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下用脚步丈量土地

时间:2022-07-23 10:52:23

神山下用脚步丈量土地

2006年夏天,我和老公背上背包从青藏线进藏,开始了历时两个月的之行。走了前藏、后藏,顺道去了尼泊尔,又西行到了阿里。

出门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去转山的计划,在阿里的首府狮泉河休整了几天后,10月初,我们找了部吉普出发了。

藏传佛教的神山冈仁波齐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是藏民心中神圣的宝地。到达转山起点达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习惯了阿里地区的荒无人烟,达钦算是个相对热闹的地方,有两家号称“宾馆”的小旅馆,还有十几顶帐篷,住着来转山顺便做向导的藏民和卖方便面、火腿肠的四川人。下车找住的地方,考虑到转山的负重问题,我们没有带帐篷,这就意味着没办法宿营了。“宾馆”开出天价,一个床位60元。要知道,那是什么都没有的“宾馆”,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除了床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我们还在踌躇要不要住下,同车的几个广东人就吵吵开了,表示坚决不住,也是,对于背包客来说,这样的价钱真的不太好接受。正犯愁,有人发现前方有一排平房,干净整齐,大家上前一看,原来是个武警驻地,喜出望外。和最可爱的人商量了半天,终于被允许留宿一晚,不过没有床,只给我们一间空屋子。那也行,我们有睡袋嘛!

第二天早上7点,天还黑着,我们就起身了。到藏民的帐篷前找向导,前一天晚上说好了的。出来一个半大的孩子,名叫强措,他爸爸也跟出来说,他走得快,一天就能转完。我们摆手,不用这么快。

真的出发了。强措背着我的背包,我们俩则轮流背另一个包。备了个氧气袋,谁都不敢说途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毕竟是4 600~5 700米海拔的55公里山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一路西行,山路并不难走,只是天还黑着,看不见什么东西。过了一个小小的山口,天微微地亮了,冈仁波齐出现在右边,经过一个飘满经幡的嘛呢堆,进入峡谷不久就到达了被称为“冈底斯神山之门”的佛塔。一路沿着拉曲河谷前行,道路平坦,涉水而过也比较轻松,只是走在背阳的一面,并不觉得暖。到达曲谷寺的时候,差不多走了11公里,坐下休息了一会后又继续前行。太阳照到身上,渐渐觉得暖洋洋的。仍是沿着拉曲河前行,海拔渐渐上升,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了神山背面大拐弯处的止热寺――这里也是一般旅行者转山行程的第一个宿营处。太阳正在头顶,冈仁波齐像冰雕的金字塔般晶莹剔透,近得仿佛触手可及,这里真是离神山最近的地方。我们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个小时。

好像才闭了闭眼,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背上包继续前行。转过弯去,冈仁波齐从视野里消失了,我们也要开始面对转山攻略中所说的最艰难的旅程了。接下来的4公里差不多陡增了700米的海拔高度,我们的速度明显放慢了。强措还是走在前头,在我们支持不住要求休息时笑着坐下,在我们示意继续赶路时起身前行。这个来自四川甘孜的17岁少年,沉默而善解人意。跟着他的脚步,我们强迫自己支撑着。空气中含氧量的缺乏使我们头晕胸闷,可是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意志力坚持下去。

终于到达海拔5 700米的卓玛拉山口,风很大。在满是风马旗的卓玛拉,强措肃穆地下跪,向密宗大师米拉日巴的脚印叩拜。那一刻,我注视着他,泪水溢出眼眶,不知道为什么,在几乎随处可见的虔诚蓦然让我如此感动。

强措说他已经转山37圈了,他希望自己到年底能转上50圈。老公打趣地说转上10圈就可以免受轮回之苦。强措点头,他认为这个话题很严肃,他正为了他的来世不懈地努力着。

从卓玛拉下山,天色已经微微有些暗了,走一条碎石路,可以看见碧玉色的托吉错,继续向前是沼泽中的冰石滩。天完全黑下来,拧亮手电,紧紧跟在强措身后,只有他知道什么路线可以渡过那些交流纵横、已经结起薄冰的沼泽。看不清周边的环境,没有月光,越来越冷。只是走路、过滩,从大石块上跨过或是爬过,根本不知道能在什么地方住下。问强措,他回答得极简单:“就在前面。”问了无数次,他也回答了无数次。手电的光越来越微弱,换过一次电池,已经没有储备电池了。如果电池用尽,我们就要在-10℃的旷野里露营,没有帐篷,三个人只有两条睡袋,在我看来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风从山谷中呼啸而来,吹在脸上如刀割,心情渐渐逼近绝望。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竟然传来狗的叫声。狂喜,甚至忘记了狗会扑过来咬我们。强措朝着狗叫声扔去几块石头,转过头来说:“我们到了。”

一排石头垒出来的屋子,几个月前是转山路上的“宾馆”,但天气转冷后转山的旅行者日益稀少,“宾馆”也就铁将军把门了。拧开门上栓着的铁丝,屋子里四壁空空,但好过露宿百倍。点上蜡烛,铺好睡袋,强措怎么睡却成了问题。他笑笑,叫我们把背包腾空,套一个在腿上再套一个在身上,加上我们的羽绒服,睡下了。风从石头墙壁的缝里钻进来,很冷,但我还是睡着了。

醒来已经快8点钟了,将近六个小时的睡眠让我们恢复了体力。收拾好行囊,跟着强措上附近的尊普寺喝酥油茶,感觉太幸福了。

重新上路的心情是轻松而喜悦的,因为知道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太阳又升起来,遇上赶着牦牛转山的藏民,感觉非常亲切,因为一路行来我们没有碰到其他的旅行者或是朝圣者。金色的阳光照在河谷里异常美丽,牦牛悠闲地吃着草。转山对于藏民们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沿途经过无数藏传佛教的遗迹,远远地看见纳木那尼峰,知道达钦就在前头。55公里的转山之路,我们终于坚持着走完了。

上一篇:图瓦人身世之谜 下一篇:东柯草堂:面临被遗忘之虞的文化遗迹