行采访编目外包时,工作人员有十几人,还有几间空的大办公室,用于堆放书商送来的图书,如果新书过多,采编人员就要加班加点,从书商送新书到馆,采编人员有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实行采访编目外包后,采编人员只留下三人,办公室也只要一间。新书也可以及时上架。采访编目外包,一方面可以减少采编人员的负担,加快新书处理的速度,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开支,解决诸如待编积压图书、工作负荷不均、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编目,使图书馆书目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3.2读者服务工作外包

图书馆中馆藏管理业务比较繁重,尤其是上架、整架、倒架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让读者能够简捷地找到所需馆藏资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解决人力不足的最佳方案,就是把这项业务包给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是图书馆的读者,了解书库的排列规律,也了解读者查找资料的内心世界。在上架、整架管理书架过程中,与读者发生矛盾时,便于与读者沟通。图书馆每年期刊、报纸装订前的整理,装订及上架也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现在许多装订公司承担此项业务,他们的工作质量较高,价钱也比较合理,图书馆可以将此业务外包给装订公司,另外,还可以把自修室的管理工作和打字复印业务进行外包。

3.3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外包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尤其是其中的回溯建库工作和一些特色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许多图书馆都将此项业务外包。

3.4系统软硬件开发和维护等技术性业务外包

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缺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和硬件在不断地升级,如果相关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由图书馆自行开发,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都由图书馆负责,图书馆则需要投入大量的开发研究经费和人员培训费用。通过此项服务外包,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还可以直接享受服务提供商提供强劲的在线支持,网上维护和更新升级的优质服务。

3.5一般事务性工作的外包

图书馆馆舍、电器等设施的保养维护、清洁工作、安全管理等后勤工作,都是繁重而琐碎又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人流量大,需要保持清洁和安全管理工作,在图书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现在多数图书馆都将这些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管理。我校图书馆是2004年新建的,新馆的各种设施,包括公共卫生、消防、绿化、空调、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都很繁重,图书馆领导挑选专业的物流公司外包后,一些从事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可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重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建设中。

4.馆员职业规划

业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促进图书馆的重心转移,发挥图书馆的竞争力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馆员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高校图书馆为了提升整个图书馆馆员素质水平,应该重视馆员们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制订正常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潜能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计划,从而使每一位馆员都获得不断更新知识的平等机会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图书馆为了提高馆员的素质,还应该努力创建一种激励机制和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以馆员对整个图书馆知识创新的贡献为基本标准,对那些在知识的学习和共享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进行激励,在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上,注重挖掘、吸收并运行大量图书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鼓励馆员奉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进而增加自己的隐性知识,图书馆应该想方设法为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搭建灵活有效的平台。

业务外包在给图书馆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各个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馆情,实施定位业务外包工作,尽可能避免业务外包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外包与馆员素质的提高关系,在今后的业务外包理论和实践摸索中,使图书馆的业务外包工作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淑华.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探析[J].图书馆,2009,(6):115-116.

[2]张靖.试析图书馆业务外包[J].图书情报工作,2004,(7):110-113.

[3]刘宏.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初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1):19-21.

上一篇:如何抓好薄弱班级管理 下一篇:教育也是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