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时间:2022-07-24 06:33:16

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建设工程质量隐蔽性强。工程在竣工移交时已经装修完毕, 其主体质量的好坏使用者很难检验。建设工程服务年限长(设计年限一般为50 年) , 在整个服务期内必须保证使用安全。所以,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规范建设各方质量行为极为重要, 工程质量必须得到严格的保证。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

一、工程质量现状和存在问题

1.当前工程质量状况是: 总体工程质量水平有所提高, 不少地区创出了高水平的结构工程和综合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 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运用。当前新的质量形势下, 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最为突出, 用户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对工程质量责任追查更加严格, 企业对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保证更加重视。

2.主要问题是: 工程质量参差不齐, 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施工单位粗放型管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序交接验收不严格、施工记录不按时填写、工程阶段验收不按规定进行;有的对实体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 追时间抢进度, 造成不可弥补的质量缺陷和质量问题。另外, 工程监理不能到岗到位, 不能完全行使监理权力, “三控制一协调”职能不能正常发挥。

二、质量问题分析

工程质量及质量管理在很大空间上仍然存有很多问题, 还存在着不少的设计和施工缺陷及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事故及质量投诉时有发生, 其主要原因是:

1.企业控制。参加建设的各单位, 没有把质量真正放到第一位, 没有完全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在投资项目负责制、工程招投标、资料管理、价格标准、设计图纸深度、图纸审查、监理委托、开工许可、工程进度、竣工验收程序和内容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2.材料、环境影响等因素。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及使用功能, 有的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投资, 压低工程造价招标, 施工单位为了追逐利润, 侵用设计安全系数, 忽略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 采用劣质建材以达到追逐利润的目的。

3.操作技能不平衡。目前各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基本依靠外雇民工, 技术工人不固定, 流动性强,工人得不到系统的培训,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施工水平参差不齐。

4.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明确及配比等因素的不稳定性。目前的建筑市场是建设单位的市场,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为了保住工程的连续性, 与建设单位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合同履约关系, 使得建设单位的权利不断增大, 质量责任的分配发生变化:一方面建设方不按规定赋予监理应有的权利, 另一方面是监理外聘人员居多, 水平低责任感不强。同时也存在建设、施工、监理三方人际关系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造成监理工程师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加强宏观调控监督力度, 提高工程质量

搞好工程质量是发展的需要,必须下决心改变自己所有粗放的、不规范的问题, 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领导质量第一意识问题; 谁都可以管的问题; 质量与效益关系问题; 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问题等思想观念转换问题; 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建设各方主体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严格执行各自质量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方法问题。

1.思想观念转换问题。第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培训班,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树立创优意识, 用户至上意识, 搞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施工队伍完成的每一项工程, 必须经得起考验。规范管理、文明施工不仅对质量有保证, 也会树立起自己的形象。第三、监理单位要树立主人公意识、质量第一意识。工程监理人员作为建设单位聘用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 对所监管的每一项工程要尽职尽责, 敢于负责, 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

2.理顺关系, 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步,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 责任要落实到人, 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质量行为意识; 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包括: 建筑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工程报建审批核准制度、投资项目法人制度、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与准入制度、开工许可制度、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竣工验收与档案管理制度等。

3.完善监督管理内容, 规范各方主体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建立和遵循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明确监督管理任务、内容、范围、职责和权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范围包括: 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交通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辅助和附属工程; 参加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 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工程用品、构配件; 工程实体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涉及安全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使用功能、环境质量。

4.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任务: 制定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每个工程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针对工程特点, 明确监督的具体内容、监督方式。在方案中, 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 做出实施监督的详细计划安排。 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或资格及到岗到位情况。检查各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 检查有关质量文件、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 检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重新组织验收。

总之, 搞好工程质量管理关键在领导, 重点是规范各方质量行为, 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严格质量验收, 及时更新知识和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 才能适应“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美云.工程质量问题的概览与思索[J].工程质量,1999(05).

[2]周盛世.工程质量的各方问题与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9(04).

[3]孙敬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22).

上一篇:关于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必要性的思考 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