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孕新 第4期

时间:2022-07-23 11:07:43

2月18日,日本新日铁与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就20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抢先达成协议。虽然以中国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企与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谈判还未结束,但新一年铁矿石价格暴涨已成不争的事实。

铁矿石价格暴涨虽不利于中国钢企发展,但如果因势利导,抓住战略调整新机遇,或许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克服内讧联合抗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整体上我国目前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买主,但在铁矿石谈判上却缺少话语权。

这与中国钢铁企业“内讧”不无关系。在铁矿石进口谈判上,中国钢企往往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甚至就在我国钢企代表与矿业巨头讨价还价时,一些小钢铁企业、进口贸易企业却在场外对这些矿业巨头“暗送秋波”。这让国际矿业巨头瞧准我国钢铁业的软肋,高举涨价的大棒不松口。

在这几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中,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素不相识的外商们都能联起手来,一致行动,拼命压低铁矿石价格,而我国的企业却互相残杀,窝里斗。这是惨痛的教训。

我国铁矿石进口分散在1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进口铁矿石方面,缺少信息的沟通和进口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协调,采购力量不集中,且采购铁矿石现货贸易额度大,长期合同买矿份额少,很容易被铁矿石供应巨头各个击破,被动在所难免。

这就提醒中国钢企,要联合起来,共同抗涨。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的话语权应当举足轻重,应该拥有更大的谈判主导权和定

价权。

结构调整规避风险

铁矿石价格暴涨,使中国钢企利润空间大为缩水。经专业人士测算,不包括海运费的价格,铁矿石价格涨幅65%,将导致我国钢企的生产成本上升20%,吨钢成本将增加400元(按照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7.3计算)。.

这对中国钢企来说,是凶狠的一刀,而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

中小型钢厂由于没有稳定的铁矿石供应模式,铁矿石涨价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利润空间大大缩小。而中小型钢厂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具有明显的弱势,经不起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从而走向关停倒闭或被大型钢铁企业吞并的地步。

“今年铁矿石涨价已成定局,对于我们这些中小民营钢铁企业来说,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一位唐山民营钢企老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满脸愁容,他担心,在铁矿石65%的涨幅挤压之下,唐山将会有不少民营小钢厂关门。.

铁矿石涨价对大中型钢铁企业也有压力,但大中型钢铁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结构调整,消化涨价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方面大中型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避免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来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节约社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海外合伙投资入股

有关人士指出,2008年度的全球铁矿石谈判,再次证明了垄断的力量,也凸显了现有规则体系下中国的无奈。

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和博弈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显示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被动处境。作为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中国这个大买家却对这些事关国家安全的原材料的定价缺少发言权,被迫“高买低卖”,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大的被动买单者。

中国钢铁企业应当跳出疲于应付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怪圈,利用全球资源,加大力度合作勘探开发海外铁矿资源,积极参股、控股中小矿业公司,甚至可以考虑以部分钢厂股权换取国外铁矿资源。中国钢铁业境外权益矿只要达到2亿吨,那么,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将得到明显改善。

2007年,铁矿石价格的飞涨,国内钢铁企业在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掌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年6月13日,鞍钢集团旗下鞍钢香港公司与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金达必金属公司签订协议,3900万澳元收购金达必公司12.94%的股份,从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是中国钢铁行业参股国外上市矿业公司的第一单。

在合资开矿方面,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FMG矿业集团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储量达10亿吨的磁铁矿资源;鞍钢股份母公司鞍钢集团与澳洲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 Metals)合资开发位于西澳洲的卡拉拉铁矿,双方各占50%股权;昆钢、越南钢铁厂和越南Lao Cai矿业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等等。

除钢铁企业单独与海外矿山企业合资外,还出现国内钢铁企业联合海外寻矿的现象。2007年5月,由武钢、宝钢、鞍钢、首钢四大钢厂巨头联合出资组建的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柬埔寨柏威夏省罗文县铁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称,从长远看,我国利用进口矿将会保持在总需要量50%左右。必须高度重视建立海外稳定可靠的钢铁原料供应链的工作,改变被动状态。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建立牢固的海外原料供应链(包括海运)当作重大战略措施对待,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海外铁矿采选建设或合资组建生产钢坯的工厂,使部分进口铁矿由进口钢坯替代,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挖掘内潜开发矿山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一样,受制于外国铁矿石供应商,其处境总是越来越被动。2000年至2006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上涨164%,铁矿石供货商平均利润为57.9%,而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只有60%,钢铁行业平均利润也只有17.8%。

中国钢铁出口量猛增,折射出对铁矿石的新增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短期内释放得过于强烈。因而国际投资银行在一份预测中说,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达到4.57亿吨,比2005年增长77.13%。

求人不如求己。铁矿石价格暴涨,使中国钢企不得不反躬自省,将目光转向国内矿石资源。只要国内矿山产能规模继续扩大,国产矿自给率不断回升,国内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就会逐渐减弱。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71200万吨,同比增长22%;今后两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将继续以不低于11%的增长速度增加。....

中国虽然是一个铁矿石资源短缺的国家,但现有铁矿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却在海外到处寻宝。令人欣喜的是,2007年我国多个地区发现铁矿资源,其中包括在安徽新发现隐伏在地下700米左右的泥河铁矿;在辽宁发现远景资源量可达10亿吨的厚大铁矿体;在本溪市平山区大台沟一带发现资源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铁矿;在山西发现多条磁铁矿带。

随着海外铁矿石报价连年上涨,国内钢铁企业加大了矿山开发的力度。2007年8月28日,吉林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在长春市联合召开新闻会,宣布联营开发吉林敦化塔东铁矿。塔东铁矿是吉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铁矿,总储量为1.36亿吨,尚有表外储量4000余万吨,同时还伴生有钒矿、磷矿、碳矿、钴矿。

上一篇:这么远那么近 下一篇:国企红利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