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古典舞的“古代”心态

时间:2022-07-24 02:05:52

说中国古典舞的“古代”心态

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仍然很难对中国古典舞作一个合适的概括,那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回顾五六十年代吸收整理京昆、武术中古典舞的遗韵,关注更多的是外在动作层面;经过几十年对古典舞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着眼文化,对传统文化在舞蹈传承中的深层次影响有了充分认识,从而更注重古典舞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范,认识到古典舞的生命是其风格性!

在不断的揣摩、探视古典舞的内里;在不断的调整思路,不断的尝试过程中虽然古典舞的本体定位与呈现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今天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认知应该说是在不断深入的,而且有了很大的成绩。笔者认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古典舞比以前贴近“古典”了,中国古典舞会有越来越完美的面貌和概念。

风格是一个艺术种类和流派的灵魂,风格是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身份,风格其实就是民族性与传统性的体现。中国的哲学观、审美观、伦理观、礼仪观、思维方式等所标志的本质和共通性是民族性与传统性意识生成的根本原因,古典舞的使命是用肢体体现出这些形而上的抽象特点,让当代古典舞更加贴近传统性、又与民族时代的步伐结合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古典与古代哪个命题是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要害?一说:古典舞乃古代的舞蹈,时间分水岭不可忽视;一说:古典,乃典范性最为要害,一“典”可全化古今。此二题笔者尚无能力分辨孰是孰非,抑或各有道理!但是每一个关注它、爱它的人,即使一“匹夫”亦有责任和义务为之努力。

试想是否能在今天跳出“古代舞蹈”――既古典舞,而今天的人又可否感受古代与古典?笔者则认为可以!

古代与今人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相去甚远,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勉强,但是今天的中国古典舞要更好的贴近和体现古典风貌,我们免不了要作各种尝试,行不通至少可以知道此路不通。

且听分解:

(一)

我们跳出的“古代舞”是活在当代的我们跳出来的。因为作品在创作工作中我们可以在现有探索的基础上无限的复古,而且会首先把自己认可的东西保留下来,而不会把自己不欣赏的东西呈现给别人,这样主观色彩的加入很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舞蹈,但是真正意义的古代舞蹈却不一定符合当代的审美,要知道作为当代人的专业古典舞舞者的个人审美倾向肯定也蕴含着大众的审美倾向,如果创作者自己以专业的背景都不接受,作为欣赏者的业余大众估计也很难接受。所以完全意义上的古代舞蹈当代大众不一定能够接受。

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兰陵王》在日本一直保存着,据日本雅乐的权威人士三田德明介绍,千百年来《兰陵王》以一种“复印”似的言传身教的方法保存,一招一式力求一致,无理由的按照前辈的动作来复制,可以说保存的比较原始,笔者曾跟三田德明学习过雅乐的《兰陵王》,其动作朴拙到让初次接触的人惊讶的程度,千百年来不变,但是当代人依然可以接受它,还是有人觉得它美。其实《兰陵王》、《春鸣啭》等唐代流传下来的雅乐舞蹈动作谈不上多么美,但是它的朴拙里面有另一种美,笔者认为是这正是文化美,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我们对古典《兰陵王》在心理上接纳它,在心态上趋合它,更多的是感受到它的意象美。当代的“古代舞蹈”,在当前的的社会环境和大众心态下要取得当代人的审美认同,不可能象《兰陵王》一样,以朴拙形式让观众来接纳,需要在形式上与时代步伐相呼应,来体现今人对传统的审美要求与文化趋同心态。

