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从”“打”历时考

时间:2022-07-25 05:28:55

摘 要:“从”和“打”在现代汉语里都是高频词,作为介词都可以表[+起点]和[+经由]义,通过历时考察得出:“从”的介词用法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出现了,而“打”的介词用法在宋朝以后才开始形成,介词“打”表[+经由]义先于[+起点]义。

关键词:从 打 历时 经由 起点

一、引言

介词“从”和“打”皆由动词虚化而来,其语法意义大体上有两个:一表[+起点],二表[+经由]。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检索语料,拟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找出两者演变的脉络。

二、“从”的历时考察

(一) 甲骨文时期的“从”

“从”字在甲骨文中为“”,是两个面朝左面站立的人,一个跟着一个,这就表示前后相从之义。在金文和小篆中,都是二人相从的样子。《说文解字》:“从,随行也。”“从”的本义是“跟从,跟随”,是一个典型的动词。这也可以从它的字形上看出来:“从”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跟着另外一个人。《诗经·国风·秦风》:“谁从穆公?子车奄息。”《诗经·国风·秦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又《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此三例的“从”即用为本义。

甲骨文中,“从”字本义用为动词,译为“跟从”“跟随”;“从”后来又用为介词,介引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所介绍的为方位词、处所词及指代处所的指示代词,用在句中动词后,与所介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句子的补语。例如:

(1)贞,乎田从北。贞,乎田从东。贞,乎田从南。(集10903)一期

(2)之日,王往于田从歇京,允获麋二、雉十。(集10621)一期

(二)周代前期的“从”

周代前期,“从”字介引处所、方位的用例未有发现;本义用例普遍;“依顺”“听从”动词义用例也很多。例如:

(3)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诗经·邶风·击鼓》)

(4)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今文尚书·序》)

(三)春秋战国时期“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从”字动词用法继续使用,作为介词使用的“从”又开始出现,但与甲骨文时期的分布位置不同,甲骨文时期的“从”分布在VP之后,而此时的介词“从”分布在VP之前。

“从”开始有介引时间的功能。例如:

(5)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左传·昭公》)

“从+人称代词”表示空间的起点。例如:

(6)不可以从我始。(《吕氏春秋·孟春纪》)

“从”表[+经由]或引进所在处的功能已有用例。例如:

(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从……以下”句式开始形成。例如:

(8)从烈士以下有善者以衣裳贺之。(《管子》)

“从而”“从事”词组形成。例如:

(9)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荀子·荣辱》)

(10)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

(四) 汉代时期“从”的发展

汉代时期,“从”作为介词使用已经相当频繁。我们对《史记》中的“从”作了统计,共计1209个用例,其中,表时间起点的为11次,处所起点的为219次。

此时,“从+处所”“从+方位”表示空间的起点。例如:

(11)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12)故令师从东方出於国西以进。(《吕氏春秋·慎大览》)

(13)帝倦矣,何从来?(《史记·外戚世家》)

例(13)中,疑问代词“何”在“从”前,是因为在古代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

表[+经由]和引进所在处的“从”的用例也很多。例如:

(14)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史记·高祖本记》)

(15)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史记·晋世家》)

“从……以来”“从……以后”“从……到”句式出现,“从此”这种组合形式开始出现。例如:

(16)从唐以后,今略陈之。(《太平经》)

(17)今念从古到今,文书悉已备具矣,俱愁其集居而不纯,集厕相乱,故使贤明。(《太平经》)

(18)鲁从此弱矣。(《淮南子·齐俗训》)

(五)六朝以后“从”的发展

六朝时期,“从”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都已经盛行起来,“从”开始成为真正的通用介词。

在六朝《佛经》中,“从”字已经很多见,《佛经》中“从”用例共计264次,其中表[+起点]的有41次;在其他作品中,用例共计2330次,其中表[+起点]的181次。

唐以后,“从”的用法基本没有改变。

三、“打”的历时考察

(一)汉至唐五代时期“打”的发展

“打”字从字形上看,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提手旁表示“打”字的意义跟手有关,右边的“丁”字旁表示读音。“丁”跟“打”声母相同。根据文字学专家的研究,“打”字的出现并不太早,只有在小篆中才能见到它,大约在汉代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起来(吴琦 2005:93)。到了唐代和宋代,“打”字越用越多。

