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Surface的惊鸿舞

时间:2022-07-24 06:56:38

2012年10月,surface出生了。在这之前,秘而不宣的研发方式,确实让surface躲过了众人的眼光,惊鸿一舞,一时间,扑天盖地的广告,夹杂着褒贬不一的言论,一同述说着微软——这一全球最大的软件厂家,要进军硬件的决心。《工业设计》的小编,也对这款出生时就背负太多希望的跨界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邀请各位读者和小编一同去看个分明。

Surface到底是平板还是笔记本?

不少兄弟姐妹们在这里自动化作了两大阵营,一派坚称surface是地地道道的平板,触摸屏、超薄、应用商店,走的都是iPad的老路;一派不服气,认为必须是笔记本,触摸屏这玩意超级本上太常见了,笔记本也超薄,应用商店是咱超级本的创新,跨界混搭。小编认为,whatever!好用才是硬道理。我们来看看它的真面目。

整机外观与键盘保护盖

surface共有两个版本,RT和PRO版。最大的区别就是RT用的是ARM的平台,PRO是intel的。不得不说,微软实在有点小狡猾,这样三家巨头都开心,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9.3毫米的厚度,加上676克的重量,在10寸平板来看十分不错。整机外壳材料采用镁合金。只是由于采用16:9的屏幕切割比例,造成比例失衡,并不适合长时间单手持握。Surface的屏幕,分辨率为1366×768(Pro最高为1920×1080),由于采用了IPS材质,可视角度十分不错,ClearType的效果很好,看上去晶莹剔透,但是相比新iPad还是有一些差距。与此同时,由于屏幕外层为钢化玻璃材质,极易沾染指纹。

Surface最大的卖点恐怕就是它那集成了键盘功能的磁性保护盖,键盘保护盖拥有两种型号,分别为Touch Cover和Type Cover。卖点到底火成啥样,参见CCTV广告数则。咔嗒声,络绎不绝。

用来连接键盘保护盖与Surface的是与苹果Smart Cover相似的永久性磁铁装置(磁石的工艺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了,没有技术难点),有了卡槽的设计,基本可以避免错位的情况。而由于保护盖中还有键盘信号的传递,所以我们能看到额外的6个触点。

键盘的材料采用Polartec,这是目前抓绒材料中性能最好的一种,带防水功能。3mm的厚度比较惊艳,主要是由于他在一片薄膜上采用了可触摸的电容式电阻,每个按键下面都会有一个小电容传感器,当用户按下产生压力的时候,可以产生电压变化,然后传导给Surface。同时在很薄的电路板上结合了加速计和一定的柔韧性,能够实现180度的自由旋转。

Surface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机身背后供站立的支架,其材质与背部保持一致,亦为金属材质,所以用户不必担心它坚固性,但是该支架只能以固定角度打开,不能随意调节。更杯具的是,一旦支架坏了,可能无法修复。

总体说来,surface似乎意在解决曾经困惑iPad用户的一些使用问题。比如,iPad无法站立、虚拟键盘不方便、外设接口不丰富等。而自己在使用上却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比如,外观从方形革命性的变成圆形?小编觉得圆形的更美观啊。不过工程师们都懂的,圆形在模具上不好实现。那有没有解决方法?

硬件配置与应用体验

surface的两个版本:一个使用Nvidia代工的ARM处理器,以及Windows 8专为ARM设计的版本Windows RT;另一个使用英特尔Core i5 Ivy Bridge处理器,使用Windows 8 Pro系统。

RT版本处理器方面,它使用了NVIDIA的Tegra T30四核处理器,磁盘驱动器方面则使用了与一般ARM手机、平板相同的制造更为简单、成本更低(相比SSD)的存储卡。因为Tegra T30集成了ARM处理器和显示核心,所以显示适配器的显示信息与处理器相同。Tegra T30中的显示核心最大可共享2GB内存中739MB的容量。PRO版本除了处理器和存储卡容量不同外,几乎相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感器的应用方面,surface进入了全面拥抱传感器的时代。据小编所知,此次surface搭载了飞思卡尔专为windows 8开发的Xtrinsic 系列MEMS,大大丰富了用户在使用windows 8时的人机交互体验,并且能够使surface更省电。

写到这里,小编也略显激动,这么多关于surface的过人之处,让本人也想自己拥有一部。不过,微软的出牌是否成功,RT是否能撼动iPad一统天下的格局, PRO是否能楔入超级本原本就混乱的战场,那真的得要用户买帐才是硬道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工业光纤的更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篇:新材料可以替代铝制航空设备涂层中有毒的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