古代舞蹈若要取得当代人的审美认同,笔者认为靠的是文化趋同心态。

从中国有关于美学的谈论来说,自先秦至清末论著丰富,中国古人对美的本质探讨非常独特,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用语,如神韵、风骨、意境、气韵等等,中国艺术是强调“神似”的,但是神似必须具备一定的形似,而且强调形似中又包含着多样性、丰富性,而不是绝对的统一模式,就像戏曲行当中的程式化,同样是一个“兰花指”,但是手指的开合程度不同就代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古人绘事,如佛说法。纵口极谈,可拈往劫因果,奇诡出没,超然意表,而总不越实际理地”\+①,强调了客观对象的多样化,偶然性的存在,要求艺术家们在多样化的偶然形式里表达出客观现实的本质必然。正如此,中国古典舞的神韵、风骨、意境、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就是一种风格的概念写照,但不能所有的形式都照此原则处理,以免僵化的趋势。那么神韵、风骨、意境、气韵就可作为古典舞创作者、教学者的一种基本心态,在此心态之下来扑捉偶然的形式,用偶然的形式来体现古典舞的风骨气韵。

千百年前古人的《兰陵王》今人亦然可以在心态意象上与今人共鸣,那么用我们怀古的心态来带动观者的心态,有风骨气韵心态熏陶的“古代舞”为何不可以在心态意象上与今人共鸣呢?

完全可以!

笔者认为怀古的“心态”决定着古典舞今天的呈现形式能否紧贴“古代与古典”。

由上笔者认为古典舞可能接近或类似于古代舞蹈。

(二)

瓦―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我们不能向古希腊人一样的生活和感受,由于这个缘故,那些效法希腊雕刻规则的人仅仅取得了一种形式上的相似,虽然这些作品会一直流传于是,但他们永远没有灵魂猴子……在外表上象个人,他会捧一本书坐着,摆出一幅思考的样子翻动书页,但是他的行为却没有任何意义”。\+②此话用来评价今天个别古典舞作来说也许比较合适。今天某些创作使古典舞作品“精彩纷呈”,其实真正影响至此的是对古典舞精神、传统、心态等内在趋势的思考与体味不足,渗入了太多浮躁的心态,不自觉的冲淡了古典的传统性。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形式永远不能作为内容,忽视内在的追求定会迷失方向。况且有些人连形式的追求都算不上,追求什么可能也不知所云了。

传统性与民族性不尽相同,传统是继承下来的正统,经历过历史以及人文的过滤,成为民族文化变化发展的变化因素,传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一些变化。但是民族性比传统性更广义,更不容易发生变化,中华民族能延续五千年而不断,民族性是很稳定的。不同时代的传统各有特点,不同时代的艺术各具特色,同时代的艺术家个体之间也风格各异,但是不管如何不同,却都跳不出民族性的圈子。因为民族的属性让我们永远是中国人,只要中华民族存在,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忘记祖宗的传统,那么我们的宇宙生死观、审美原则的认识与古人就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我们有丰富的文字、图像的静态遗存资料;戏曲、武术等动态的遗存资料,这些让我们可以接近古代舞蹈,我们可以感知、遥想古人们当年舞蹈时的风韵也不是不可能,即使不能完全知道至少是可以接近相似的。

当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思想情趣、道德精神等思维模式通过民族性、传统性这些稳定的文化传承纽带链接,古今之间趋同心态产生共鸣的时候,曾经辉煌的中国古代舞蹈形式便很肯能在今天复活了。

有人会问,当代的人怎么可能在整个道德,精神风貌上与古代人类似呢?毕竟我们生活在21世纪啊!当然这不容易,但是也没有人敢说这一定不行,到底行不行这就要靠接下来古典舞工作者长期、艰苦的努力探索了。

心态与古代相息,才能感受蹈中国古典舞。作为高校舞蹈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来不懈追求古典舞的最真面目。我们不能再现赵飞燕的瞬间美,那就把它化作永恒美吧!让那个瞬间永远环绕在我们心间,不停的催促我们去再现那个瞬间!

注释:

① 《中国画论类编》1122页

②《论艺术的精神》瓦、康定斯基

参考文献:

[1]《中国画论类编》

[2]《论艺术的精神》瓦、康定斯基

[3]《美学论集》 李泽厚

上一篇:英语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具体应用 下一篇:基于EVT的碳金融市场收益率尾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