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5 05:40:13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摘 要: 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分层 设计 评价

分层作业设计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要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所有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从而既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注重作业类型,促进素养提高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平时我们的作业布置,正是体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应该着眼学生的认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中,回顾旧知,找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新授做好铺垫。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道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进行割补,然后得到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复习旧知后再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此时,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也就不难了,同时也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设计相适应的练习。

(1)模仿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其目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理解”的层次。这类练习可安排D组学生板演。

(2)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是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的层次,这类练习一般安排C、B组同学板演。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灵活”掌握的层次,安排A组同学板演。

3.布置巩固性的作业。

学完新课,必须加强对新知识的练习,保证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把握学生层次,做到有的放矢

1.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分层,做到有的放矢。

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充分了解学生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则对后进生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D层:计算能力差,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C层:掌握基本计算方法,会解答与新授相适应的简单数学问题。B层: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能解决稍复杂的数学问题。A层: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

2.在作业层次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同样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四、五遍都记不住。所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就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质量也就会高一些。

3.在亲子活动中,感受学习乐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的互动类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时,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合作动手制作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用圆锥的物体中装满沙子往圆柱中倒,看几次能倒满?

三、设计层次作业,促进整体发展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解答能力是不同的,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题目。现就“相遇问题”设计如下。

1.D层学生,基本懂得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更深入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作业设计就得体现层次性。如层次一:甲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乙每小时行55千米,行了5小时共行多少千米?教师应当多出此类题目加强学生对行程应用题的理解。层次二: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55千米两人行了5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层次三: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行了5小时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除了让学生知道数量关系以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现场模拟体会其数量关系,加深理解两车所行的总路程就是它们的路程和,即速度和×时间=路程。

2.C、B层学生,可以依靠课文中的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相关的练习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如:小芳和小红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芳每小时走45千米,经过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100千米,小红每小时走多少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可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解决问题。

3.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新授后可以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如:小芳和小红同时从相距60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芳每分钟走45米,经过7分钟后两人擦肩而过又相距100米,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对A类学生提出要求:除了这个问题外,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从而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推进分层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分层作业有其优越性,但也需关注几个小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很好地完成练习,都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的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避免浑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D类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C类的水平,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生活之中。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合味”与精美的“礼物”。

上一篇: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打造高效小学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