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迷宫历险记(下)

时间:2022-07-25 01:51:41

医保迷宫历险记(下)

幸运的是,我最终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我和我的一个写作搭档在加州拥有一家已注册的公司,尽管公司并没有赚过钱,但我是它的工作人员之一,因此我就可以按照公司的保险政策购买医疗保险。唯一的问题就是,我的搭档也必须购买同一家医疗保险。我打电话跟她说了这个情况,她回答说:“我已经有医疗保险了。”不过这也无所谓:我告诉她,我愿意给她交保险费,因为跟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相比,给她交保险费换来我和我先生上保险,依然很值得。

就这样,在剩下的4个半月孕期里,我得以享有一位有医疗保险的孕妇可以享有的一切好处。这意味着,我可以安心去做所有的常规产前体检,用超声波检查婴儿是否健康,分娩时也无须再担心万一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剖腹产将导致破产的风险。

6年之后,我和先生带着两个孩子重返上海;这些年里,我们总共支付了3万美元的保险费。我们很高兴终于可以摆脱美国的医疗体制,基本收支平衡,没有破产。而我们也有收获。一个孩子在此保险下,只花了合理的800美元就做了疝气手术,而如果我们付现金的话,就要花1万美元。最终,我们带回了两个被医生精心照顾得很健康的孩子。

而一回到上海,我们又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医疗保险需要了。我们该怎么做呢?是选择相对便宜但总是需要排队、医生诊断可能听不懂的中国本地医疗保险体系,还是选每年要花5000~6000美元、但医生都说英语的国际医疗保险?

我们咨询了上海的外国朋友,他们大多数都上了国际医疗保险。一个朋友建议说:“你们要选那种保额至少在200万美元的保险,因为如呆要做紧急器官移植手术,就要花这么多钱。”

另一位英国朋友在英国国内有政府补贴的医疗保险,因此只需要购买便宜得多的紧急旅行保险。而我的问题是,我是美国人。需要回国去探望家人,大多数负担美国医疗费用的国际医疗保险要比不包括美国的贵50%。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4年来,我一直购买的是一种最高可负担全球范围内200万美元住院费的国际医疗保险。但它不负责日常看病的费用。不久前,我想做个一年一度的体检,于是去了一家上海本地医院。

从以前的经验和朋友的议论中,我大约知道,在上海本地医院做一个包括验血、超声波、x光摄影等在内的常规体检,只要花在西式医院一个零头的钱。

我的感觉被证明是对的。在一家上海医院里研究了两天各种医疗规定和条款之岳,我只花了1400元人民币就做完了常规检查。当然,这意味着跟很多不耐烦的病人挤在一起排队,面对态度不好的医院员工和与我所熟悉的标准相去甚远的卫生状况。但与此同时,医疗设备却是相当尖端的,做检查和出结果的速度也非常之快。整个体检只花了4个小时一这在美国的医院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个月前,我收到了一张保险费更新通知,上面说,我的医疗保险费上涨了近25%。我很生气:怎么会这样?过去4年我一直像时钟一样准时支付保险费,且从未提过任何索赔要求。我冲进保险经纪人的办公室向他嚷道,如果以这种速度上涨的话,明年我拿什么来付保险费?

我的保险经纪人表示了歉意,然后透露说,保险费之所以上涨,是因为美国很多妇女通过这项保险来负担孕产期紧急医疗需要。

听到这个,我只能垂头丧气地摇摇头:怎么能怪那些孕妇呢?经纪人也只是无奈地耸耸肩。我们都知道,这是医疗体制的问题。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我在想:女人想要为生孩子争取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有什么错?为什么时至今日,要求紧急医疗服务就意味着破产?”

10年前,我和先生还新婚燕尔、期待长子诞生的时候,这个严酷的现实就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今天,我们家几经努力,终于在美国和中国医疗体系的迷宫里绕了出来,且身体健康,没有破产。但10年之后,我们还能够做得到吗?

上一篇:南漳“泥浆水”风波 下一篇: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