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维教授飞针疗法经验述要

时间:2022-07-25 08:12:33

张家维教授飞针疗法经验述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98级博士,广东510405)

[摘 要] 张家维教授在因人制宜原则指导下,在《内经》半刺、浮刺、直针刺等基础上,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病理特点,针对治神、进针、候气、补泻等环节,创立了飞指定神法、飞针进针法、飞针速刺法、飞针催气法、飞针补泻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小儿脑病飞针疗法。灵活运用此法治疗小儿脑瘫、小儿弱智、小儿多动症、小儿癫痫等,可应手取效。

[主题词] 脑疾病/针灸疗法;飞针;名医经验ProfessorZhangJiawei′sExperienceonFlyingNeedlingTherapyXuYunxiang(GuangzhouUniversityofTCM,Guangdong510405)

[Abstract]Underguidanceofthetherapeuticprincipleofaccommodatingindividualcondition,

onthebasisofshallowneedling,superficialneedling,pependicularneedling,bas

edonanatomic,physiologicalandpar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childreninTheYel

lowEmperor′sInternalClassic,aimedatmentaltreatment,needleinsertion,waitingforthe

comingofnormalsensationduringacupuncturetreatment,reinforcing

reducingandotherlinks,professorZhangJiaweifoundsflyingfinger

pressuresedationtherapy,flyingneedleinsertion,rapidlyflyingneedling,f

lyingneedlepromotingflowingofQi,flyingreinforcingreducingneedling,formingasetofuniqueflyingneedletherapyfortreatmentofinfa

ntilecerebraldiseases.Flexibleapplicationofthistherapycanimmediatelyprodu

cetherapeuticeffectforinfantilecerebralpalsy,infantilehypothrenosis,childTourette′

sdisease,infantileepilepsy,etc.

[Keywords] BrainDiseases/acupther;flyingneedle;FamousDoctor′sExperience

张家维教授精研《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医籍,博采众长,融汇古今,师古而不泥古,继承而有创新,先后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出电梅花针、药线穴位埋植等技术、方法,对斑秃、癫痫等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将要介绍的飞针疗法亦是张教授融汇医经旨意,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简单、实用的针法。

飞针,俗称“跑马针”、“点刺法”。此法源于《内经》五刺、九刺、十二刺中的半刺、浮刺、直针刺等,张教授在此基础上,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困难,摸索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飞针疗法。实践证明,此法对小儿脑瘫、小儿弱智、小儿多动症、小儿癫痫等的治疗颇为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随导师临床,耳闻目睹,获益匪浅。现不揣冒昧,将张教授飞针疗法的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1 飞指定神法

对初来针灸、哭闹不停、挣扎不休的患儿,有时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张教授认为,此时除言语劝慰,争取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外,医者以指代针在神庭、太阳、印堂、素等穴位处快速点按,具有镇静安神之功,命曰“飞指定神法”,既能起到押手的作用,使局部气血宣散,同时给患儿一个针刺不痛的错觉。根据Wall和Melzack1965年提出的闸门控制学说,点按、抚摸等非伤害性刺激主要通过Ⅰ、Ⅱ类有髓神经纤维(即粗纤维)的传递进而关闭闸门,对随之而来的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痛觉具有削减作用[1]。施行飞指定神法后,大部分患儿均能止住哭闹,给针刺赢得了宝贵时间。飞指定神法的具体操作是:刺手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使针尖藏匿于中指指腹而不露出指尖,飞指时拇、食、中三指固定不动,靠刺手腕关节的力量弹击针所,力量大小依据患儿年龄、体质、病情而定。对1~3岁患者宜轻轻安抚;对3~5岁者,手法宜轻巧;对5岁以上以及体质强壮者,手法可稍重,以术后局部皮肤起红晕为宜;实证手法宜重缓,虚证手法宜轻快。

