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为何不爱军工产业

时间:2022-07-24 03:44:33

硅谷为何不爱军工产业

数字革命仍在高歌猛进,美国硅谷是前沿中的前沿。但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杰森・泰马发现,本该引领创新浪潮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却仍是“传统”国防承包商的天下,以硅谷企业为代表的“非传统”公司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为什么五角大楼不把硅谷纳入麾下,让创新高手们为国效力?泰马为此访谈了一系列硅谷企业家、联邦政府官员和传统国防企业高管,并将研究成果写成了一份报告《瓦解军工复合体:没有这个APP》。

传统势力:没必要

泰马认为,硅谷企业进入美国军工体系的最大障碍正是采购系统本身,及其对传统大型国防承包商的偏爱。联邦政府采购系统向来是大本营,部分官员认为“坐在餐桌边”的机会如此诱人,供应商都该为之挤破头,因此根本没有动力去引入新玩家。

而那些已经在“桌边”坐下的大型传统企业则看不到转型的必要:国防市场需求有限且门槛很高,不仅难以实现有效竞争,还存在大规模合并的倾向。鉴于并没有所谓的商业航母市场,而且美国永远需要战机和军舰,大企业宁愿花钱购买公司股票,而不是投入研发领域。受访的国防企业高管们认为,硅谷在网络等新安全领域或许有一席之地,传统领域还是他们的主场。

然而,泰马指出,新技术正在迅速模糊军用和民用产品的边界。一方面,现在首屈一指的小型无人机生产商并非欧美企业,而是中国的大疆公司。这意味着在美国领跑的某些创新领域,中国等后发国家有巨大潜力。而另一方面,谷歌公司对机器人研发的巨大投入和对军用化不感冒的态度,意味着传统国防产业在大型跨国公司面前不占优势。

泰马认为,如果美军希望在数字时代保持领先,就需要超越传统供应商,寻求信息技术系统、规模更小的硬件平台及其他后勤和管理网络工具。这意味着让新玩家加入军工复合体十分必要。但问题是,硅谷愿意一起玩吗?

硅谷企业:玩不起

泰马采访的硅谷企业家和投资人中,四分之三表示愿意跟政府做生意,约半数参加过对国防项目的竞标,但大部分人说没法想象这会带来商业利益,还有一些人担忧官方干预会影响其商业模式。

当被问及最大的困难时,七成受访的硅谷高层吐槽说,国防采购流程“太难、太慢、太不透明”。“必须使用的网站无比复杂,你得会倒立加上侧手翻,才能得到有限的信息并报名参加项目。” Rayvio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的副总裁米兰・明斯基表示。另一些人则认为,国防市场的规模小和专业化程度高也是个问题。

泰马在报告中指出,令硅谷鹤立鸡群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勇于创新、敢于失败、快速变革、追求卓越的文化。但这正好是跟始于二战时代的联邦军工复合体最不对盘的地方:举例来说,典型的政府订单要求供应商预先提供详细的性能记录及解决方案,这和创新企业根据市场反馈修正产品的做法天生犯冲。 硅谷企业在进入整个联邦系统方面都面临障碍。

此外,顶级技术人才也对“国家队”兴趣缺缺:一方面,受访的美国政府官员认为文化和人才是阻碍联邦机构实行变革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承认,顶级技术人才在政府的文山会海中确实很难得到与同行交流提升的机会。

泰马的报告认为,这方面也有好消息:总的来说,硅谷对参与国防产业并不抵触,也没有受到斯诺登事件太大影响;而国防产业的巨大挑战和显赫名声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挺合他们的胃口。

报告指出:有办法

泰马指出,让联邦政府大幅调整核心国防承包商构成是不现实的,毕竟国防产业对安全性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在报告的末尾,他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改革建议,包括总体策略和具体执行两个层次。

在总体策略方面,泰马建议首先要意识到硅谷企业在进入整个联邦系统方面都面临障碍,这不仅是国防产业的问题,而是需要政府整体效能的提升。此外,他也建议改变采购问题的官方叙述,并发起关于推动创新的全国讨论,以确定可接受的成本、进度和绩效风险;最后,泰马还建议政府承认需要进行公务员和军事人员改革,以及对联邦预算过程进行改革。

泰马的报告指出,在具体执行方面,有高风险高回报和低风险中回报两种走向,其中低风险中回报的政策建议是报告着墨较多的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是人力资源方面。泰马的建议包括:增加私人人力资本市场与联邦劳动力的接触机会;更多地通过直接招聘权(DHA)来吸引顶级人才;善用高级行政人员制度(SES),通过机构间人员轮转来提升其发展空间;增加政府官员和行业专家对等交流的机会;通过“美国数字团队”等计划将顶级技术人才吸引到联邦政府中来等。

其次是采购合同方面。泰马建议:集中力量将新型商业化技术转为军用,包括建立国防部下属的战略投资部门;扩大国防部的“其他交易权”(OT),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快车道”;维持并推广国防部快速反应技术办公室“创新推广计划”等尝试;通过更灵活地运用联邦采购法规,在政府内部推广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在采购中承认供应商的多元利益等。

最后是营销传播方面。泰马建议:建设一个用户友好的现代化网站,向非传统承包商那些最前沿的技术征集启事;将国防相关的技术挑战扩大至门槛相对较低的微观层面,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并将其公布在前述网站上;通过相关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提出吸引非传统承包商的机制建议;在前沿技术会议上增加国防部门的曝光度等。

泰马说,别再用“非传统”承包商这个词了,试试以下这些:先进、领先优势、下一代、21世纪、敏捷或者新兴。

(编译/王迪)

上一篇:“亚洲贸易组织”设想 下一篇:万达转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