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不听话

时间:2022-07-25 05:39:10

学生为什么不听话

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教育问题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可是,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和研究,即使有那么一点儿尝试和探索,也都因为自己的认识不深刻,方法不科学,改变不彻底,导致工作半途而废,最后,在无可奈何的抱怨声中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现在的学生不听话”可能是大多数教师的一个共识。每当提起这个问题,有的教师会理由充分地说:这是社会环境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是学生个人的原因。有的教师会非常委屈地说:我严格管理,我促膝谈心,我语重心长,我仁至义尽,他们仍然不听,我拿他们已经没办法了……有的教师还会十分气愤地说:该讲的我都讲了,该做的我也都做了,谁有办法就让谁去管,反正我管不了了……

不可否认,在对待学生“不听话”这个问题上,教师们想了不少办法,做了大量工作。可现在的问题是,年复一年,学生“不听话”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教师们,那么,学生为什么不听话,你想过吗?你用平和的心态深刻地追问过自己吗?

学生“不听话”,固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名刚上学的孩子,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这是老师说的”,也就是说,当孩子们走进校园成为一名学生的时候,他们都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会不折不扣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事,为什么慢慢地就“不听话”了呢?

我想,下面所讲的几个事实应该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包办过多,导致“话语过量”,让学生反感。有些教师管得太细,只要学生中有一点问题,他都要去“唠叨”一通,表面上看很负责任,其实是图省事,从不去思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用一些“学生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进行空洞说教。要知道,“话语过量”容易导致听觉疲劳,让听者心生厌烦,对所讲的内容产生抗拒心理,对所讲的要求淡然处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听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这样的教师,我建议一定要贯彻民主管理的思想,在班内建立一个学生自我管理的民主程序。虽然建立这样的程序远比教师的直接说教复杂得多,但一旦建立了有效的民主管理,就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管理的效率。

规矩过多,导致学生“犯错率高”,让学生冷漠。有的教师常常按自己的意愿,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要求学生,把班纪班规定得严严实实的,看起来滴水不漏。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毕竟是学生,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什么是学校?学校就是允许犯错误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上课做点小动作、不按时交作业、相互争吵、打架、乱扔垃圾等等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我们对这样的事情都一一严加处理,必然会让一些学生变得冷漠无情,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我们曾经也是学生,当年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而突然受到严厉批评或处罚时,我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呢?反抗可能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所以,管理学生绝对不能全指望所谓的规矩。学生的什么行为该加以约束,什么行为不该受到干涉。当教师的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规矩过多,容易导致“禁人之所必犯”,“不听话”的学生也就会越来越多。

嘲讽过多,导致学生受到“人格侵犯”,让学生怨恨。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每当学生有一点小问题时,他教育学生的话语中常常会潜藏着刺激、吓唬、嘲讽,甚至贬损的味道。如果一位教师没有平等的观念,那是非常可怕的,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尊重学生人格的事情,让学生产生怨恨情绪。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听你的话,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真情,营造一种宽容和理解的交流环境,让我们的话语保持一定的“温度”:还要善于使用学生语言、学生思维跟学生讲话;更要注意讲话的时机、场合的把握,绝不能信口开河,特别是在出现一些状况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不能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冷静而理性地选择说话的方式。

总之,在看待学生“不听话”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客观的原因放大,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从改变自己做起。我们应该坚信:如果一位教师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取得学生的广泛信任与尊重,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一定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他所带领的学生一定都是听话的好学生。

上一篇:教育,慎问学生出处 下一篇:“听”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