2 飞针进针法

按照国际疼痛学会所下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到损伤;也有时身体并未真正受到损伤,而是有受损的威胁。因而,进针时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便是减少针刺所致痛觉反应的关键环节之一。众所周知,皮肤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痛觉的产生主要源于末梢神经的感受器受到伤害性刺激(机械、物理、化学等),达到一定阈值后,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至感觉中枢(脑、脊髓)而产生的。损伤大小又主要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与刺激大小、刺激时间成正比。已知针刺“透皮”时产生的疼痛是导致患者不容易接受针刺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小儿更是如此。根据这一原理,张教授用飞针进针法,使针轻巧、快速地透过皮肤,针刺的刺激就主要通过Ⅰ、Ⅱ类纤维的传递而不是Ⅲ类纤维以及C类纤维。因而,透皮时不痛或少痛,使得针刺时小儿少哭、闹、动,较好地配合治疗。其具体操作是:押手将针刺的部位绷紧,刺手用拇、食、中三指指腹握持针柄,进针时刺手的拇指内收,食、中指同时相应外展,此时,针体便迅速转动,当针处于快速旋转,并抵达穴位时,通过腕、指力将旋转的针弹刺入穴内。此法多用于四肢及头面部腧穴,对控制多动,集中思维,平稳情绪等有较好的疗效。

3 飞针速刺法

留针的作用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共识。这方面已有实验表明古人所说的留针候气的重要性。一般认为,一定时间的留针是针刺取效的必需,如针麻需要20~30分钟的诱导期等。但是,对小儿患者背部进行针刺时,由于小儿合作性差,持久力弱,此时,留针的危险性大,有伤及内脏之虑。而督脉及膀胱经与脑关系密切,非针不可。如《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交巅上络脑”,《灵枢・经脉》曰“膀胱经…其支者,从巅入络脑”。督脉总督诸阳经,为“阳脉之海”,膀胱经与脑有直接的联系,且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均位于膀胱经的背腰段,为联系脑与脏腑之桥梁。针刺膀胱经背腰段腧穴,可调理脏腑,协调阴阳,从而调整脑的活动。因而,督脉和膀胱经为治疗脑病的关键经脉。张教授认为,此时采用飞针速刺既可避免伤及内脏,同时又可在短时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使气至而有效。运用飞针速刺的关键在于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离穴不离经”的原则。此法的具体操作:刺手拇、食、中三指夹持30号1寸毫针,用腕及掌指关节的力量将针直刺入皮下,然后快速出针,循经速刺如拔毛状,其要领在于浅刺疾出。

4 飞针催气法

针刺小儿脑瘫患者时,往往敏感性较差,表现为指下空虚,正如《标幽赋》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张教授认为,此时对肢体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如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行飞针催气法,能起到催针运气之功,使气速至而速效。飞针催气法在古代早有述及,如《医学入门》说:“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其具体操作是:先将针做较大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如飞鸟展翅之状。

5 飞针补泻法

张教授在针刺小儿风池、风府、哑门、命门、肾俞、腰阳关等穴时,常在快速进针得气后,根据病情的虚实以及穴性特点施行飞针补泻手法,其补泻法仍遵循《内经》之徐疾补泻原则:“徐而疾则实者,徐进针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疾进针而徐出也。”具体操作:透皮得气后多捻转,边捻边将针刺入深层组织,出针时,快速退针而不捻转为补法;透皮后将针直刺达深层而不捻转,出针时,边捻边将针缓缓退至皮下为泻法。如针命门、肾俞、腰阳关时,常用飞针补法;针风池、风府、哑门等穴时,常用飞针泻法。因穴施法乃综合考虑穴性和穴位解剖特异性。一般认为,命门、肾俞、腰阳关偏于补肾生髓;所处解剖位置较安全,针刺安全性较大,此时采用分层捻转进针较安全,不易伤及内脏;风府、风池、哑门等穴深处乃延髓生命中枢所在,尤其是小儿肌肉、脂肪层较薄,安全范围较小,因此,直刺达所需深度,然后分层捻转出针较为安全。

6 小结

飞针疗法作为张家维教授治疗小儿病症常用的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针法,具体包括飞指定神法、飞针进针法、飞针速刺法、飞针催气法、飞针补泻法,它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涉及了治神、进针、候气、得气、补泻等环节,体现了因人制宜、因穴施法等原则,因而具有明显的效应。

(本文承蒙张家维教授审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7 参考文献

1 韩济生.疼痛和镇痛.见杨雄里主编.脑的奥秘.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5~152(收稿日期:20001109,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闫希军我是一个导演 下一篇:临床医学系《针灸学》理论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