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微切口重睑术184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24 02:08:14

三点微切口重睑术184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改进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效果更持久的方法。方法:在重睑线距内、外眦各5mm和黄金点处切开三个3mm长切口,剪除切口下及切口间眼轮匝肌,7-0单丝尼龙线行睑板前筋膜与切口上下缘真皮内翻缝合。结果:本组病例184例,随访3~12月,重睑弧度流畅,形态自然,切口痕迹不显。结论:经过改良的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持久、可靠。

[关键词]重睑;微切口;内翻缝合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1-0009-02

重睑成形术是美容整形外科开展最多的手术。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切开法和埋线法两种。近几年在原有两种方法基础之上,又产生一种三点微切口重睑术,这种方法兼容了埋线法和切开法优点,具有损伤较小,肿胀较轻,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较持久等优点。自2005年1月~2012年5月,笔者对原有三点微切口重睑术进行了部分改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84例348只眼,其中男性38例72只眼,女性146例276只眼,年龄18~35岁。其中有74例为曾经采用埋线法、切开法,或传统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消失病例。

2 手术方法

2.1 术前设计:嘱患者轻闭眼,用牙签轻亚上睑皮肤嘱患者睁眼,观察重睑形态,满意后用亚甲蓝于上睑弧线黄金分割点(重睑线中央最高点)标记中央切口线,距内眦约5㎜处标记内侧切口线,外眦角内侧5㎜标记外侧切口线,每个切口长3㎜,重睑线距上睑缘6~8㎜,碘酊固定。

2.2 手术方法:2%利多卡因5ml+0.1%盐酸肾上腺素4滴,沿重睑设计线行皮下浸润麻醉,每侧注射麻药约0.6ml。用11号尖刀片沿设计线切开上睑皮肤三点,用精细眼科剪刀剪除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及其切口间部分眼轮匝肌,并去除切口下方部分肥厚的睑板前筋膜,对上睑臃肿者要掏剪除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充分止血,用7-0单丝尼龙线行提上睑肌筋膜或睑板前筋膜上缘,切口上方真皮,切口下方真皮三部分内翻缝合,将线结埋于皮下,外涂红霉素眼膏,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24h,术后第二天嘱睁眼,不必拆线。

3 结果

本组184例,术后肿胀较轻,一般20天左右重睑基本恢复自然,随访3~12月,重睑弧度流畅,形态自然,重睑切口瘢痕几乎不显,效果满意(图1)。

4 讨论

4.1 重睑成形术方法临床上常见有切开法和埋线法,各有其优缺点,切开法适用于各类型单睑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靠、持久,但是术后肿胀时间较长,恢复期较长,部分患者上睑留有切口瘢痕[1];埋线法主要适用于眼睑较薄,皮肤不松弛,上睑不臃肿,年龄较小的年轻人,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没有切口瘢痕是其优点,但形成重睑有时效果不持久,术后容易出现重睑变浅甚至消失[2]。而三点微切口重睑术,因术中损伤较小,恢复较快,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效果较持久,兼具了切开法、埋线法重睑术的优点[3-4],值得临床推广。

4.2 重睑形成必须是在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前筋膜与上睑皮肤间建立牢固的粘连[5]。传统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是在上睑切开三个3mm微切口后,去除切口下部分眼轮匝肌,切口上下直接对位缝合,并将其与切口下睑板前筋膜对位缝合[6],这种方法较切开法和埋线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对那些眼轮匝肌较肥厚的患者,或者上睑比较臃肿患者,采用传统三点微切口重睑术,术后重睑粘连还是不够可靠,重睑容易消失,为使术后重睑粘连更加可靠,效果更加持久,笔者在传统三点微切口重睑术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良,首先笔者采用睑板前筋膜与切口上下方真皮缝合的内翻缝合技术,这种方法较传统重睑缝合完全不同,这种内翻缝合方法会使切口上下缘皮肤与睑板前筋膜形成牢固粘连,术后粘连更加持久可靠。其次,笔者主张不但要将上睑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去掉,而且也要尽量多的去除切口间眼轮匝肌,这样会使上睑皮肤与睑板前筋膜形成更广泛粘连,术后重睑不易消失,同时也会使上睑切口不会出现凹陷畸形,传统方法因切口间轮匝肌没有去除,使上睑切口处位置比切口间要低,术后往往会形成三点凹陷畸形。去除上睑眼轮匝肌时要沿重睑线弧度均匀去除,尤其是内侧眼轮匝肌去除要彻底,保证术后粘连可靠,但要注意避免损伤上睑内侧血管,以免术后形成血肿。缝合切口前,要用眼科镊提拉切口下方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可见上睑整体被抬起,说明上睑切口下方组织去除到位,缝合后粘连可靠。对伴有内眦赘皮患者可同时修复赘皮。

4.3 无论是传统三点微切口重睑术还是改良微切口重睑术因术中不能够去除多余皮肤,不适用于上睑皮肤松弛需要去皮的患者,这类患者还是采用切开法效果较好。对这种内翻缝合技术也同样适用于传统切开法重睑术,特别是重睑术后因粘连不可靠重睑消失病例,采用这种缝合方法,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万新,黄一雄,沈尊理.切开法重睑术后不良重睑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原则[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3):144-147.

[2]宋彦,侯泽民,曹孟君.小切口去脂埋线重睑成形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4):223-224.

[3]岳毅刚.三点微创小切口结合可吸收缝线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J].华夏医学,2009,22(5):905-907.

[4]刘正茂,杨东运,戴霞,等.改良三点式微创重睑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3(4):223-225.

[5]程健,许凤芝.东方人重睑与非重睑上睑微结构解剖[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12(2):87.

[6]赵煜楠,薛春雨,李军辉,等.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成形术229例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7):425-426.

[收稿日期]2013-10-21 [修回日期]2013-12-09

上一篇:改良皮瓣法小儿腋臭治疗体会 下一篇:口内单侧纵切口e—PTFE隆颏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