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1624例治疗体会

时间:2022-07-24 10:02:28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1624例治疗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治疗效果及分析。方法:对1624例剖宫产受术者施行改良式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同时收集同等例数传统式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临床资料作对照。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切口瘢痕平整美观,与传统式腹部纵切口相比较,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关键词 改良式腹部横切口 剖宫产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1624例,1994~1999年在我院施行传统式腹部纵切口剖宫产1624例作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指针、年龄分布、麻醉方法无明显差异。

自2000年以来凡在我院对有剖宫产手术指针及其他因素需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患者,均采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的手术方式(原腹部纵切口再次剖宫产者除外)。方法:改良式:①于耻骨联合上3cm处,横行切开皮肤10~12cm,在切口中点切开皮下脂肪3cm,深达前鞘,术者与助手同时用中指向两侧横行撕拉脂肪组织,保留切口两侧粗大的腹壁浅静脉,前鞘中点处切开3cm、并横向撕开,钝性分离腹直肌、撕开腹膜。②于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处切开子宫肌层约2cm,术者用两手食指探入宫腔横向撕开子宫全层,切口大小因胎儿大小而异,娩出胎儿胎盘后,无菌纱布清理宫腔干净后,用1~0可吸收线连续全层缝合子宫切口、检查双附件、清理腹腔后,术毕关腹时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和前鞘,皮肤缝合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丝线皮内缝合及丝线倒U字缝合(此法进出针、线结均位于切口下方,一般为3针)。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并给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此方法手术时间短,20~40分钟,平均35分钟,恢复快,住院时间5~6天。

传统式腹部纵切口剖宫产:腹壁皮肤、脂肪层、腹直肌鞘均行纵切口,子宫切口虽然由原来的宫体纵切口改为子宫下段弧行切口,但子宫切口缝合多采用肠线间断缝合子宫肌层,连续缝合子宫浆膜层,间断缝合鞘膜层、脂肪层、皮肤,手术时间长,一般需60~80分钟。

结 果

两种术式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

讨 论

改良式剖宫产,腹部横切口,脂肪层、腹直肌鞘、腹膜层。均采用撕拉法:①保留了腹壁浅静脉,减少了术中出血,节省了结扎出血点的时间,利于循环功能的重建,利于伤口愈合。②腹膜层采用撕拉法,缩短了进腹时间,并不易损伤膀胱,对膀胱刺激小,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③孕妇下腹部皮下脂肪堆积,最厚为脐耻之间中点处,采用改良式手术,切口位于耻骨上3cm皮下脂肪最薄处,张力小,术后活动及子宫收缩时对切口部位组织牵动小,术后通气、进食早、下床活动早,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增加血循环,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④腹壁横切口采用皮内缝合,或丝线倒“U”字型3针缝合,皮肤对合好,血循环好,愈合快。术后瘢痕小、平整、美观。与传统式腹部纵切口相比,从手术时间、恢复情况、住院天数、切口的平整美观来看,改良式腹部横纵切口都比传统式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上一篇:复可托和乌体林斯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一篇:新生儿窒息13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