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片段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时间:2022-07-24 11:54:32

对片段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近几年,片段教学作为一种考评的形式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审以及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片段教学已经成为“热点”,被人所接受。

片段教学的意义

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是真实教学场景的一个片段,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教师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由于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不管是教学研讨、教学技能大赛,还是职称评审、招聘教师等都可以使用,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作用。我认为,开展片段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者而言,片段教学要求他在某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分析教学内容入手,寻求最佳的切入角度,科学安排教学活动,这与平时的教学完全一致,而且更集中,更精炼,更需要讲究教学艺术,更富有挑战性。对听者而言,由于片段教学的精短使自己更容易吸取精华和发现问题,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如果再加以中肯的评点,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片断教学,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实课堂教学无非是若干个片段教学的有机组合,新授课这一片段效率提高了,整节课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3.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听评课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只能听到个别教师的课,虽然不乏针对性,但形式单一容量不大,实效性不高。而片断教学不失为一种多样化、高密度、大容量的教研活动形式,而且不受教学进度、教育对象等限制,可以灵活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片段教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片段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构想具体实施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2.完整性。片段教学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而完整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片段教学不是宣读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进行施教,去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片段教学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片段教学也要精心进行预设,设置教学环节,然后有条理地进行施教,授课过程同样也要体现完整性。

3.虚拟性。这是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拟的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评委或是同行,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厚的虚拟色彩。

4.预设性。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面对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精心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为此,教师要按照自己预设教学方案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5.双重性。这是片段教学另一种显著特征。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两种角色,既要呈现教师教的功能,又要体现学生学习活动,展示师生交流互动过程。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时而把听评课教师看成学生;要注意语言的改变,时而转述学生的话语,时而对学生进行表扬评价;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做到有问有讲,有讨论有评价,有组织有互动。这样才有可能让听课教师仿佛进入了真实的课堂,感受到课堂教学效果。

6.条理性。片段教学要做到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突出导的功能。

片段教学的类型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片段教学内容一般是从三至五个教材中进行选择,而适合片段教学教材内容也不多,它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便于教师调控与引导,能体现方法多样化与策略多样化,便于课堂的互动。)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常常被人们所采用。

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教学技能大赛、招聘和职称评审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低优劣。

片段教学的形式

片段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带有浓厚的虚拟色彩。没有学生的教学活动是如何进行的,通过什么形式来反映师生双边的活动状况呢?这是我们所面对的难题。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进行施教。

1.单口相声式。单口相声式,就教师身兼师生双重身分,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反应清楚地展示出来。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流程,又要预设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要模仿学生的语气,甚至要模仿学生的表情动作。

运用单口相声式,学生的活动、发言,可以通过“老师……”的开头语,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楚地区分开来,清晰地再现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表演师生双边的活动。

2.重复评价式。重复评价,就是通过教师重复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来展示师生双边的活动情况。“重复”学生的内容,并相继引导和评价,能很好地展示师生的互动过程。运用这种方式体现师生双边活动时,一定要配以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有意识地将评委或班级课桌想象成学生,时不时地用眼神、微笑、体态语和他们交流,切忌站立不动,眼神无处可放,过于呆板、拘谨。

3.转述说明式。有时也可以采用教师转换叙述方式,将学生的回答内容清晰地转述出来。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有时采用转述说明的方式。若过多采用这种方式,就容易使片段教学听起来好像说课中的“说教学流程”环节,难免会给人将说课与片段教学混淆的感觉。因此,这种方式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

用,以便节省教学时间,展示完整的教学过程。

片段教学设计“五要”

片段教学设计与平时的教学设计有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片段教学设计应注意“五要”,现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与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片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做好片段教学没计。

1.内容选择要适中。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是12~15分钟,所选教学内容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无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选择片段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量体裁衣,绝不能因贪多而嚼不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选择适量的内容。如,围绕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三个活动:①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看看能摆几组?还剩下几盆?感受到分不完,有剩下。②怎样用竖式来计算,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然后着重引导剩下的3在算式中是什么数?表示什么?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3表格,再进行小组交流,发现规律余数都比除数小。这样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尝试体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又能突出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而对于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巩固练习做一做可以完成,而其他综合练习则不宜安排在这个片段进行教学。