“打”字的最初意义和主要意义就是“用手打击、敲击、撞击”,后来逐渐引申出许多意义。《说文》中指出:“打”的本义是“击也”,例如:“捎魍魉,拂诸渠,撞纵目,打三顱。(汉王延寿《梦赋》)”“其後醉,形坏,但得老狗,便打杀之。(东汉《新论》)”。

六朝时期,“打”作动词用,用例逐渐增多。其中,本义用例占多数,从“敲击”“撞击”义引申出了“攻打”义。例如:

(19)以如意打唾壶,唾壶边尽缺。(《世说新语·汰侈》)

(20)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扑打之。(《百喻经》)

(21)或令大木不风而自摧折,岩石无故而自堕落,打击煞人。(《抱朴子·登涉》)

唐、五代时期,“打”字在《佛经》和《佛语录》中的用例为108次。

此时的“打”出现虚义的动词用法。例如:

(22)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李贺《酬答二首》)

(23)六师强打精神,奏其王曰。(《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24)莫妨我打睡。(《祖堂集》)

(二) 宋元时期“打”的发展

宋元时期,“打”作为词头,无实际意义;“打”字作为习惯上各种动作的代称已经形成,如“打坐”“打鱼”“打春”“打盹”“打发”“打圈”“打听”“打食”“打话”等。例如:

(25)宋江见官兵已退,走出庙来,拜谢玄女娘娘;则见香案上一声响亮,打一看时,有一卷文书在上。(《大宋宣和遗事》)

(26)离不得到那苗忠庄前后,打一观看,不见踪由。(《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27)惟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禅林僧宝传》)

(28)明年打春取状头。(《太平广记》)

(29)温会在江州,与宾客看打鱼。(《太平广记》)

(30)团拜须打圈拜。(《朱子语类》)

(31)明日打听价钱去来。(《老乞大谚解》)

(32)一个潜身在曲槛边,一个背立在湖山下;那里叙寒温,并不曾打话。(《西厢记杂剧》)

此时,“打”的介词用法也开始出现,介引处所表示[+经由]。例如:

(33)地势尖斜,打墙夹入。(《太平广记》)

(34)这里是五路总头;是打那条路去好?(《碾玉观音》)

例(33)、(34)中的“打墙角入”和“打那条路去”,是“打+处所+V”结构,“打”字出现在这样的结构中,其意义就完全虚化了,成为介词。

(三)明清时期“打”的发展

明清时期,“打”的介词用法,除了表[+经由],还开始表示[+起点],介引处所、时间、方位,有较强的口语化色彩。例如:

(35)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二刻拍案惊奇》)

(36)贤弟,你打宅院来,你仍回宅院而去。(《三侠剑》)

(37)甘证,小孩[打]东窗户走的,我打西窗户走,更比他走得快。(《三侠剑》)

(38)他打六七岁就在我跟前。(《三侠剑》)

(39)贾贤弟,你指引他们,打那方走。(《三侠剑》)

例(35)、(36)中的“打”介引处所,表示处所起点;例(37)中的“打”表[+经由];例(38)中的“打”表时间起点;例(39)中的“打”表方位起点。

自此,“打”的介词用法沿用至今。

四、结语

通过上文对“从”“打”的历时考察,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从”的介词用法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出现了,而“打”的介词用法在宋朝以后才开始形成,介词“打”有较强的口语色彩,表[+经由]义先于[+起点]义。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词典[Z].北京:北

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2]姜宝昌.卜辞虚词试析[A].先秦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1982.

[3]景德,崇圣.汉字寻根300例[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4]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下)[Z].武汉:湖北出版社,1994.

[5]何乐士,敖境浩,王克仲等.文言虚词浅释[M].北京:北京出版

社,1979.

[6]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王桂元.汉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王鸿滨.介词“自/从”历时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7,(1).

[9]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谢纪锋.虚词诂林[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1]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2]徐时仪.“打”字的语义分析续补[J].辞书研究,2001,(3).

[13]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4]吴琦.汉字由来故事[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15]张德胜.身边的文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6]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钟旭元,徐伟建.上古汉语词典[Z].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

(邢相文 长春 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30117)

上一篇:论温州方言中的“罢”字 下一篇:苏宁的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