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怎样解题表”中问题进行高三二轮复习

时间:2022-07-25 03:34:15

带着“怎样解题表”中问题进行高三二轮复习

一、教学任务:本节课选择2011年(理科)(浙江卷)第16题:设 为实数,若 ,则 的最大值是 。以此为范例,运用《怎样解题》一书中的数学解题理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四大步骤来实施解题过程。

二、教学目标:高考数学复习要讲究有效性,如何优化解题教学,提高复习的效果呢?本节课运用波利亚《怎样解题》中的数学解题理论,通过对典型试题、典型解法的分析和研究,开发它的价值。使学生能运用这个解题理论,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对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即系统地整理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但是面对高考,有些同学做了很多试卷,成绩却没有提高,他们对此很委屈很无奈。这是因为这部分同学他们在做题的时候没有多动脑子。只是死记公式、题型、机械模仿,做题的时候也只是照葫芦画瓢,题型稍一改变,他们就不会做了。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题海战术”收效甚微,“题海战术”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表现为提高模仿力与复制力,而高考更注重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为了达到高考的要求,使学生顺利的通过升学考试,适应以后的大学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渗透波利亚解题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花一些时间把习题当成一个问题去钻研思考,对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看看运用了哪些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什么独到之处,题目中有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等等。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练习

1.设 ,则 的最小值是

A.1 B.2 C.3 D.4

2.已知x>0,y>0,x+2y+2xy=8,则x+2y的最小值是

A.3 B.4 C. D.

3,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设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坐标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 面积的最大值.

设计说明:重温第一轮复习中求最值的基本方法,对于第3题放在预习中,为了能在上课中有效的突破此题的难点。

(二)典例剖析

例1设 为实数,若 ,

(1) 的最大值;(2)求 的最大值。

设计说明

(1)题目的典型性

①.设 为实数,若 ,则 的最大值是 (2011年(理科)(浙江卷)第16题)

②.设 为实数,首项为 ,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011年(理科)(浙江卷)第15题)

③.已知圆心角为120° 的扇形AOB半径为 ,C为 中点.点D,E分别在半径OA,OB上.若CD 2+CE 2+DE 2= ,

则OD+OE的取值范围是 .(2012年(理科)(浙江高考考试说明样卷)第17题)

(2)方法的重要性

从本题的解法探究,让学生领悟各种数学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教学过程

第(1)问简单易求,弄清题意即可求,同学们也很快有了答案:

, 即

所以,当 , 时,

对于(2)可以设问:这里已经有一个解决的问题(1)。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你能否将条件或结论作一下变换?

当学生从(1)出发,思路受阻,需要更深入理解问题,于是出现如下的思维链。

令2x+y=t,于是有

所以2x+y的最大值为

回顾:你能判断上述解答是否正确?即满足条件的x,y是否存在,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 你能不能把这个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

解2:设2x+y=t,则y=t-2x代入 中有

将它看作一个关于x的二次方程,则由判别式大于等于0,可得

解得 ,2x+y的最大值为 。解3:由 得 ,于是有

所以2x+y的最大值为 。

解法1运用基本不等式构建未知量的不等式,解法2就是平常的判别式法,在教师看来似乎平常,但在2010年高考试题中难住了不少考生,解法3通过对二次三项式的配方,对思维再一次提升。正如波利亚所说:“如果不变化问题,我们几乎不能有什么进展。”通过以上问题的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经过审题将问题转化为其他等价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隐蔽条件的能力,化简转化为已知和未知的能力。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第二步“拟定计划”中指出寻找解法实际上就是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

例2设 为正实数,若 ,求 的最小值。

设计说明

本题是例1的一个变式题,以学生的操练为主,从学生的解答入手,旨在巩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基本技能。

例3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 和 ,它们的夹角为 .

如图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 上变动.若 其中 都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根据2009安徽卷理第16题改编)

设计说明

本题是一个向量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在“弄清问题”、“拟定计划”中,可向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形如 的问题之前是否遇到过,有什么转化的方法等, 这个问题解决了,回归为例1的问题了,突出化归的思想的运用。

例4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设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坐标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 面积的最大值.

设计说明

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根据曲线的几何条件,把它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二是通过曲线的方程来讨论它的几何性质.因此处理解析几何问题,不仅要理解和掌握解析几何自身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如两点间的距离、直线的斜率、圆锥曲线的准线和离心率等.还要善于综合地运用代数的知识和方法,如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在某已知条件下,求代数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在某种意义下,我们甚至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且更难,这也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

教学过程

(Ⅰ)椭圆方程为 .(学生已完成)

(Ⅱ)设 , .

(1)当 轴时, .(在这里这个不写,不影响本题的解答。)

(2)当 与 轴不垂直时,

设直线 的方程为 .

由已知 ,得 .

把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

(为了不影响本节课重点的复习,以上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只需PPT放一下)

接下来设置提问:(1)你过去有没有遇到过 最大值计算问题;(2)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它;(3)有没有简单的方法等;(4)实施你的解决方案。

方法一:函数的观点,求导解决;

方法二:基本不等式的运用;

简便方法:(1)令 ;(2)“凑”

反思小结

在高考复习中,“题海”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研究对付“题海”的战术,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虽不如阿里巴巴的金钥匙,我们也没有必要所有的问题都按表中条条框框去做,但它给出了探索解题途径的可行方法,能使我们的学习“由厚到薄”,只要按波利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去寻找解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必将使自己的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最后,通过课前练习题:2.已知x>0,y>0,x+2y+2xy=8,则x+2y的最小值是______,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呈现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经过消化、融会贯通, 并能从其中提出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完全变成为精炼的东西, 这个时候才能说真懂了, 比较深透了.

五.反馈练习

1.已知 ,且 ,求 的最大值;

2.如图,扇形 的弧的中点为 ,动点 分别在线段 上,且 若 , ,求 的取值范围。

3.设对任意实数x>0,y>0,若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a的最小值。

4.已知圆心角为120° 的扇形AOB半径为 ,C为 中点.点D,E分别在半径OA,OB上.若CD 2+CE 2+DE 2= ,则OD+OE的取值范围是 。

上一篇: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解析 下一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