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浪费”几分又如何

时间:2022-07-25 06:30:18

按分卡位,幸运Or不幸

我们先看“踩线进去”。按照教育部规定: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校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级招办按高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既然省级招办的投档人数要高于学校录取人数,那么,低分进去的考生在学校最后录取时就有可能被退档,尤其是仅高于院校投档分10分以内的考生,退档的风险比较大,刚达到投档线的考生退得最多。如果考生所在的省份实行的是梯度志愿,那么踩线进去的考生最后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小。

那么。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踩线进去的考生是否就保险了呢?各高校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招生时,一般都会降低提档比例,从以往的120%降到110%-105%。但提档比例再怎么低,只要超出100%的招生计划,就有考生会被退档。而在不幸被退档的考生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踩线进去”的考生。

我们再看“一分也不浪费”。自从实行平行志愿以来,为了降低考生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有的学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开承诺“进档不退”。也就是说,无论提档比例是多少,只要是平行志愿,进档后就能录取。有的考生和家长一看这项优惠,就放心大胆地“冲”院校,但且慢高兴,因为凡是敢这样承诺的高校,对考生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服从专业调剂”。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几乎所有持以“一分也没浪费”想法的考生,最后录取的大多是被调剂的专业。因为各高校对进档考生安排专业时。主要采用“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两种方式,在志愿优先模式下,分数因素影响倒还不那么大,但如果是分数优先,甚至有分数级差的话,考生的分数高低直接决定了自己是否能被所填报的专业录取。

这就给考生带来一个难题,到底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即:是放弃对专业的选择,只要进入满意的大学,还是选泽一所录取分数低一点的院校中的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于优选大学或优选专业,应因人而异,但根据多年指导志愿的经验,笔者认为从就业角度看,后者要比前者理智一些。那是因为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特点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时,奉行的还是“专业对口”原则。以分数定位,留有余地

那么,究竟怎样填报志愿才算不浪费分数呢?笔者认为,当你对欲报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初步意向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往年的录取分数。利用学校录取分数,可以帮你对自己所选学校进行恰当定位;利用专业录取分数,可以帮你对进档后所选专业进行恰当定位。在利用学校和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时,请务必注意两点:一是这个分数必须是连续三年的平均分数,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学校和专业录取分数的曲线变化,有利于为形成良好的梯度提供最为恰当的数据支撑;二是要把自己的分数定位与学校最低分数定位加10分来考虑,只有这样进档后,才会减少退档的风险,同时也为选择专业留有余地。

再回到开头所说的例子。今年寒假,那位踩线进名校的女生到家里给我拜年,寒暄过后,我问她转专业了吗?她郁郁地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我们全班同学都想转,老师说,你们都转走了,我们就失业了。据说,每年只有一两个人能申清转专业,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我一时无言以对。

临别时,她忽然又扭过头来对我说:“吕老师,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您的建议,如果稍微‘浪费’一点分数的话,我现在应该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了。学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定很幸福!”

上一篇:网球网前截击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关于垄断行为认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