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独步自辟径

时间:2022-07-25 03:38:39

在当代中国画坛,中国花鸟画家贾平西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无论是做人还是作画,都体现出孤标独步的鲜明个性,甚至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他的作品与我们司空见惯的花鸟画绝然不同。他以自己几十的年勤奋探索,确立了自己独到的绘画图式,奠定了他作为现代型花鸟画家的学术地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贾平西那追求单纯与极至的画便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在以后的创作中,他不断强化和拓展着这种追求,逐渐形成了完备的技法与理论体系,从而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

有人说贾平西的作品有些"怪",其实用"独特"来评价更为贴切。的确,他擅长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感与形式,并擅长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技法表现在作品之中。他热爱东北大地深沉浑厚的审美特质,热衷于自然美与风情美的描绘。他将花鸟与大地、日月、风光等融为一体,来抒发胸中对"原始大美"的激情与渴望。日出日落的绚丽光彩、鸟语花香的清新境界、高山流水的开阔气象,抑或暮烟晨雾中隐含的忧郁与沉静,无不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最为本质的张扬。作为一位生于山东省而长于东北地区的画家,他的艺术气质带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显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刚性"气质的力量所在,感受到那种"壮气逼人"的宏大气魄。可贵的是画家同样是富于诗心的,他对画面细节的精巧处理,进一步将那种阳刚大气融铸于细腻的诗意表现之中,更加耐人寻味。

贾平西创作的突出特征还体现在他对线的运用与形式构成的吸取。对于千百年来作为中国画技法精粹所在的线条,他大胆冲出了旧规范的束缚而获得了更为自由的表现空间。他舍弃了文人笔墨"一波三折"的趣味,往往不求线的精微变化,而强调在迅疾、有力的畅快书写中追求线条的力度感与抒情性,而以其方笔铁线的独特笔墨形式,展现出不可遏止的生命强力与创作激情。

贾平西也擅长以形式感来表述情怀。他往往在生活中发现最为本质的形式因素,并以最纯粹、最典型的方式展现出来,将自然形式之美提升为现代构成之美。他尤其强调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关系与点、线、面的节律性安排。在构图上他拒绝平庸,追求每一幅画都要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的情思,章法构成上趋于奇险,但笔墨游刃有余,仿佛在精密的设计中运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他的作品中,题跋、题记等不再是通常概念中的表白作用,这些经过趣味化变形处理的文字,已经作为点、线、面的构成符号,融入画面构线之中,成为画面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贾平西曾在一幅画中题过一首打油诗:“古今家雀如牛毛,谁家家雀有记号,我家家雀落我家,飞到天边能找到。”的确,他的画都烙有强烈艺术个性的印记。他矢志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也不重复自己。这样的苦行者所选择的道路虽然艰难,但他的成就和那份执着与虔诚更加可贵,更值得称颂。

贾平西山东蓬莱人,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终身画家,被鲁迅美院誉为历届毕业生最有成就的四人之一。

美术作品参加4、5、6、7、8届全国美术大展,工笔参加1、2、3届大展。作品多次获金、银、铜等各种奖项,并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大会堂、研究院等收藏。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等,先后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陕西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法国美术馆等举行个人画展。出版《贾平西画集》多部,《贾平西画集》首发式暨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国内外多家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杂志均对贾平西的艺术成就有专题报道。

上一篇:幸福公寓里的幸福老人 下一篇:青岛DV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