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中西部工业发展

时间:2022-07-25 05:50:27

略论中国中西部工业发展

[摘要]中西部落后,关键在于工业发展落后。缩小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大力发展中西部工业是必由之路。中西部具备两大比较优势:一是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二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今后在工业发展上,既要积极围绕资源型产品拓展产业链,又要利用好制造业内移的大好机遇。

[关键词]中西部;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制造业内移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58-03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党的十七大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未来诸多奋斗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再次提升了中西部发展的地位和意义。

一、中西部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中西部之所以落后。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和发展的滞后造成的。事实上,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都证明,除了工业以外,第一和第三产业都不足以担当引领中西部追赶东部的重任。目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没有工业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就没有繁荣的基础。因此,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实力。

中西部地区发展工业具备两大比较优势:一是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这是先天的;--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这是后天经济非均衡发展所形成的。坚持以这两大比较优势来发展工业,中西部经济发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西部地区在四个方面的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第一是能源,包括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第二是矿产;第三是旅游业资源;第四是农牧业资源。对工业而言,重要的当数能源和矿产。中西部地区的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是闻名全国的三大煤炭供应基地,被列为未来能源开发重点的煤层气资源也主要分布在这三个省区。四川、贵州、青海也都是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富集之地,中西部必将成为未来中国能源供给的重要战略基地。凭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中西部完全有能力在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基于这一比较优势,中西部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将自身定位向中国的能源和资源中心靠拢。在遵循这一思路发展工业的同时,应该加强资源型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中西部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西部的后天优势是劳动力和土地等的价格优势。一个时期内,我国是个资本稀缺、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整体劳动力成本低,中西部较东部又具有更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不足发达国家的3%,不到亚洲“四小龙”的6%,与此同时,中西部人均收入又大大低于东部的水平,仅西部12个省市的职工平均年工资水平就比上海低一倍左右。此外。中西部的土地价格也要较东部便宜许多。如同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使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诱因一样。国内地区间要素成本的落差也构成制造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要素成本的差异只是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中西部要将这一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动力,还需要在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提高,以营造制造业内移所需要的整体环境。

二、拓展资源型产品的产业链是中西部发展捷径

中西部工业发展,仅仅依靠资源型产品的输出是不够的。要想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又好又快地发展,中西部地区不仅要开发资源型产业,也要围绕资源型产品拓展产业链。

实际上,围绕资源型产品拓展下游产业链,实现以资源型产业为依托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的资源禀赋优势,扩大资源型产品的增值和利润空间。一般说来,产业链的延长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且越接近最终产品,原材料的加工程度越高,增值的幅度也就越大。如矿业是为国家工业提供原始资料的产业,可谓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第一链”。以矿产开采为源头,主要存在以下两条产业链:一是原油、天然油气业―石油制品业―基础化学制品业―化纤原料制造业―纺织业―日用生活品制造业;二是煤炭采掘业―煤制品业―燃料和冶金业―靠近生产、生活终端的新型制造业。中西部工业发展应以源头为基础,沿着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扩张,将相关产业做大做足。

中西部定位为以能源和资源为重。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中西部应成为中国的能源和资源供应中心;二是它还应成为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加工中心。长期以来,中西部的工业发展多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原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部,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推动。这其中除了计划经济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源型产品的加工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加上本身经济增长还处于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中西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对中西部工业实施集约化改造,大力提高资源型产业的质量与效益。要强化市场机制,改变过去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型产业效益差的局面,用集约式经营予以代替。

三、制造业内移是中西部512业发展的新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深刻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布局。2003年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比例分别为:86.27%、8.93%、4.8%,并且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地区之间制造业发展的差距,也表现在制造业增长极的分布差异。只有从空间上对制造业的现有格局进行调整,才能有效缩短地区之间工业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弥合区域经济的裂痕。要使制造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形成沿着“东―中―西”的地理走向,制造业价值链环节逐步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格局。这种西移有助于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改变区域间过度不平衡的格局。

当前,中西部地区接受这种转移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一定优势。从2004年开始,国内生产要素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东部要素成本明显上升,出现了明显的技工荒、电荒、煤荒等。外资已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迹象,西安、太原、郑州、武汉、重庆等城市已在承接外资转移过程中逐步显现出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雏形。发展趋势昭示,外资向内地转移成为必然,中国正在开始这样的转移,而且这种趋势将会延续至少30年。

四、中西部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工作重点要从过去的行政性审批向协调、服务转变,通过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颁布法律法规、市场供求信息等方式,对结构调整给予宏观指导并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各

类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与经营环境。

第二,调整工业布局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定位是东部加工制造,中西部原材料生产。工业结构的差异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要缩小差距,就要对加工工业的区域布局进行调整,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扶持中西部制造业的发展。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发建设项目外,中央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工业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对制造业的发展予以财政和税收上的倾斜,鼓励和诱导中西部工业结构升级。

第三,以中西部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区域增长极。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往往比平均分配使用效率更高,应集中资源优势发展中心城市,促进增长极的形成,以此带动轴线和扇面地带的发展。根据不同城市(增长极)规模、功能和吸引辐射范围不同,构成多层次结构,逐步形成贯通城乡的产业网络带。太原、郑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昆明、贵阳等工业城市,已形成大量存量资产和相当大的生产能力,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人才,许多国防高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也集中在这些城市。应该将这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区域性增长极,通过对周围腹地生产要素的聚集、扩散和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最终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带。

第四,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构成中西部投资的“硬环境”。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中西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使得中西部投资的“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囿于先天的地理条件,中西部与东部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硬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中西部地区运力不足已成为能源开发区的“动脉之痛”。加大中西部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建设,是“硬环境”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第五,增加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目前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数量丰富但素质不高,所以开发人力资源具有尤其重要的特殊意义。因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也是中国目前就业压力最大的主要地区之一。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其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中西部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因此,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民营学校或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引导企业提高员工技能,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在努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的同时,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六,实施产业技术政策,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中西部工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依托中心城市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要适当集中相关资源,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导向作用,在信贷、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上一篇: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