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发展变化的影响

时间:2022-07-25 01:03:50

论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发展变化的影响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来探讨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发展变化的影响,使跆拳道运动员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在新规则电子护具的使用下今后的最基本的训练指导思想以及最基本的训练内容,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性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跆拳道;电子护具;新规则;技战术

1.前言

2008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对原行的跆拳道竞赛规则进行了相关修改,2009年4月新的竞赛规则正式出台。其中,新规则对跆拳道的得分分值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提高了旋转性和击头技术的分值。2009年5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世界杯跆拳道比赛中,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开始启用了跆拳道最新修订的竞赛规则,并在比赛中使用电子护具参与记分的工作。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经过几次世界大赛的结果来分析,无论是新规则还是电子护具的使用都得到了赞同和拥护,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宣布,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跆拳道竞赛中将正式启用电子护具,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判罚因素。

新规则的修订和电子护具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记分方式,如何才能运用技术去得到有效分数,使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诱使对方暴露得分部位、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出其不意的得三分。对此,怎么其增强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新规则下电子护具的使用后,竞技跆拳道上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变化以及裁判员职业的变化加以研究分析。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电子护具的介绍

电子护具是在护具上装有电子芯片组成的感应装置,在护具的有效部位受到有效攻击时,有电子芯片感应装置的护具会自动识别打击力量,并通过无线电传输系统自动将有效的得分状况及时在显示屏上显示得分的一套技术装备[1]。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计分方法有两种:头部和拳的技术得分采取人工记分,躯干部位得分采取电子护具记1分和由边裁判员(两名或两名以上)追加1分的方法。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躯干得分,都会成为有效得分(机器故障除外)。

3.2新规则的主要条款变化

从2009年4月新的竞赛规则来分析,新规则在旧规则的的前提下主要对跆拳道竞赛规则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改变场地形状:将比赛场地由方形改为圆形。

(2)缩短消极判罚时间:将消极判罚时间从规则规定的15 s缩短至10 s。

(3)重新整合仲裁体系:设立由3个裁判员和4个教练员组成的新仲裁体系,并规定仲裁组有权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否更改有异议的比赛结果。

(4)增加难度技术分值:将后踢、后旋、360°横踢这3种高难技术动作的分值从1分升至2分,并规定若击中头部将直接得到3分。

3.3新规则下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

3.3.1技击的精度与力度高要求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对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跆拳道规则作了相应修改。跆拳道规则规定,使用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地击中得分部位时才能得分。使用电子感应护具后,由电子感应护具中的电子感应器测量击打力度,根据体重级别、性别差异设定不同的力度标准。这表明竞技跆拳道技战术将向技击精度与力度高要求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3.3.2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性

跆拳道运动作为一个计点计分的项目,在以往的跆拳道比赛中,由三名裁判人工按键计分,时常出现误判的情况,出容易引发争议。而使用电子护具后,当运动员有效踢中对手的躯干部位时,电子屏幕会自动计分,有效降低了比赛中人为的干扰因素,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

3.3.3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使用的新规则电子护具除了要求打击的力度外,还要求打击的精准度和技术的多样化。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技术水平较粗糙的中国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3.4规则的修改鼓励与催生了新技术的产生

由于电子护具对技术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只有击中护具有效部位,且力度达到事前设定的得分标准时才能上分。从近期国内外比赛中运动员场上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规则的修改鼓励了击头技术的使用。从击头技术具体使用情况来看,不但次数多,而且技术种类亦高达8种之多,各种时机下高难击头技术的大胆使用,大大提高了比赛场上的竞技激烈程度,在以往的加时赛中运动员都非常谨慎,很少使用的击头技术也频频出现。可以说,规则的修改与电子护具的使用,将从训练理念、意识上彻底改变传统竞技跆拳道的模式,将彻底打破现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强弱格局,这不但对运动员,特别是对教练员今后的训练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率更高

电子护具的出现使跆拳道比赛对运动员的连续攻击能力、防反能力、反应速度和爆发力要求更高,跆拳道运动已经从以混合供能为特征的中等强度运动演变为以无氧代谢为特征的大强度运动。紧扣技战术发展方向,指导运动员形成特长技术。电子护具的得分要求主要在追求力度和精准度,这改变了传统护具有效部位、击打力度和技术三大得分因素的格局。跆拳道教练员应该把“简单、准确、高效”来作为电子护具带来的技术改变。电子护具对中国队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它对技术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对教练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因此,电子护具的实施使比赛日趋激烈和精彩,比赛中运动员在技术运用时更凶狠、腿法更丰富、重心更稳定、腾空动作更多、连续进攻能力更强,也提示我们速度、进攻(主动进攻、连续进攻)和准确性将是今后跆拳道技战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4.2得分技术多样化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使横踢的得分比例迅速下跌,赛场上出现了推踢、侧踢、拳、下劈等以往少见的得1分技术,新规则增加了旋转踢的得分分值,但其得分比例却有下降趋势。建议根据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现实技术情况和新规则、电子护具给跆拳道技、战术应用带来的变化趋势,努力提高基本技术,丰富得分技术种类,储备各种技术的应用能力。

4.3加大对电子护具的使用和新规则制胜规律的研究力度

电子护具的使用,对于那些跆拳道运动开展年头较长,对跆拳道运动规律把握较准、技术规范的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对于中国队这样训练时间短、技术单一、缺乏高水平赛事经验的运动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加大对电子护具和新规则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战术的影响和制胜规律的研究,并及时改进训练方法,在今后的比赛中占据优势

4.4新规下电子护具的训练建议

1.运动员平时训练中,应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注重技术细节;在保持躯干部位得分的基础上,应加大头部得分的比重。逐渐增加使用电子护具的训练和实战,使运动员适应它。

2.重视培养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如重视培养运动员的技术与技术间的连接、对进攻和防守反击时机的准确把握、利用规则和裁判判罚的尺度实施有利于自己的技战术等能力。

3.进一步倡导并强化了跆拳道技战术向积极主动进攻、高难度方向发展,鼓励将比赛和训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跆拳道技战术体系及其运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影响必将渗透到跆拳道的选材等相关领域。(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斌.新规则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发展变化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10,9:35-37.

[2] 楚晓辉.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4-155

[3] 2009年世界跆拳道联盟/中国跆拳道协会颁布的《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N].2009:56-59.

上一篇:无言的柚子树 下一篇:基于动漫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