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体质:食物配伍有学问

时间:2022-07-25 01:24:17

调理体质:食物配伍有学问

如何使食物烹饪后既做到色、香、味、形俱全,又有利于吸收,有益健康,调理体质呢? 我认为,从搭配食物、革新烹调技术两方面着手是关键。

食物的搭配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可用单方(只有一味药),但常用复方,少则两味,多则几十味。一本《方剂学》就是专门研究复方的。长期以来,关于食物如何搭配的问题也是烹饪学基础中的一项技艺,称为“配菜技术”,目的在于让菜肴“好看”和“好吃”。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对食物配伍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我提出了一门新学科――食物配伍学。

“食物配伍学”是有计划地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合理组合在一起制成一种食品的过程,是开展体质食养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该食物能更适合饮食者的体质状况,更好地达到调理体质、防病养生的目的。

食物搭配的原则

中药学为复方组成制定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如明代医家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皆各有所立。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药至病所者使也。”笔者对此原则作体质食养学的理解如下:

“君食” 是食养方的主食。是针对该体质类型的主要表现而选择的,其食性要强些,其食味要尽可能纯些,用量也相对重些。一方中“君食”可以有一个,也可有一个以上,如滋阴的山药、葛根、百合、蜂蜜等;温阳的干姜、羊肉、鸡、虾等;祛湿的冬瓜仁、薏苡仁、陈皮等;化瘀的红花、山楂、茭白等;益气的大枣、莲子、甘草等;生血的龙眼肉、阿胶、枸杞子、桑椹等。

“臣食” 是加强君食功效的重要食物。一般说来其性味与主食相近或相合,其功能与君食相似,起增强作用,或能协助君食兼顾食者复合体质类型者。例如,四仁赤扁豆汤中薏苡仁与赤小豆为君食,冬瓜仁、白扁豆为臣食能增强薏苡仁与赤小豆的祛湿作用,白蔻仁更能温化中焦之寒湿。

“佐食” 是反制君食性能以防其偏的食物。例如,冰糖五果羹中以生梨与香蕉为养阴清热润燥的主食,以枸杞子、大枣为臣食,而以性温的龙眼肉为佐食,因恐主食过寒而伤及中焦脾胃。

“使食” 是引经食物,具有引导诸食直达病所的作用,也有调和诸食物功能的作用。这类机制尚难得到现代药理学的证实,故存而勿论。

食物的烹饪

中国菜名冠世界,久享盛誉不衰,其色香味俱全的烹饪特色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菜的烹调方法非常讲究,有炒、煎、炸、扣、烙、泡、灼、扒、浸、烩、汆、滚、煨、炖、煲、烤等技法,加上烹调前的酿、贴、卷、丸、脯、包和烹调后的围、拌、排、扣、拼等造型技艺,确实能使食客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如同中药有炮制学一样,食物也有炮制方法,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称叫“烹调技术”。我们当然不反对锦上添花搞点“饮食艺术”,只是“体质食养学”对烹调技术另有要求。

1.对色香味仍有较高的要求 因为感官的愉快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有些食物宜生吃 如蔬菜、水果等。外国人有生食蔬菜的习惯,因不经烹煮,故原来的口味不变,颇有独特的风味,但要小心寄生虫病和消化道传染病。

3.有些食物宜熟吃 如肉类与豆类,熟食容易消化与吸收。藏族人习惯吃生牛肉,只要符合饮食卫生的要求,又有一副好牙,生食也无妨。但有些豆类非久煮不可,如白扁豆中有一种溶血素必须经久煮后才能被破坏,否则可能产生溶血反应导致中毒。

4.有些食物生熟皆宜但食效不同 如蘑菇与蒜皆以生食疗效好,但大蒜煮熟后吃可以减少蒜臭。如生藕性寒,有消瘀清热作用,熟藕性温,有养血生肌作用。栗子生食可治肾虚腰膝无力,熟食则厚肠胃而胀气。

5.注意食者的体质宜忌 如酒,不适宜于热体(燥红质)与湿体(腻滞质)者,但适合寒体(迟冷质)及某些瘀体(晦涩质)者;冷饮与某些水果,不适宜寒体(迟冷质)与倦体(倦质)者;含碱的面条与面包,不适宜湿体(腻滞质)者;含糖高的食物不宜肥胖者。

6.需要革新的烹调技术

熏烤 炸、爆、烤、熏等食物加工方法,都会使蛋白质与脂肪变性,易产生致癌物质,这些致癌物质显然对人体是不利的。

硝制 不少厨师为了使肉类产生诱人的红色和独特的风味,常在煮肉时加用石硝、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要知道,这些化学物质能在体内与二级胺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强烈的致癌物质。

腌制 易致癌。腌制时加盐很多,高盐食物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与泌尿系统不利。

高糖 多吃白糖易导致骨质疏松、儿童脊柱侧弯及癌症等。多进高糖食物还可造成龋齿与肥胖。

从健康的角度着想,我们建议在食物未经污染的前提下多选择生食、凉拌、炖、蒸、煨、滚、煲等烹饪方法,可保证基本的营养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一样可以吃出好滋味。

上一篇:扶正,方可治癌 下一篇:老人用药要“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