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0到450000,尖端演绎暮光神话

时间:2022-07-25 12:45:47

“暮光之城系列”中文版最早由台湾尖端出版公司引进,但其在台湾的出版,经历了从“定位失误到重新定位”不断修正的过程。从2006年第一版上市到现在,前三册已卖出45万册,随着第四本《破晓》即将上市,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二部年底的上映,“暮光之城系列”在台销售后劲十足。

而在大陆,接力出版社虽在2007年北京国际书展中才达成版权引进意向,但其第一本《暮色》和第二本《新月》上市时间甚至早于重新包装出版的台版“暮光之城系列”第一、二本。接力出版社认为“暮光之城系列”是继“哈利波特”之后最受关注的外版图书,所以从版权引进开始便举全社之力,吸取“暮光之城”在日本、台湾之前轻小说版的经验教训,精心打造,在没有电影公映的情况下,目前取得前三册销量73万册,第四册首印18万册的良好成绩。

两地出版社对同一套书的打造,虽起点不同,因阅读土壤不同,营销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各自依照自己的特色走出不同的畅销之路。

轻小说版的失败

2005年的波隆纳书展,尖端出版的编辑对一本名叫《Twilight》的英文版权书产生了兴趣。当时这本书在美国刚出版没多久,虽然销售成绩不错,但远未达到后来所引起的全球性轰动效应。尖端出版的编辑认为吸血鬼和人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是不错的噱头,加上书展上有消息说这本书的电影版权已经卖出,电影的上映将有助于书籍的宣传,于是便以很平常的价格买下了这本书的版权。在接受访问时,尖端出版首席执行长黄镇隆谦虚坦言,当时并不是因为有所谓的预见能力,预知这一书系会热卖才买下版权,不过是编辑觉得内容不错,后来的大卖特卖是因为“运气比较好”。

洽谈版权,请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对书籍进行定位,2006年12月《Twilight》台湾版上市(注:大陆版《Twilight》翻译为《暮色》,台湾版则译为《暮光之城》)。尖端出版的第一版《暮光之城》,将小说定位为日本流行的轻小说(注:轻小说是指以青少年为对象,用动漫风格做插图,能轻松阅读的日本小说形式),并作为尖端出版主打书系――“浮文字”系列中的一本推出。“浮文字”系列主要架构是以日系的轻小说为主,以及一些日系的年轻创作者的作品。鉴于《暮光之城》的内容原本就比较偏向青少年,加上日本引进这本书的时候将其定位为轻小说,于是,在对这本书进行定位的时候,尖端出版大胆地尝试将《暮光之城》编入“浮文字”系列中,希望能借由书系的宣传力度和书中的爱情故事互相拉抬,加强宣传效果。

为了配合整套书系的风格、减少书的厚度、降低书的价格,尖端出版把《Twilight》拆成三本书分别出版,将书名译为《暮光之城:吸血鬼达令》、《暮光之城:吸血鬼之吻》、《暮光之城:吸血鬼猎杀》,并搭配少女漫画风格的封面。

黄镇隆执行长坦言,轻小说的定位,限制了《暮光之城》的读者群,使得这本书淹没在“浮文字”书系中,并没有显山露水。而在台湾,最初读到“暮光之城”的读者,都是一些喜欢轻小说的青少年,《暮光之城》也只在这些读者中流传,并没有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轻小说版《暮光之城》在台的销量为1万多册,约3000套。

将“哈七”挤下榜首“暮光之城”在台受到瞩目

第一本《暮光之城》(twilight)和第二本《新月》(new moon),虽然都已在美国创下160万本的销量,但真正让“暮光之城系列”受到全球瞩目的是第三本《蚀》(eclipse,大陆版译为《月食》)。该书首印100万册,上市第一天销售量就超过15万册,并取代风头强劲的《哈利波特》第七集,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

《月食》在美国的热销,让“暮光之城系列”及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在台受到关注,从2007年8月开始,《联合报》、《香港文汇报》、《国际周刊》、《中国时报》“TVBS新闻”等媒体不断有关于“暮光之城系列”的报导,网络上读者也开始在论坛和博客讨论这套书。轻小说版的《暮光之城》开始引起喜欢者的关注。但对于轻小说版的定位以及封面的风格,读者多数持负面意见。

另一方面,“暮光之城”全球热销,让尖端出版开始重新审视轻小说版《暮光之城》的定位以及包装。具有多元化视角的新主编上任后,配合电影即将在全球热播的宣传期,尖端出版决定对“暮光之城系列”重新包装,再版推出。

重新定位重新包装再次出击

2008年12月12日,《暮光之城――无惧的爱》在台湾上映。早在电影上映前两个月,配合电影上映的宣传期,尖端出版以“将《哈利波特》七挤下榜首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尖端出版将于2008年12月2日一、二集同步上市!”等新闻稿开始新一轮的营销宣传,同时开始“暮光之城系列”第一、二本小说的预购。

再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在封面的设计和包装文案的撰写上,吸取轻小说版的教训,图书定位不再局限于青少年读者,而是定位为大众文学,以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群。对于再版的“暮光之城”的定位,黄镇隆执行长表示,新的定位吸引了更多潜在的读者,扩大了书的读者群,对于书的热销取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时坦言,轻小说版的封面直接局限了读者群,“让很多成人读者不好意思购买如此青少年风格的书来读”。所以,再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决定购买原版封面。一是,因为原版封面已经具有很高的读者认知度,会让读者有认同感;一是,原文版封面的设计风格符合整套书系的风格,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扣紧书的内容,很有质感也很有蕴意。