2.目标制定要明确。由于片段教学的内容只是课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片段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片段教学目标要根据所教学具体内容而定,要求更细更有针对性,而没有必要在一个片段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因此要对课时目标进行全面把握,理清课时目标与片段目标的关系,对片段知识点对应的目标要有所侧重,定准片段教学目标。如,有余数的除法的课时目标为:认识余数,理解余数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感悟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整个片段教学要围绕这个目标去实施。

3.重点把握要突出。课时教学的重点有时就是片段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片段教学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好教学片段中的重点问题,使各环节教学都服务这个教学重点。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片段教学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23盆花,每5盆分成一组,可分几组?还剩下3盆够一组吗?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互动、新旧知识对比都会认识余数,了解余数的意义,同时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交流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规律的知识点上。

4.环节安排要紧凑。片段教学时间短,因此,对教学结构安排更要紧凑,各个环节要一环扣一环。结构安排要求做到前后衔接,过渡自然,层次清楚。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教学片段,在安排“复习――探究(尝试、认识、发现、体验)――应用”这三个教学环节时,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提出的问题要层层深入,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分配时间要合理,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片段中复约用2分钟,认识余数以及新旧知识对比活动大约用6分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4分钟,引导归纳总结环节大约用2分钟;要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归纳,本节课运用哪些教法与学法,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教学环节安排科学、紧凑,才能促进片段教学的最优化。

5.方法选择要合理。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进行片段教学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必须特别适用,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片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法可选择启发点拨法、比较方法等,学法可选择尝试计算方法、动手操作方法、观察发现方法、小组合作方法、讨论交流方法等。同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灵活选择,只有合理、灵活使用教法与学法,使师生在教学中互动协调,产生教与学的共振,才能有效提高片段教学的效益。

片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片段教学与说课的混淆。教师要准确把握片段教学和说课的特点,明确说课的关键在于说清楚“为什么这样教”,而片段教学的根本就是“怎样教”的过程。

2.重视教学设计,便于片段教学。课前,教师应重视片段教学的设计,力求设计出新颖的教学预案,虚拟学生参与、体验、感悟、思考、理解、讨论等教学环节,通过这样具体可操作的清晰活动主线,把教学活动串成一个整体,使片段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富有层次感。同时,教师要以问题作为互动过程的“导火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只有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主线,片段教学才能“成就”鲜活的课堂教学。

3.注重教学评价,展示互动课堂。片段教学的互动过程大部分都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因此,预设时应充分地进行这方面的预设。预设学生回答的内容,可以对话形式把学生的回答内容重复一遍,然后再进行评价,如,可以说“哦,你是说……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当然,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转述学生回答,还可以体现对学法等的指导,如,提出“请同学们尝试计算,想一想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后,评价“我发现有的同学自己解答完后,还和同桌交换看法,这是合作学习,应该坚持”,这种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出“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后,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其他同学听懂他的回答了吗?你们能试着复述吗”,这种评价才能展示师生交流互动过程。

4.把握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深入分析教学片段的内容,精心预设,尽量减少教学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情境。其次,要十分注意导课语与过渡语的预设,导课语和过渡语应尽量单刀直入,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展开对重点内容的教学。最后,要预设好片段教学的内容与节奏,确保在相应的时间内顺利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避免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情况的发生。把握教学时间,在片段教学时显得尤其重要。

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要保底。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吃透教材。片段教学的目标应明确,教学重难点应该均能把握。片段教学方案预设要合理,环节要清晰,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

2.要到位。预设要到位。即预设可操作片段教学的方案,要富有新意。指导要到位。要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探究、交流、体验等,去获取新知。互动要到位。课堂上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互动自然,有问有讲,有问有答,使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板书要到位。板书预设要精要、简洁、具有艺术性。

3.要增色。努力展示自身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点拨引导的水平表现出驾驭课堂的能力,你可以用渊博的知识征服评委,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进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评委的好评。同时,还要做好小结与提升工作,做好教法与学法的小结与梳理。

总之,片段教学应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有新意,有见地,有特点。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上一篇: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