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站立的《史记》和永远站立的课堂

时间:2022-07-25 01:44:36

永远站立的《史记》和永远站立的课堂

摘 要:教读《史记》,要确立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带领学生穿越文言文学习的语言障碍,立足学生精神品格的滋养,让学生动情阅读,激情朗读,深情对话,真情写作,感受《史记》中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体会《史记》不老的魅力。

关键词:经典教学;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人格高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84-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这部大书,鲁迅先生曾下如此之赞语,金圣叹将它列为“第三才子书”,“二十四史”之“前四史”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史记》被称为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既是史学圭臬,又是文学高标,是司马迁留给中国人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在执教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时候,我感觉多少厚重的历史赞语都抵挡不住信息化时代里更多看似深刻看似隽永的肤浅而华丽的文字诱惑,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和学习意兴阑珊,主动性和兴趣比较缺乏,对《史记》中雄奇悲壮的文字陌生,对《史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陌生,对《史记》中奇崛挺立的精神品格陌生,甚至把《史记》里的一些经典篇目视作繁难无趣的文言文,产生疏离感和畏惧感,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明珠暗投之感。

《史记》是写人的历史。写人的生命活动,表现人的感情、人的意志、人的追求,从而从人身上挖掘出深沉的崇高美。李泽厚在他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说:“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一怨而不怒’的传统,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自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韩兆琦在《司马迁的审美观》一文中说:“司马迁的审美观‘最主要的这就是他分外喜爱悲剧英雄,喜爱那些对于当时社会、对于权势者、对于严重的恶劣环境敢于批判、敢于抗争的特立独行的人物。’”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精神渐趋萎靡、骨气和血性普遍缺乏的时代,捧读《史记》,或许可以让我们舒筋活血,走进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分崩离析到天下统一、从崇拜鬼神到建功立业的历史进程,领略司马迁的旷世才情,感悟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同时,感受司马迁笔下多姿多彩的人生。那里有志节高尚的仁人,更有才情横溢的豪杰,还有悲歌慷慨的英雄。真正走近《史记》,我们可以读到失败的挽歌、悲伤的叹息,可以读到无畏的进取、成功的快慰,也可以读出那种“就极刑而无愠色”的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这些,让《史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永远站立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后世的人格、人性、人生高标。

为了不让学生入《史记》这座宝山而空手返,基于《史记》中让人感受到的那种勃勃站立的人格、人生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我提倡并实践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即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一方面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穿越文言文学习的语言障碍,深入人物内心,读懂经典。另一方面,立足学生精神品格的滋养,依托文化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动情阅读,激情朗读,深情对话,真情写作,感受《史记》中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体会《史记》不老的魅力。通过对《史记》中人物刻画、感情倾向、选材艺术、细节描写、矛盾冲突、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研读和探讨,让学生感受司马迁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走进《史记》人物或荡气回肠或义薄云天或慷慨悲壮或威武不屈的挺立而饱满的人生,从而培养他们追求卓越、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心灵享受,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渗透《史记》人物忧国忧民的情怀。“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胸怀祖国”的忧国忧民情怀,从“小我”走向“大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呼唤透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史记》中写有很多悲剧人物,虽然形象多样,性格各异,但大多数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所表现的是人们在追求中的挫折与失败,在奋发中的困苦与灾难,在斗争中的牺牲和毁灭。他们并不使人觉得消沉,让人感到悲观失望。他们是悲剧人物,却并不带有悲哀的色彩。“死以明志,而生以践志”,司马迁遭遇宫刑,“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淮阴侯韩信,忍得“胯下之辱”,终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一代王侯。出身寒微的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先,终赢得廉颇负荆请罪。这些鲜活真实的例子使得《史记》不仅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更有让人热血沸腾的理想感染力。学生在动情阅读的情况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会在心灵深处和这些历史人物展开深情对话,领会这种忍辱负重、积极抗争的精神,激励自己勇敢奋斗,坚贞不屈,为理想和事业不懈追求。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张扬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无论是“窃符救赵”的公子信陵君,还是“北乡自刭”的守门人侯生,无论是悲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霸王项羽,还是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客荆轲,无论是“为人排忧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鲁仲连,还是“弃小义,雪大耻”的伍子胥,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道义的价值,都有着中国人关于“义”的最高取舍标准,他们的忠心赤胆、光明磊落,汇聚成了我们民族的正气和义气。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细加体味,思考作者笔下这些人物勇于牺牲精神的现代意义,可设置有关“生死”的辩论话题或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深度思考,真情写作,从而获得诸多的人格启示。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还要在教学中弘扬立志高远、胸怀宽广、执着追求的人格精神。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贤臣,大都胸怀宽广,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用宽恕之心化解个人恩怨,也使国家更加强盛。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抱负和廉颇的负荆请罪故事给我们读者演绎了生动的“将相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虽然不能让学生做大圣大贤之人,但可以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宽容之人,有一颗宽容之心。

上一篇:体育教师容易忽视的德育细节 下一篇:列宁社会主义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