在包装文案的撰写上,尖端出版从电影公司获得授权,在同时上市的“暮光之城系列”第一本和第二本中使用电影宣传的广告语――“当你可以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并将这句文案写入第一本和第二本的书腰。在第三本中,则是以“只有吸血鬼可以永远爱你”为宣传文案。此外,聘请台湾知名电台主持人、作家卢春如,知名电台主持人、作家光禹,新生代气质美少女林家宇,女性时尚杂志《Choc 恰女生》总编辑陈俊媛特别推荐。邀请这些知名人士作推荐,最主要还是考虑到“暮光之城”的读者群多为女性,故邀请这些对于女性读者群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来进行推荐。

在译本风格的选择上,再版的“暮光之城系列”也吸取了很多读过原文版读者的意见,修改了轻小说版中存在的暇疵,并参考网友的意见,进行修订。还邀请了两位读过原著且从事英文相关工作的“暮迷”,参与译文的修订,其中一位成为即将出版的第四本《破晓》的翻译者。

多样营销手段大获全胜

配合电影档期宣传电影上市在即,尖端出版与“暮光之城”在台湾的电影公司龙祥电影连手进行推广。电影公司做了公交车车身广告,在广告中还呈现尖端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封面。

在香港地区,“暮光之城系列”的经销商同香港地区的电影商达成协议,在尖端出版的“暮光之城”的封面外再上电影海报图案的书衣,读者购书以后,书衣可拆下,另做收藏。这一营销方案大大增加其在香港的销售量。

黄镇隆执行长表示,在台湾原本也想跟电影公司谈这样的合作方案,但因为书要赶在电影上映前10天上市,而和电影公司的协商需要一定的时间,将会影响书的上市,无奈只有舍弃。

而“暮光之城”第一、二本之所以会选择在电影上市前10天推出,也是希望让等不及看电影的人可以先看小说一睹为快,而实践也证明,这个时间点的选择非常的恰当,电影未开播前,小说已先行卖出几万册。

多种营销方式的运用因为“暮光之城”本身所具有的知名度,网络书店都会配合以专题形式进行推荐。在特定销售管道上,尖端出版提供各种形式的赠品,比如“暮光之城”封面的笔记本、手机套等等。在实体书店的橱窗上更是有大幅“暮光之城”的海报以及专柜陈列。

强力的宣传使得“暮光之城”第一、二本尚未正式上市便已经抢先登上全台湾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市三周之后,不断再版,更荣登诚品书店、金石堂书店以及博客来网络书店等各大连锁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市不到一个月销量直逼15万本大关。随着电影热播以及前期宣传带来的“暮光之城”效应,尖端出版趁热打铁,于2009年1月12日开始推出第三本《蚀》的预购,预购者可获得收藏与实用兼具的“永恒之爱画卡套组”(一套四张,含外盒可当明信片使用)和bonus(暮光之城纹身贴纸一张)。

2月4日,台北国际书展期间,《蚀》在台隆重上市。尖端出版在台湾发行量最大的《苹果日报》生活版刊登一整版广告。广告为《蚀》的封面,写着“《暮光之城:蚀》今天上市”,并在广告底部附上其它几本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书的封面。说起这次的大手笔投入,黄镇隆执行长略带自豪地说:“我们是台湾第一家刊登这样广告的出版社,以前这个位置都是刊登GUCCI、PRADA的广告”。此外,在台北书展期间,尖端出版除了在展台处展示巨幅《蚀》的封面海报外,还将“暮光之城”前面几本书的封面做成购书袋,购书便赠送袋子,读者拎著书封的袋子,增加了书的曝光率。

在即将于7月21日上市的第四本《破晓》的宣传上,除了惯常的预购、在连锁店橱窗宣传、用更多的网络方式宣传外,8月份台湾举办的漫画博览会也将是尖端重点营销的阶段。此外,今年年底,根据“暮光之城”第二部改编的电影即将上映,届时也将迎来“暮光之城”台湾版新一轮的营销大战。目前,“暮光之城系列前”三本已经销售出45万本,其中,有将近5万本是在香港地区的销售成绩。

尖端对暮光之城魅力的分析

“暮光之城”系列何以在全球引发如此热潮,它的魅力何在?尖端出版认为,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小说,书中没有吸烟、酗酒等场景,男女主角爱德华和贝拉的恋爱也非常青春,基本上仅止于接吻,这在吸血鬼小说中是少见的。

在书中有一个片段,讲述爱德华第一次靠近贝拉的脖子,闻着她身上的香味。“就算我能抗拒美酒,不表示我不能感受花的香味”他低声说:“你闻起来像花一样香,像熏衣草……或小苍兰……”他说:“让我垂涎。”尖端表示,虽然没有肢体上的碰触,但是仅这一段的描述就超过了“哈利波特”中的接吻尺度。

关于吸血鬼的小说往往脱离不了性这一话题,而“暮光之城系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节欲。小说的张力就在于主角非比寻常的自制力。尖端指出,“暮光之城”中没有明确表示爱德华是否有对性和暴力的诉求,但是他确实渴望着些什么,作者不交代,读者却反而更能强烈地感觉到。也由于它剧情的感染力,让不分年纪的读者都能在阅读时感受到初恋的悸动,这就是“暮光之城系列”的魅力。

回顾“暮光之城系列”在台湾的出版过程,尖端出版通过不断修正,等待时机,搭乘电影这班顺风车,充分挖掘其潜力,最终在台大获全胜。

上一篇:渐行渐远的弥沙井 下一篇:巍宝山(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