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时间:2022-07-25 04:43:14

试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摘要:电网经济运行方式是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及满足供电需求基础上,通过对比优选变压器及电力线路损耗最小的运行方式,在保证技术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元件,通过相关技术论证,选取最佳运行方式、调整负荷、提高功率因数、调整或更换变压器、电网改造等,在传输相同电量的基础上,以达到减少系统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电网损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电网的损耗主要是由变压器损耗与电力线路损耗所组成,所以电网改造的节电降耗,也就是对电网中的所有变压器和电力线路进行择优选择和优化组合,组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

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规则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到系统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通信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断路器容量、避雷器配置等影响面较大的技术经济问题。目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1中性点接地系统

1、中性点通过弧线圈接地。这种接地方式一般应用于接地电容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值时的电力系统。此接地系统的原理为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消弧线圈。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即该电力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地对电压不会发生增高的现象。电网的电压越高,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在稍后要介绍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当中,单相接地电流通常来说会比正常的负荷电流小很多,因而对接地保护方面就显得比较困难。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当中,这方面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流比较大,继电保护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切除故障线路,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保护装置也简单,安全性能可靠。

1.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这种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和地之间没有电流,因此,结构比较简单,造价也比较便宜,运行起来也比较方便,没有任何附加设备,比较适合农村树状型的供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为和地之间的电流很小,所以在发生瞬时故障时,能够自动消弧,故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的幅度不会太大,不会对电力系统的对称性造成大的破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合理进行电网改造,降低电能损耗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线损。要充分利用在现有电网的改造基础上,提高电网供电容量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运用优化定量技术降低城乡电网的线损,如老旧变压器淘汰中要劣中汰劣,新型变压器选型中要优中选优,既要根据城网和农网负载分布的特点,调整变压器运行位置与供电线路实现优化组合,又要根据电网中变压器与供电线路的分布状况,优化负载经济分配和电网经济运行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广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技术,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供电的管理水平。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优化调整城乡电网的电力结构和提高电网结构中的技术含量,为电网安全供电奠定良好的基础。

2.1电力线损

按经济电流密度优化合理原则可以采用两线路并联运行或增加导线截面积(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的成本)。线路负荷重、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迂回供电,是造成线路损耗增大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在线路上增设一条导线,让两条线路并列运行的方式。增大导线截面的同时,也就降低了线路的电阻,从而降低线路的有功损耗。

2.2合理选用变压器容量

农网改造中一些农村用电负荷。其高峰负荷时间较短而轻负荷时间较长,所以应根据农村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以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针对配变单端供电情况,应适当将配变安装在负荷中心处,这样可使低压线路由一路输出变为几路输出,从而提高电压质量,降低了低压线损。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安装地点可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可使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最低

2.3电网类型和结构

1、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合理设计、改善电网的布局和结构,可避免或减少城农网线路的交错、重叠和迂回供电,减少供电半径太大的现象。简化电网电压等级,降低网络损耗。每简化一级,就可减少一级设备,并可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以及减少线损。

2、积极应用节能装备。农网配变多为生活、动力及农排混合供电,因而存在有峰谷负荷相关悬殊,低谷用时间内配变二次电压升高以及配变的实际电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而如果安装使用了配变节能自动相数转换开关,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变压器、线路的空载、轻载损耗。对于配变多为民用生活和工厂供电,因存在峰谷负荷相关悬殊,低谷用时间内存在配变二次电压升高以及配变的实际电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如果安装节能自动相数转换开关,就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变压器、线路空载、轻载损耗。

3、简化电网的电压等级,降低网络损耗。电压如能简化一级,这样可减少一级设备,减少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减少线损。城市负荷中心应尽量用高压引入,可以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如具备经济技术条件应对线路升压改造,根据线路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以及发展要求合理选择升压方案,而且升压投资回收率较快,因此适当考虑升压供电是可行的。

4、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高能耗变压器。S9系列变压器为目前我国10kV和35kV的电力变压器低损耗产品,对还在使用中的高能耗变压器应利用改造,合理规划,予以淘汰或更新改造。在电网改造设计中对新型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同时更应考虑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使变压器运行中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最低。

3.做到经济调度,有效降低网损

3.1合理制定电网的运行方式

合理调整电网年度、季度运行方式,把各种变电设备和线路有机地组合起来充分挖掘设备的潜力,减少网络损耗,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2根据电网实际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做好电网的经济调度,根据电网的实际潮流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运行方式,做好无功平衡,改善电压质量,组织定期的负荷实测和理论计算,使电网线损与运行方式密切结合,实现电网运行的最大经济效益。尤其在农网运行中,应合理调度电力负荷,强化用电负荷管理,从而达到配电网络的降损节能。另外,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及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在相同的总用电量条件下,负荷率越高,峰谷差越小,则线损越小,因此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削峰填谷、适时分、并列及转移负荷有利于降低线损。由于线路负载三相平衡度大,则不仅增加相线和中线上的损耗,同时危及配变的安全运行。必须及时进行设整。

4.结束语

变压器及其供电系统经济运行降损的社会效益有:节约资金,即节约电容器的投资和减少变压器的投资;减少电压损耗,提高供电质量,进一步降低线损,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由此可见,电网的损耗是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减低,使电网达到最优的经济运行,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电网运行管理走向定量化、择优化、有序化的现代化管理。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推广电网经济运行降损措施,其节电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义术.电力系统最优安全控制和安全性定价[D].天津大学,2009.

[2] 杜奇壮.基于电力系统长期稳定的低频减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3] 张保会.加强继电保护与紧急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互联电网安全防御能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7).

上一篇:浅谈屋顶花园的设计及施工 下一篇:全生命显著性造价粗糙集估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