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鸿都观 第8期

时间:2022-07-25 06:34:45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卖花声·冬景

衾重夜寒凝。幽梦初醒。玉盘香水彻清冰。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

门外六花零。香袂稜稜。等闲斜倚旧围屏。冷浸宝奁脂粉懒,无限凄清。

杜光庭(公元850年-933年),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丽水)人,著名诗人,著名唐传奇《虬髯客传》的作者,唐代道教的集大成者,入选浙江省古代五十大名人。光庭十八岁离开故乡缙云,先在天台山修道,后进京,又随僖宗入蜀,终隐四川青城山。此诗写于作者晚年隐逸于山林时。鸿都观,一说为在安徽天柱山的道观,一说为青城山的道观。

首联即用典,光庭故乡缙云有仙都山,仙都山有倪翁洞,倪翁洞是一代宗师计倪隐居之所,计倪擅长阴阳之学,是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和范蠡一起帮助越王勾践复仇后,归隐缙云仙都山,访求仙路。光庭以计倪自喻,在表达自己功成身退愿望的同时,怀乡之情已跃然纸上。我的故乡缙云啊,一别已经几十年了,若能归隐故园,那该是怎样的人生快事……颔联为承,写自己在蜀地的访道求仙,但忍不住要驾着仙鹤,去追寻回乡之路,波涛怎能忆五湖船呢?只有历经人世漂泊沧桑的人啊,在静寂的月夜,才会忆起隔着千水万水的故乡。颈联写的是作者脑海中的故乡的形象,缙云至今尚有双溪口乡,蜀地的月光照亮的却是故乡双溪的寒玉,在秋天天空的衬托中,群山隐蔽起往常的翠烟,这一切,原本都是浙南山区平常风景,但,因为有乡情打底,便显得分外的美好。尾联是合。因为梦回了故乡,于是便想着真的能回故乡,但因为战火,因为千山万水,因为年迈体弱,终究回不了故乡,只好向东面远望故乡,以寄托自己长长的思念。

整首诗歌,思乡情切,又由于作者身为道教大师的底蕴,将乡情写得仙气盎然,不落俗套。全诗思接千载,意通万里,从亡吴霸越之古,到五湖双溪之远,思念之深,思念之广,思念之重,思念之长,无不让人心动!

张玉娘(公元1250年-1276年),宋末文学家,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人,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16首,被誉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家”。

《卖花声》本是唐教坊曲名。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张玉娘与沈佺的凄婉故事,发生在浙江这块盛产爱情故事的土地,并不独特。但,很显然,它与同样发生在此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等众多爱情故事一样,非常经典。整首词的主题就是相思。在一个冬晨,雪已经开始融化,月盘旋在窗外,雪水以及露水在月的映衬下特别的洁净也特别的清寒。这清寒,足够惊醒煎熬在幽梦中的那位相思女子。天哪,连梦,都是幽怨的,那么,梦醒后的怨以及念该有多深重,梦醒后的人该是多憔悴?是的,这,正是瘦蹙梅英,这,更是无限凄清!

张玉娘,就在一个冬夜,书写了自己对沈佺那无边无际的相思,在这思念中,我们似乎触摸到了这个柔弱女子,一寸寸地香消玉殒,青灯熬尽,撒手人寰的完整过程。

张玉娘,一代才女,她的生命年轮,最终停留在了第26道圈上,但,她却用整个生命拥抱了爱情、文学以及后人无限的敬仰。

——吕驾宇

上一篇:阳光容器 第8期 下一篇:脸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