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落户西安的“醉翁之意”

时间:2022-07-24 11:23:00

三星电子落户西安的“醉翁之意”

补贴优惠政策不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唯一因素,争取增量市场、提高采购和交付效率、抢夺未来知识资本,才是企业全球化的动因。

―― 本报记者 张建设

三星电子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开发区,这是一件普通的企业海外投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事件。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和参与竞争的园区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报道称,该项目三期投资将达300亿美元;三星电子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生产10纳米级的存储芯片,每月生产芯片10万片;上海浦东新区、广东经济开发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曾参与该项目的竞争。

项目投资额的多寡并不代表产业带动效应的强弱,地方政府的补贴优惠政策也并非是留住企业的唯一条件。跨国企业全球化投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正如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所言:“一开始,我们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全球化问题,后来转为寻求产品和部件,最后又发展到挖掘各国知识资本的阶段。”

三星电子也不例外。

降低物流成本和风险。西安市乃至陕西省是我国雷达制造、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生产以及家电制造的重要基地,有许多三星电子的客户。三星电子选择西安,与联想、惠普将商用电脑生产能力转移到日本,以及英特尔在成都建封装测试厂和分拨中心一样,就近服务客户,提高交付效率,是首要动因。

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吸纳当地一流人才,一直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首要任务,GE、微软等在中国的研究院都承担着这一重要职能。西安有40多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学科,电子信息领域科研院所50余家,信息技术类企业2600余家。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西安的人力资本市场竞争相对不激烈。三星电子看重这一点,争抢人力资本是其投资西安的长远动因。

当然,西安高新区的关注点也非70亿美元或300亿美元的投资额本身。首先,该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内迁产生带动效应。其次,闪存芯片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部件,类似项目的投产有利于在西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积聚效应”。再次,类似项目有利于推进当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最终形成集群的“扩散效应”。

总之,投资金额并不是衡量跨国企业全球化投资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地方政府考察招商项目的唯一依据。技术溢出、人才资本博弈才应当成为其评判的准绳。

上一篇:去展会,看啥? 下一篇:受累华星光电TCL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下降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