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参加“舞”林大会

时间:2022-07-24 02:34:25

快来参加“舞”林大会

每天傍晚,夕阳刚刚落下,在森林公园的广场上,总能看见有一群中老年朋友在优美的旋律下翩翩起舞。他们挥动手中红色的扇子,上下起伏、错落有致,常常引得过往群众驻足观看。这就是当地街道老年人秧歌队正在排练时的情景。他们以锻炼为目的,在当地掀起了老人健身热潮。

秧歌队领舞谢婉霞今年60多岁了,她的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也早已退休。前年,谢大妈从某机关退休后闲居在家,倍感无聊。后来,她想出一个好办法,把周边的老人组织起来一起跳舞,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消除寂寞,还增进了友谊。

谢大妈参考有关扇舞的录像资料,借鉴朝鲜舞中扇舞的表演特点,从中吸取精华,自编了一组扇舞,并不断创新,使之成为适合中老年朋友的别具特色的舞蹈。在她的带动下,参加扇舞的老人越来越多,每当有重大活动,他们都要代表社区参加表演。

同谢大妈一样,老张也是年过6旬的退休职工。他热爱跳舞,只要音乐一响,他便按捺不住,闻“乐”起舞,人称老舞迷。老张跳的是国标舞,探戈、伦巴、布鲁斯、华尔兹,没有一项不精通。他的舞姿优美洒脱,舞步稳健灵活。常年跳舞,让老张保持了一副健壮的身体,一头乌发、满口白牙、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走起路来年轻的小伙子都跟不上,扛着15千克重的米袋子一口气可爬上4楼,不认识他的人准猜不出他有多大年纪。

从医学角度来看,老年人跳舞有以下好处:

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跳交谊舞,是男女间较高雅的娱乐活动,它要求人的心灵美与形体美相结合,男女间要做到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修饰打扮不仅能使你的外貌年轻,更重要的是能延缓你心理上的衰老。跳舞离不开音乐,而优美的旋律往往令人陶醉,使你觉得轻松愉快。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常听音乐可消除焦虑、恐惧,具有镇静的作用。当你结束一天的劳累,走进舞厅听听舒缓悠扬的舞曲,踏着轻盈的舞步跳上一曲布鲁斯、华尔兹,你会觉得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

解除寂寞,焕发青春

人到老年,由于环境等变化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以致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这对身体极为有害,进一步催人衰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更需要人的陪伴。和朋友们一起跳舞,既可轻松愉快地娱乐,舞伴间又可相互交谈,从娱乐中得到心理平衡,热闹的氛围使他们老而不孤,欢快的舞步能使他们老而不衰。

此外,经常跳舞可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最适合中老年人;同时,跳舞还可解除疲劳、提高免疫力,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有一位退休教师,原来大腹便便,身患高血压多年,稍微一活动就感到心慌、浑身乏力。自从每周坚持参加交谊舞会后,明显觉得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以前上二楼都发喘,现在干稍重的体力活也不觉得累。更可喜的是血压稳定了,体重也减轻了。由此可见,跳舞既可娱乐,又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老人跳舞“七不要”

跳舞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有益健康的运动。但老年人跳舞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舞。应该选择空气流畅、人员较少的舞场。

不要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跳加快、血压骤升,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不要饱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不要骤然降温。跳舞可能冒汗、口渴,所以老人在早晚跳舞时,不要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引发其他疾病;也不要过饮冷饮,以免因低温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

不要酒后起舞。酒会刺激大脑,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患有冠心病者,酒后起舞会诱发心绞痛。

不要穿硬底鞋。舞场地平滑,老年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当心扭伤或发生骨折。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容易损伤小腿肌肉和关节组织。

不要带病跳舞。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跳舞易发生心血管事件;疝气、胃下垂、脱肛者可能因跳舞加剧症状;患有耳源性眩晕、颈椎性眩晕的老人,常易摔倒,严重者可发生骨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老人更不要跳舞,以免传染他人,同时也影响自身康复。

上一篇:拜访一株野百合 下一篇:不是亲生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