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三复习课更有化学味道

时间:2022-07-25 10:46:57

让高三复习课更有化学味道

高三的化学复习课如果只是建立在做题、讲题的反复中,一定会枯燥无味,效果低下.如何通过高三的复习课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全部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而又深刻的认识?如何设计和安排好高三的复习,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学习状况搭设复习阶梯,建构立体网络,关注复习课问题生成与解决,培养学生化学思维习惯,确保高三复习科学高效.

一、搭设知识阶梯,夯实复习基础

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没有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深刻理解,也就谈不上提高和综合利用,所以说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高三的复习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规律理解应用的能力.在对基础知识复习中要善于搭设阶梯,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重视从不同侧面理解知识,拓展情景、灵活运用;建立基本化学模型,归纳基本方法;掌握科学解题思路,养成良好审题、解题规范.

搭设好复习台阶,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如《必修2》教材中有机化学部分与《有机化学基础》的复习,可以设计逐步深入的知识复习思路.教师在精心设计和安排好复习内容,为学生搭设好提高的阶梯,以实现自我的突破.

二、巧设微专题模块,建构知识网络

很多学生掌握了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往往因为知识在头脑中以零散的状态存在,所以化学综合应用方面就存在很大问题.如何使化学主干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将化学思想和方法融入综合题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就需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高三适时设置微专题.设置微专题复习目标时需注意:重在发展能力,侧重发展分析综合能力,重在训练学生运用多知识点综合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兼顾知识上的认识,但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重复;积极关注阶梯素质的培养,但采用的是“渗透”方式,积累感性认识,逐步将知识系统化.

微专题设置需要打破章节限制,对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重组.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设计好知识专题:化学计量与实验基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根据高考题型设计题型专题: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制备、化学工艺流程题型、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化学综合实验探究、原子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理清考点和要求,提高专题知识的得分点.

知识专题复习仍以有机化学为例.基础知识复习部分可以安排复习四课时左右,进入专题复习时,可按如下流程进行:高考命题角度、一般题型和难度、高考真题、方法归纳(特别要关注变式训练,方法归纳,加强与其他章节的综合联系).有机化学其实比无机化学规律性更强,只要掌握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熟悉各种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果学生在有机部分总是丢分,还是应该先夯实基础,熟练掌握有机反应方程式,掌握各类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基础知识,集中进行题型训练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合成和推断题、有机实验题、有机信息题和有机流程图题等,逐渐增强对有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题型专题复习时以选择题题型复习为例,要强调:审题――审题干、审选项;方法――直接判断、淘汰排除、特殊赋值、图像等;训练――时间分配、方法技巧、重要考点等方面.

在专题复习中例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主题明确――要有明确的主题;(2)突出方法――专题复习的例题主题应突出解题思路而不仅仅是知识;(3)注重变式――例题内容应该和主题吻合、贴切,因而需要改造,而不是简单挪用;(4)规范细节――例题应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着各种解题素质的提高.

三、关注问题解决,改善复习课生态

高三复习课经常会呈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教师感觉要复习的内容太多,怎么都讲不完,学生感觉陷入题海,乏味单调.要改变此现状,还得从设计课堂开始.

1.重视问题解决

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进入高三复习,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成为高三复习课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坚持授之以渔的复习理念.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具有典型性.

2.培养思维习惯

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化学复习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建构知识网络,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时,都应关注到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对于“联系实际”的题型,往往构思新颖、灵活,极富挑战性和创新性,体现了考试说明中“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要求,但设问的角度还是立足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即“起点高、落点低”.对于这类解题策略是:读懂试题,去除情景,筛选出有用信息;分析试题,弄清其中的化学规律和原理;解答试题,通过新旧知识的交联和再创造,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按题设要求准确作答.

化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逻辑思维较强、学科严谨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复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思维习惯的养成性教育会让复习课更有化学味道,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了.让我们一起反思与践行,使高三的每一节课都有深度的思维和化学的味道!

上一篇:让赏识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