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痰多不宜吃止咳药等

时间:2022-07-25 07:51:24

为何痰多不宜吃止咳药

河北读者胡先生:我最近感冒咳嗽,白天吃止咳药效果还挺好,可一到晚上总是不见效,请问是怎么回事?

连线医生――湖北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田正鉴 止咳药往往会造成呼吸道中痰液的滞留,引起呼吸道阻塞,特别是入睡后人体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加上痰液的阻塞,会使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因此,除非是咳嗽剧烈、频繁,已经严重影响睡眠的患者,一般不提倡在睡觉前服用中枢止咳药,如可待因等。

另外,并非所有的咳嗽都需要吃止咳药。如果咳嗽时还有大量黏稠的黄色痰液,则不宜吃止咳药,而应选用祛痰药,必要时还需使用抗生素,以免痰液滞留,诱发肺部感染。

“老寒腿”到底咋回事

湖北读者佟先生:一入冬,就常听到一些老人念叨:“这两天‘老寒腿’又犯了。”可“老寒腿”到底是啥病,是不是天冷腿疼的就算?

连线医生――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副教授 李新友 其实,“老寒腿”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病),只因它在气候转冷、天阴下雨时会疼痛加重,且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因而俗称“老寒腿”。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一旦患上此病,要及早对症治疗,并时刻注意腿部保暖。此外,运动也不能少,或者说关节炎病人更需要运动,以强健肌肉,减轻关节负担,可选择慢跑、散步、做体操等运动方式,贵在坚持。

需要提醒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有腿部肌肉痉挛;而风湿病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也会出现关节痛,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这些特点都与“老寒腿”相似,因此,一旦出现膝关节发胀、疼痛,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老寒腿”,而耽误了治疗。

总恶心要查查肝

哈尔滨市陈先生:前段时间感到恶心、胃痛、食欲不振,原以为是胃出了问题,吃了胃药也不起效。医生说可能是肝有问题,为什么?

连线医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 刘勇 很多患者和这位读者一样,觉得恶心就是胃的问题,结果仔细检查诊断后才发现,自己患的是肝病。患者甚至因为长期把肝病当胃病治,擅自服药,结果发展到了肝硬化晚期,或是肝癌,但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的确,一些肝病和胃病的某些症状比较相似,比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再加上一些肝病在早期病情比较隐匿,容易被患者忽略,更容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但肝病和胃病还是可以区分的。肝病可伴有面色萎黄、尿黄、肝区不适、恶心、厌油腻、甚至皮肤瘙痒等症状,再详细询问可能会有大量用药经历或肝病病人密切接触史。而胃病多数都曾有过刺激饮食、用药及饮酒等,常伴有泛酸、烧心、上腹痛,进食后症状可加重或缓解。

如果本身没有胃病史,却持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疑似胃病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应去医院确诊。除了需做胃部检查外,肝功能检查也是必须的,尤其是经常喝酒、劳动强度过大的人群,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要特别注意。

痛经时能吃止疼药吗

安徽读者李女士:止疼药成了痛经女性的必备药物。但痛经可以吃止疼药吗,有副作用吗?

连线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 孙大为 如果是原发性痛经,多半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月经来的第一天痛得厉害。如果疼痛难忍,可以通过服用止疼药来缓解症状,一个月吃一两片止疼片,不会有多大的副作用,但服用前要咨询医生。

此外,对原发性痛经注意生活中细节更为重要,例如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消除经期的紧张心理,注意休息等。

治手脱皮有妙方吗

河南信阳读者郝女士:我今年30多岁,一到冬季,双手就开始脱皮,请问治疗脱皮有什么好方法吗?

连线医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主任医师 高清顺 开塞露,一般是用来治便秘的。但是,开塞露还可以治手脱皮。在人手掌的表面有一层表皮,它就像保护手掌的一道天然屏障一样,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掌。如果手掌的表皮脱落,就容易造成创伤及感染,这样就会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并且,手脱皮这种病非常顽固,一般是每年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出现。

如果有手脱皮的话,就买一瓶开塞露,把手用温水洗干净,然后把脱皮的地方涂抹一遍,每天早、中、晚三次,十天就可以明显见效。

提醒手经常脱皮的人,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双手,不要撕皮屑,以免出血感染病毒真菌。洗衣服时要戴上手套,以免洗衣粉、肥皂刺激双手。勤用护手霜,保持手部滋润。

鼻咽癌为什么引起耳朵里嗡嗡响

杭州李先生:我的耳朵里面像装了一个水龙头,老是滴滴答答有流水声音,被耳鸣声搞得心烦意乱。后来检查说是患了鼻咽癌,鼻咽癌总归是长在鼻咽部,和耳朵有什么关系?

连线医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赵长青 鼻咽部位置隐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其实,鼻咽癌和耳鸣之间关系相当密切,统计显示,鼻咽癌患者65%以上发现有耳鸣症状。耳鸣患者的耳内声响因人而异,有的像蝉鸣、虫叫,有的像风声、机器轰鸣声等,轻重不一。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有左右两根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鼻咽癌往往发生在咽鼓管开口附近,堵塞了在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开口,鼻咽癌往往表现为病侧耳鸣,且逐渐加重,并伴有听力下降。

鼻咽癌可以早期发现,抽血检测一下相关指标,即可判断结果,如果检出EB病毒抗体,就可能查出早期鼻咽癌。

天冷为什么容易牙痛牙软

运城读者张先生:天气一冷就容易牙痛,尤其是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这是为什么呢?

连线医生――山西齿科医院院长 原双斌 一般来说,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如龋齿、急性牙髓炎、牙周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牙齿隐裂或根折等。龋齿引起的牙痛是因为牙体有龋洞,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或食物嵌塞龋洞时而感觉牙痛。去除刺激因素后,牙痛可立即停止。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痛,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到冷热刺激或夜间休息时疼痛加剧。其他病因引起的牙痛,虽然机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遇到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呼吸空气时,牙齿也会间接地接触到冷空气。尤其是感冒鼻塞时,牙齿与冷空气接触就更多了,自然容易引起牙痛。由此可见,冬季护齿不仅要保持口腔卫生,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D,避免让牙齿遭受冷、热刺激等。

中药的服用时间有讲究吗

北京读者李先生:我今年在中医院配了膏方,一向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吃,没什么规律。我想固定一个时间吃应该对身体更好。但仔细想想,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时间吃好。请问,什么时间吃中药有讲究吗?

连线医生――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 冯五金 对大多数药物,如果医师无特别嘱咐,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左右服用,通常需一天口服二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医师也会指示患者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服用中药与西药间隔1~2小时为好,因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药效。大家掌握好这个基本原则就可以了。

此外,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有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大家可以参考下列方法:

补益药(如冬季的各类滋补膏方如十全大补膏):宜早饭前30~60分钟和临睡前30分钟左右,空腹各服一次,以利吸收;冬季风寒感冒的辛温发表药:应趁热温服,服后可喝少量热粥,以助药力,随即上床休息,盖上被子,捂至全身微微出汗为宜;春季多见风热感冒:清热解表药则宜放至稍温凉后服用;各类慢性病的中成药:必须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使体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药物浓度;安神类药物:宜在睡眠前30分钟空腹服;温阳补气类药物(如补中益气汤):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中医认为,这“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上一篇:从今年开始,不再疲劳 下一篇:熬夜男防衰老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