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学生的思维

时间:2022-07-25 08:20:17

搅动学生的思维

刚开学,笔者接了两个全新的班级,带着满怀的自信走进课堂。结果非笔者所愿,教室里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力,让人很是沮丧。偶尔读到李敖写的一篇文章《我的红色导师严侨》,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严侨在上课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要把你们思想搅动起来!”笔者读了之后怦然心动,笔者也要这样,让思维训练走进笔者的课堂,让笔者的学生活起来。

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发达起来。

那么,怎样进行思维训练呢?教师要有意识的、不失时机的从不同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让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魏书生老师有独特的秘方,即一分钟记忆训练法,效果明显。首先在平时的各项活动训练中,加快做事的速度,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做事的效率。例如:早晨读书,原来学生懒懒散散,读书有点像小和尚念经,现在早晨读书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读的内容最多。于是学生之间展开竞赛,开展这项活动没几天,学生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原来一分钟可以读这么多的内容。紧接着,学生小组之间开展一分钟背书比赛,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一分钟内容越背越多,记录被不断刷新,连班上平时从来不背书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感受到了一种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思考的广阔性

要想学生思考问题想得宽、想得远,就必须要思路通畅,思维面广。要做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对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笔者在上《枣核》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位海外游子生活条件这么优越,为什么还这么依恋故土呢?

有学生回答:“根据作者和她分手快半个世纪了,说明她离开故土的时间太久了,自然想念故土了。”

有学生回答:“文中说‘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她到了晚年,因丈夫儿子女儿都有工作,她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孤独寂寞,内心空虚,这时候就自然想起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有学生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还有学生说:“中国人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从很多诗歌歌曲就可以说明。”

笔者因势利导:“哪些诗歌能说明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各种各样的答案纷至沓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有余光中的《乡愁》,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等等。笔者说:“这一切材料能说明什么呢?”有同学总结到:“这些材料能说明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的性格。所以文章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们的见解五花八门,各有不同。不难看出,笔者的这个教学设计,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领域。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的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认识了该事物。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关键是教师采取措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措施,应具有使思维向深层发展的导向性。例如就上面的这个问题,笔者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问题的本质。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这便是思维的周密性。如果遇到问题只是精略地草草一想,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或存在漏洞的。这就影响了思维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认识。上述教学实例中,教师一再追问,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获得全面、周到的认识,在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谁的创造力强,准将走在前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施创造教育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想象,得出一个新的、不同于他人的结果。

如教学《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形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没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的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引导学生大胆想像,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但笔者认为加强了这几个方面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会在训练中逐步提高。

上一篇:生活,让语文课堂美起来 下一篇:“错误”让课堂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